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格鲁坡专利>正文

含有具有聚光照明功能的集成照明模块的车辆顶篷及其制造过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700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具有聚光照明功能的集成照明模块的车辆顶篷及其制造过程。具体来说,所述照明模块附接至所述顶篷的后侧,所述照明模块被配置成发射高质量的聚光照明光束L4且具有良好的美观外形。所述顶篷主要包括衬底、定位器框架、装饰内衬以及具有漫射区域的透明片,并且所述照明模块包括印刷电路板、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多个聚光照明LED,以及包括多个准直器透镜的一体式光学器件。借此,实现照明模块以某种方式附接至车辆顶篷的后侧,使得其从车厢不可见,并且其中照明模块包括LED作为光源,所述LED被配置成发出高质量的聚光照明光束并具有良好的美观外形。聚光照明光束并具有良好的美观外形。聚光照明光束并具有良好的美观外形。

Vehicle roof with integrated lighting module with spotlight function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有具有聚光照明功能的集成照明模块的车辆顶篷及其制造过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具有聚光照明功能的集成照明模块的车辆顶篷及其制造过程。具体来说,照明模块以某种方式附接至顶篷的后侧,使得当顶篷组装在车顶中时照明模块隐藏。
[0002]根据本专利技术,聚光照明是指适合阅读的光,包括指向目标区域的足够强且均匀的光束。
[0003]目标区域是车辆乘员可以根据他/她在车厢a中的习惯位置进行阅读的车厢区域,其中所提供照明的强度和均匀性足以进行阅读。所述目标区域由车辆制造商定义并且取决于车辆制造商标准,进而取决于车厢尺寸。

技术介绍

[0004]已知附接至车辆顶篷的照明装置在车厢内提供照明功能,例如环境或装饰照明、信号照明或用于阅读功能的聚光照明。
[0005]这种照明装置通过设置在顶篷上的开口以某种方式附接至顶篷,使得当顶篷安装在车顶上时车辆乘员可以看到并接触到它们。
[0006]例如,在专利文档ES2755173A2、US7311426B2或US5070434A中描述用于说明这种照明装置的一些示例。
[0007]由于所述装置相对于顶篷主表面突出,所述装置从美学的角度以及从安全的角度来看是有缺陷的。
[0008]还已知照明装置以某种方式集成在顶篷中,使得当顶篷安装在车顶中时照明装置隐藏。这意味着当从车厢看顶篷时,顶篷的视觉外观不会由于它并入照明装置而改变。
[0009]这种照明装置可以嵌入在形成顶篷或附接至顶篷的后侧的层之间。在这些情况中的一些情况下,需要提供孔,使得光可以穿过顶篷到达车厢。
[0010]例如,在专利文档WO2016166386A1或EP2572936B1中描述用于说明这种照明装置的一些示例。
[0011]在任一种情况下,由于形成组合件的不同组件的配置和/或布置无法提供具有足以提供聚光照明的强度和均匀性的光束,所述集成照明装置仅适合于提供环境或装饰照明。
[0012]最后,根据文档US20170291536A1,已知一种含有具有聚光照明功能的集成照明装置的顶篷,其中照明装置附接至顶篷的后侧,并且其中顶篷包括聚光照明孔,以便光线可以穿过所述聚光照明孔从照明装置传递到车厢。
[0013]根据此文档的公开内容,不可能知晓如何在车厢中获得具有用于阅读的适当质量的聚光照明光束。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适当质量的聚光照明光束被定义为指向目标区域的具有足够强度和足够均匀性的光束。
[0015]足够强度意指足以允许目标区域中的阅读功能的强度。
[0016]由于经济性、可用性和标准化的原因,通常设置在车厢内的照明装置包括标准LED作为光源。所述标准LED本身无法提供足以执行聚光照明功能的强度。
[0017]另外,由于照明模块附接至顶篷的后侧,因此需要提供孔以允许光穿过顶篷到达车厢。
[0018]为了避免光损失并因此提高到达车厢的光束的强度,确保向照明装置提供的所有开口对准是非常重要的。
[0019]足够的均匀性表示到达目标区域的照明在整个目标区域是均匀的。这表示目标区域没有使阅读变得困难和不舒服的不同强度的照明部分。
[0020]因此,认为文档US20170291536A1提及聚光照明功能作为本专利技术考虑的可能照明功能中的又一个选项,而没有解决与此特定聚光照明功能相关的特定问题,尤其是当照明装置附接至顶篷的后侧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21]鉴于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含具有聚光照明功能的照明模块的车辆顶篷,其中照明模块以某种方式附接至车辆顶篷的后侧,使得其从车厢不可见,并且其中照明模块包括LED作为光源,所述LED被配置成发出高质量的聚光照明光束并具有良好的美观外形。
