电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734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差速器、中间传动轴、第一副轴、第二副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第五轴承、第六轴承和第七轴承,驱动电机包括环形转子、定子和转子轴,环形转子同轴配置在定子的内腔中,环形转子套装在转子轴上,中间传动轴贯穿配置在转子轴的内腔中且中间传动轴的一端与差速器相连,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支撑转子轴,第三轴承支撑差速器的壳体,第四轴承和第五轴承支撑第一副轴,第六轴承和第七轴承支撑第二副轴,第一副轴和第二副轴对称布置。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驱动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通过使用双中间轴传动,无需在差速器和转子轴之间设置中间支撑壳体,从而简化了壳体结构且便于装配。体结构且便于装配。体结构且便于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驱动传动
,尤其涉及同轴式电驱动装置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电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同轴式电驱动装置中,通常设置两个轴承用于支撑转子轴,两个轴承用于支撑差速器,在转子轴和差速器壳体之间设置中间壳体用于支撑转子轴和差速器,中间壳体的设置增加结构的复杂性且不利于装配。因此,还期待提供一种壳体结构简单且便于装配的电驱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满足结构简单、便于装配、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电驱动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电驱动装置如下:
[0005]该电驱动装置,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差速器、中间传动轴、第一副轴、第二副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第五轴承、第六轴承和第七轴承,所述的驱动电机包括环形转子、定子和转子轴,所述的环形转子同轴配置在定子的内腔中,所述的环形转子套装在转子轴上,所述的中间传动轴贯穿配置在转子轴的内腔中且中间传动轴的一端与差速器相连,所述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支撑转子轴,所述的第三轴承支撑差速器的壳体,所述的第四轴承和第五轴承支撑第一副轴,所述的第六轴承和第七轴承支撑第二副轴,所述的第一副轴和第二副轴对称布置。
[0006]较佳地,所述的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的差速器壳体与转子轴通过第三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支撑,所述的第二轴承设置在差速器壳体上,且第二轴承的内圈套装在转子轴上,第二轴承的外圈安装在差速器壳体形成的轴承孔中。
[0007]较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套装在转子轴上且并排布置,所述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位于第二轴承和环形转子之间,所述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旋向相反,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安装设置靠近转子轴。
[0008]较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的第三齿轮套装在第一副轴上且靠近第四轴承,所述的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四齿轮套装在第一副轴上且靠近第五轴承,所述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旋向相同。
[0009]较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所述的第五齿轮套装在第二副轴上且靠近第六轴承,第五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六齿轮套装在第二副轴上且靠近第七轴承,所述的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的旋向相同。
[0010]较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所述的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并排布置,所述的第七齿轮套装在差速器的壳体上且靠近第二轴承,第七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第八齿轮套装在差速器的壳体上且靠近第三轴承,第八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的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的旋向相反。
[0011]较佳地,所述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花键等套装在转子轴上,或与转子轴一体制成;所述的第四齿轮通过花键等套装在第一副轴上,或与第一副轴一体制成;所述的第六齿轮通过花键等套装在第二副轴上,或与第二副轴一体制成;所述的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套装并通过螺栓固接在差速器的壳体上。
