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7226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治安防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本系统的感知预警区、车流引导区、自动化车检区和拦截区依车流方向依次设置;感知预警区包括一侦查卡口;车流引导区包括一LED引导屏;自动化车检区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移动拒马;拦截区包括阻车器;还包括后台,后台为包括有车辆信息和人脸数据的云端平台,且与相关系统连接,感知预警区、车流引导区、自动化车检区和拦截区均与后台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感知预警区、车流引导区、自动化车检区和拦截区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检查站的城区智能查缉布控全闭环工作模式,实现了在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情况下,对进出区重点人员、车辆、物品的高效检查和快速封控。物品的高效检查和快速封控。物品的高效检查和快速封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治安防控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0003]作为治安防控,现在的检测系统尤其是临时检查站,均为通过路障和车辆配合,需要检测人员进行人工检测,不仅存在对检测人员的安全隐患,其检测效率也低。
[0004]针对此问题,我们提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检查路段的感知预警区、车流引导区、自动化车检区和拦截区;所述感知预警区、车流引导区、自动化车检区和拦截区依车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感知预警区包括一侦查卡口;所述车流引导区包括一LED引导屏;所述自动化车检区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移动拒马;所述拦截区包括阻车器;还包括后台,所述后台为包括有车辆信息和人脸数据的云端平台,且与相关系统连接,所述感知预警区、车流引导区、自动化车检区和拦截区均与所述后台连接。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侦查卡口包括一LED屏和高清摄像机,所述LED屏用于显示相关的提醒信息;所述高清摄像机用于抓拍采集车辆及前排人脸数据。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相关系统包括有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安保部门系统、交通部门系统、防控部门系统。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LED引导屏与所述侦查卡口相距150~190米,用于将预警车辆推送到LED引导屏,并提醒该车辆靠边行驶接受检查。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拒马包括:伸缩门、安装在所述伸缩门顶部的多个摄像镜头以及安装在所述伸缩门一端的道闸,所述摄像镜头至少包括一个人像采集镜头和一个车辆采集镜头,分别用于采集人像信息以及采集车辆信息。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拒马上还安装有声光警报器;所述移动拒马的前端还设置有LED显示屏;所述移动拒马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移动拒马还安装有辅助电动推车。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自动化车检区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移动拒马之间的若干个车底扫描摄像头,用于实现车底扫描功能。
[0013]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感知预警区采集路过的车辆信息和前排人脸数据;S2.将采集到的车辆信息和前排人脸数据上传至后台云端,比对是否存在异常的车辆信息和人脸数据;如果存在异常的车辆信息和人脸数据,则将相对应的车牌信息发送至车流引导区的LED引导屏;S3.通过LED引导屏显示出预警车辆信息,并引导其靠边行驶接受检查;S4.在自动化车检区对车辆信息和人脸数据进行进一步采集,并与后台云端数据核实,如果车上人员除以异常状态或者车辆处于异常状态,则关闭道闸让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反之则打开道闸进行放行;S5.如果关闭道闸时,车辆出现闯关撞击道闸,则启用阻车器,对车辆进行拦截。
[0014]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感知预警区、车流引导区、自动化车检区和拦截区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检查站的城区智能查缉布控全闭环工作模式,实现了在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情况下,对进出区重点人员、车辆、物品的高效检查和快速封控;本专利技术的感知预警区、车流引导区可以实现快速从抓拍到预警的反应,可将预警车牌及人脸同步推送到后台平台,并LED引导屏进行显示,实现快速预警;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拒马只能车辆导流、车牌识别、人脸识别、拦截查验等功能,可有效进行进行自动化车检,且在布置时较为方便,且布置方便,省时省力;本专利技术道闸与阻车器联动,可有效应对闯关车辆,防止异常车辆的逃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移动拒马的示意图。
[0017]图中:1、侦查卡口;2、LED引导屏;3、移动拒马;31、伸缩门;32、摄像镜头;33、道闸;34、声光警报器;35、LED显示屏;36、辅助电动推车;4、阻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0020]参看图1,本专利技术包括设置在检查路段的:感知预警区、车流引导区、自动化车检区和拦截区;该四个功能区根据车流方向依次设置。
[0021]其中一实施例中,感知预警区包括一设置在路边的侦查卡口1,所述侦查卡口1包括一LED屏和高清摄像机,其中LED屏用于显示相关的提醒信息,以告知车辆,例如“前方检
查、摇下车窗、减速慢行”;另外,所述高清摄像机用于抓拍采集车辆及前排人脸数据,并回传后台进行比对,从而实现预警功能。
[0022]其中,所述后台为包括有车辆信息和人脸数据的云端平台,可以与安保部门系统、交通部门系统、防控部门系统连接,根据车辆信息或者人脸数据进行快速预警。
[0023]在此,经过侦查卡口1与后台连接,一旦发现车辆或者车上人员异常,便将该车辆标记为预警车辆;其中一实施例中,车流引导区包括一设置在路边的LED引导屏2,且所述LED引导屏2距离所述侦查卡口1大约170米,将经侦查卡口1标记的预警车辆推送到LED引导屏2提醒该车辆靠边行驶接受检查。
[0024]可以理解,所述LED引导屏2也与后台连接,用于接收预警车辆信息。具体一实施例中,接收到车牌为“XXXXXXX”的车辆为预警车辆,则在LED引导屏2上显示“请车牌为XXXXXXX的车辆靠边行驶接受检查”由上述,根据实际操作,从侦查卡口1的抓拍到预警只需要5秒,预警车牌及人脸同步推送到系统后台,实现快速预警;且同时传输到LED引导屏2,也就是只要车辆经过卡口,最快5秒便可以在LED引导屏2上显示预警车辆信息。
[0025]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化车检区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装配式移动拒马3,参阅图2,所述移动拒马3包括:伸缩门31、安装在所述伸缩门31顶部的多个摄像镜头32以及安装在所述伸缩门31一端的道闸33。
[0026]在本申请中,所述摄像镜头32至少包括一个人像采集镜头和一个车辆采集镜头,分别用于采集人像信息以及采集车辆信息。
[0027]可知,本申请的移动拒马3具备车辆导流、车牌识别、人脸识别、拦截查验等多项功能,且本申请的伸缩门均为电动式伸缩门,其底部安装有移动轮,内部设置有电机驱动,设备仅需两人操作5分钟即可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平均3秒钟即可完成对一辆车的核验、8秒完成车内人员的信息采集核对,实现了设卡盘查及现场布控的“快设、快检、快处”。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检查路段的感知预警区、车流引导区、自动化车检区和拦截区;所述感知预警区、车流引导区、自动化车检区和拦截区依车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感知预警区包括一侦查卡口(1);所述车流引导区包括一LED引导屏(2);所述自动化车检区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移动拒马(3);所述拦截区包括阻车器(4);还包括后台,所述后台为包括有车辆信息和人脸数据的云端平台,且与相关系统连接,所述感知预警区、车流引导区、自动化车检区和拦截区均与所述后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查卡口(1)包括一LED屏和高清摄像机,所述LED屏用于显示相关的提醒信息;所述高清摄像机用于抓拍采集车辆及前排人脸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系统包括有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安保部门系统、交通部门系统、防控部门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引导屏(2)与所述侦查卡口(1)相距150~190米,用于将预警车辆推送到LED引导屏(2),并提醒该车辆靠边行驶接受检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拒马(3)包括:伸缩门(31)、安装在所述伸缩门(31)顶部的多个摄像镜头(32)以及安装在所述伸缩门(31)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培江阮修洁曾荣义曹阳张之容邹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天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