[0022]由于照明模块附接至顶篷的后侧,因此从车厢内看时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这意味着照明模块在车厢的可见侧上,即在装饰内衬上没有明显的视觉不连续性。
[0023]另外,由于照明装置在形成顶篷的层后方,因此车辆乘员受到柔软结构(例如顶篷)的保护,不会被形成照明装置的部分影响。因此,这种配置比在顶篷的前侧提供照明装置(在一些情况下作为突出部分)的配置更安全。
[0024]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布置被配置成从通过顶篷发射到车厢的各个第三光束L3的重叠获得聚光照明光束L4。由于标准LED之间的协作,这允许通过使用所述标准LED作为光源来获得具有足够强度的聚光照明光束L4。
[0025]另一方面,不同部分的布置形成整个组合件,其中每个部分实现特定功能且占据特定相对位置,允许在车厢内获得高质量的聚光照明光束,即指向目标区域的具有足够强度和足够均匀性的光束。
[0026]这是由于各个第三光束L3中的每一个本身具有足够强度和足够均匀性,所述第三光束通过顶篷发射到车厢以通过将它们全部重叠来获得聚光照明光束L4。
[0027]本专利技术的照明模块包括具有若干准直器透镜的一体式光学器件,每个准直器透镜沿着主轴“r”与对应聚光照明LED对准。
[0028]因此,每个准直器透镜接收:第一光束L1,所述第一光束由对应聚光照明LED发射,以便以某种方式使所述聚光照明LED集中,使得其发射集中光束;第二光束L2,所述第二光束通过衬底的第一聚光照明孔朝向透明片传输。
[0029]由于聚光照明LED直接发射的光束与聚光照明LED的距离越远,光束越容易打开,因此准直器透镜以某种方式集中第一光束L1,使得聚光照明LED发射的大部分光从每个准直器透镜朝向衬底的对应第一聚光照明孔传输。
[0030]以此方式,一体式光学器件有助于确保聚光照明光束的适当强度,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由远离目标区域的聚光照明LED引起的光损失。
[0031]另一方面,一体式光学器件根据预定义位置直接附接至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具有连接至其的聚光照明LED。这可以确保聚光照明LED与准直器透镜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此方式,保证两个组件之间协作的效率,并有助于确保第二光束L2的适当强度。
[0032]另一方面,由于一体式光学器件是单件,因此更容易将其组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从而更容易将其关于多个聚光照明LED进行定位。以此方式,还保证两个组件之间协作的效率,从而有助于确保第二光束L2的适当强度。
[0033]放置在衬底与装饰内衬之间的透明片包括漫射区域,每个漫射区域沿着主轴“r”与第一聚光照明孔对准,以便接收对应第二光束L2并使其均匀化,以获得均匀且集中的光束,即第三光束L3。每个光束通过对应第二聚光照明穿孔区域传输至车厢。
[0034]以此方式,透明片的漫射区域保证每一第三光束L3的适当均匀性,这有助于确保所有将这些光束重叠获得的合成聚光照明光束L4的均匀性。
[0035]另外,当从车厢观察顶篷时,漫射区域隐藏位于透明片后面的照明模块的部分。
[0036]另一方面,透明片本身以某种方式覆盖第一聚光照明孔,使得装饰内衬附接至平坦表面,而不是具有由于第一聚光照明孔引起的不连续性的表面。它产生没有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具有聚光照明功能的集成照明模块的车辆顶篷,所述照明模块被配置成发射聚光照明光束L4,其中所述顶篷(1)包括:衬底(1.1),所述衬底(1.1)具有第一侧(1.1.4)和第二侧(1.1.5),以及第一聚光照明孔(1.1.1),定位器框架(2),所述定位器框架(2)通过第一附接构件(7)附接至所述衬底(1.1)的所述第一侧(1.1.4),装饰内衬(1.2),所述装饰内衬(1.2)具有第三侧(1.2.2)和第四侧(1.2.3),其中所述第三侧(1.2.2)面向所述衬底(1.1)的所述第二侧(1.1.5),并且所述装饰内衬(1.2)具有第二聚光照明穿孔区域(1.2.1),透明片(3),所述透明片(3)夹在所述衬底(1.1)与所述装饰内衬(1.2)之间,所述透明片(3)覆盖所述第一聚光照明孔(1.1.1)和所述第二聚光照明穿孔区域(1.2.1),所述透明片(3)具有面向所述第二侧(1.1.5)的第五侧(3.2)以及面向所述第三侧(1.2.2)的第六侧(3.3),所述照明模块(4)包括:印刷电路板(4.1),所述印刷电路板(4.1)具有电连接器(4.4),所述电连接器(4.4)被配置成将所述印刷电路板(4.1)连接至车辆布线,多个聚光照明LED (4.2),所述聚光照明LED(4.2)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4.1)且每一个被配置成发射具有主轴r的第一光束L1,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块(4)通过第三附接构件(9)附接至所述定位器框架(2),所述照明模块(4)还包括一体式光学器件(4.3),所述一体式光学器件包括多个准直器透镜(4.3.1),每一个准直器透镜与每一个所述聚光照明LED (4.2)对应,并且被配置成接收所述对应第一光束L1且集中所述第一光束L1以获得第二光束L2,所述第二光束L2被配置成通过所述对应第一聚光照明孔(1.1.1)朝向所述透明片(3)发射,所述一体式光学器件(4.3)通过第二附接构件(8)附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4.1),所述透明片(3)的所述第六侧(3.3)包括漫射区域(3.1),所述漫射区域(3.1)被配置成将所述对应第二光束L2均匀化,以便获得所述第三光束L3,所述第三光束L3被配置成通过所述第二聚光照明穿孔区域(1.2.1)发射至车厢,每个聚光照明LED (4.2)、所述对应准直器透镜(4.3.1)、所述对应第一聚光照明孔(1.1.1)、所述对应漫射区域(3.1)和所述对应第二聚光照明穿孔区域(1.2.1)以某种方式沿着所述主轴r对准,使得单个聚光照明光束L4被配置成通过将通过所述第二聚光照明穿孔区域(1.2.1)发射的所有所述第三光束L3重叠来获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具有聚光照明功能的集成照明模块的车辆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1)的所述第一侧(1.1.4)还包括压纹(1.1.2),在所述压纹中容纳所述照明模块(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具有聚光照明功能的集成照明模块的车辆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块(4)还包括盖子(4.5),所述盖子在其自身(4.5)与所述衬底(1.1)的所述第一侧(1.1.4)之间包围所述印刷电路板(4.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具有聚光照明功能的集成照明模块的车辆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片(3)还包括接近传感器(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有具有聚光照明功能的集成照明模块的车辆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器(5)是电容传感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具有聚光照明功能的集成照明模块的车辆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块(4)还包括背光LED (4.6),所述背光LED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4.1)且被配置成发射第一信号光束L5,并且所述衬底(1.1)包括第一背光孔(1.1.3),所述第一信号光束L5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背光孔到达所述车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具有聚光照明功能的集成照明模块的车辆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内衬(1.2)是半透明的,并且所述透明片(3)包括掩模(6),所述掩模包括沿着所述主轴r与所述第一聚光照明孔(1.1.1)对准的第三聚光照明区域(6.1)。8.根据权利要求6和7所述的含有具有聚光照明功能的集成照明模块的车辆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掩模(6)包括第三背光区域(6.2),所述第一信号光束L5可以通过所述第三背光区域到达所述车厢。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具有聚光照明功能的集成照明模块的车辆顶篷的制造过程,所述照明模块被配置成发射聚光照明光束L4,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过程包括以下步骤:I.所述顶篷(1)的制造,其中其制造过程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透明片(3),b)形成具有第一侧(1.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巴勒
申请(专利权)人:格鲁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