[0012]采用了本技术的电驱动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通过使用双中间轴传动,无需在差速器和转子轴之间设置中间支撑壳体,从而简化了壳体结构且便于装配。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电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电驱动装置的第七齿轮及第八齿轮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
[0016]1ꢀꢀꢀꢀꢀ
驱动电机
[0017]2ꢀꢀꢀꢀꢀ
差速器
[0018]11
ꢀꢀꢀꢀ
环形转子
[0019]12
ꢀꢀꢀꢀ
定子
[0020]13
ꢀꢀꢀꢀ
转子轴
[0021]21
ꢀꢀꢀꢀ
差速器壳体
[0022]31
ꢀꢀꢀꢀ
第一副轴
[0023]32
ꢀꢀꢀꢀ
第二副轴
[0024]41
ꢀꢀꢀꢀ
第一齿轮
[0025]42
ꢀꢀꢀꢀ
第二齿轮
[0026]43
ꢀꢀꢀꢀ
第三齿轮
[0027]44
ꢀꢀꢀꢀ
第四齿轮
[0028]45
ꢀꢀꢀꢀ
第五齿轮
[0029]46
ꢀꢀꢀꢀ
第六齿轮
[0030]47
ꢀꢀꢀꢀ
第七齿轮
[0031]48
ꢀꢀꢀꢀ
第八齿轮
[0032]51
ꢀꢀꢀꢀ
第一轴承
[0033]52
ꢀꢀꢀꢀ
第二轴承
[0034]53
ꢀꢀꢀꢀ
第三轴承
[0035]54
ꢀꢀꢀꢀ
第四轴承
[0036]55
ꢀꢀꢀꢀ
第五轴承
[0037]56
ꢀꢀꢀꢀ
第六轴承
[0038]57
ꢀꢀꢀꢀ
第七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0040]本技术的该电驱动装置,其中包括驱动电机1、差速器2、中间传动轴、第一副轴31、第二副轴32、第一轴承51、第二轴承52、第三轴承53、第四轴承54、第五轴承55、第六轴承56和第七轴承57,所述的驱动电机1包括环形转子11、定子12和转子轴13,所述的环形转子11同轴配置在定子12的内腔中,所述的环形转子11套装在转子轴13上,所述差速器2包括差速器壳体21,所述的中间传动轴贯穿配置在转子轴13的内腔中且中间传动轴的一端与差速器2相连,所述的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支撑转子轴13,所述的第三轴承53支撑差速器2的壳体,所述的第四轴承54和第五轴承55支撑第一副轴31,所述的第六轴承56和第七轴承57支撑第二副轴32,所述的第一副轴31和第二副轴32对称布置。
[004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差速器2包括差速器壳体2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21与转子轴13通过第三轴承53、第二轴承52和第一轴承51支撑,所述的第二轴承52设置在差速器壳体21上,且第二轴承52的内圈套装在转子轴13上,第二轴承52的外圈安装在差速器壳体21形成的轴承孔中。
[004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所述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套装在转子轴13上且并排布置,所述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均位于第二轴承52和环形转子11之间,所述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的旋向相反,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均安装设置靠近转子轴13。
[004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三齿轮43和第四齿轮4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差速器(2)、中间传动轴、第一副轴(31)、第二副轴(32)、第一轴承(51)、第二轴承(52)、第三轴承(53)、第四轴承(54)、第五轴承(55)、第六轴承(56)和第七轴承(57),所述的驱动电机(1)包括环形转子(11)、定子(12)和转子轴(13),所述的环形转子(11)同轴配置在定子(12)的内腔中,所述的环形转子(11)套装在转子轴(13)上,所述的中间传动轴贯穿配置在转子轴(13)的内腔中且中间传动轴的一端与差速器(2)相连,所述的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支撑转子轴(13),所述的第三轴承(53)支撑差速器(2)的壳体,所述的第四轴承(54)和第五轴承(55)支撑第一副轴(31),所述的第六轴承(56)和第七轴承(57)支撑第二副轴(32),所述的第一副轴(31)和第二副轴(32)对称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速器(2)包括差速器壳体(2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21)与转子轴(13)通过第三轴承(53)、第二轴承(52)和第一轴承(51)支撑,所述的第二轴承(52)设置在差速器壳体(21)上,且第二轴承(52)的内圈套装在转子轴(13)上,第二轴承(52)的外圈安装在差速器壳体(21)形成的轴承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所述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套装在转子轴(13)上且并排布置,所述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均位于第二轴承(52)和环形转子(11)之间,所述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的旋向相反,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均安装设置靠近转子轴(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于于夏承钢赵瑞宽赵继龙谢作双刘新德孙江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