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四氟乙烯拉伸多孔质膜和使用其的透气滤材及过滤器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80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05
提供的聚四氟乙烯拉伸多孔质膜具有节点/原纤维结构,所述节点/原纤维结构具备多个节点和将前述多个节点连接的原纤维。厚度方向的多个节点的平均长度相对于拉伸多孔质膜的厚度的比率为10%以上。上述拉伸多孔质膜为不易产生破损的膜。上述拉伸多孔质膜中,假定具有尺寸280μm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tretched porous membrane and its breathable filter material and filter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四氟乙烯拉伸多孔质膜和使用其的透气滤材及过滤器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四氟乙烯(以下,记载为“PTFE”)拉伸多孔质膜、和使用其的透气滤材及过滤器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用电气部件及便携信息终端等各种电气制品的壳体,有时以覆盖设置于该壳体的开口的方式安装具备透气滤材的过滤器构件。透气滤材具有厚度方向的透气性、并且防止尘垢、水等异物的透过。通过过滤器构件的安装,能够防止上述开口中的异物的通过、并且确保经由该开口的透气。作为透气滤材,考虑使用PTFE拉伸多孔质膜。
[0003]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高透气性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高的球破裂强度的高透气性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297702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平11

5150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利用高透气性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例如,能够提高过滤器构件的透气性,由此,能够进行构件的小型化。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等的研究,采用具备高透气性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过滤器构件的情况下,在构件的处理时、向壳体等的配置时,容易在PTFE拉伸多孔质膜产生龟裂等破损。另外,对于透气性不高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也期望不易产生破损的特性。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不易产生破损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TFE拉伸多孔质膜,其具有节点/原纤维结构,所述节点/原纤维结构具备多个节点和将前述多个节点连接的原纤维,
[0013]前述拉伸多孔质膜的厚度方向的前述多个节点的平均长度相对于前述厚度的比率为10%以上。
[0014]从另一方面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气滤材,其具备上述本专利技术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
[0015]所述透气滤材具有厚度方向的透气性,并且防止异物向该方向的透过。
[0016]从又一方面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滤器构件,其具备透气滤材,
[0017]所述透气滤材具有厚度方向的透气性,并且防止异物向该方向的透过,
[0018]前述透气滤材为上述本专利技术的透气滤材。
[0019]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实现不易产生破损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一例的截面图。
[0022]图2为图1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截面的放大图。
[0023]图3A为用于对通过X射线CT评价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结构的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24]图3B为用于对通过X射线CT评价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结构的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25]图4为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透气滤材的一例的截面图。
[0026]图5为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透气滤材的另一例的截面图。
[0027]图6为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构件的一例的截面图。
[0028]图7为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构件的另一例的截面图。
[0029]图8为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构件的又一例的截面图。
[0030]图9为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构件的与上述不同的另一例的截面图。
[0031]图10为示意性地示出供给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构件的方式的一例的截面图。
[0032]图11A为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对实施例1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表面进行观察所得的图像。
[0033]图11B为利用SEM对实施例1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厚度方向的截面(沿MD方向切断)进行观察而得的图像。
[0034]图12A为利用SEM对实施例2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表面进行观察而得的图像。
[0035]图12B为利用SEM对实施例2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厚度方向的截面(沿MD方向切断)进行观察而得的图像。
[0036]图13A为利用SEM对实施例3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表面进行观察而得的图像。
[0037]图13B为利用SEM对实施例3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厚度方向的截面(沿MD方向切断)进行观察而得的图像。
[0038]图14A为利用SEM对实施例4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表面进行观察而得的图像。
[0039]图14B为利用SEM对实施例4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厚度方向的截面(沿MD方向切断)进行观察而得的图像。
[0040]图15A为利用SEM对比较例1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表面进行观察而得的图像。
[0041]图15B为利用SEM对比较例1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厚度方向的截面(沿MD方向切断)进行观察而得的图像。
[0042]图16A为利用SEM对比较例2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表面进行观察而得的图像。
[0043]图16B为利用SEM对比较例2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厚度方向的截面(沿MD方向切断)进行观察而得的图像。
[0044]图17为示出实施例及比较例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中的厚度方向的透气度与总内聚力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将本专利技术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的一例示于图1。图1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1具有节点/原纤维结构,所述节点/原纤维结构具备多个节点(结节,node)和将该多个节点连接的
原纤维。节点为PTFE的聚集部分。PTFE拉伸多孔质膜1通常通过PTFE片的拉伸来形成。该形成方法中,通过拉伸而成为微细的纤维状的(经原纤维化的)部分相当于原纤维。另一方面,保持PTFE的聚集状态而未原纤维化的部分相当于节点。通常多个原纤维与一个节点连接。如图2所示,PTFE拉伸多孔质膜1中,多个节点11的厚度方向的平均长度L
M
(厚度方向的节点11的长度L的平均值)相对于该膜1的厚度T的比率R(=L
M
/T)为1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图2为PTFE拉伸多孔质膜1的截面的放大图(省略原纤维的图示)。比率R可以为12%以上、14%以上、15%以上、16%以上、进而18%以上。比率R大是指各个节点11在PTFE拉伸多孔质膜1的厚度方向较长地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等的研究,例如在过滤器构件的处理时、向壳体的配置时等可产生的PTFE拉伸多孔质膜1的破损是由超过膜1的内聚力的力施加至该膜所导致的破坏(内聚破坏)引起的。在厚度方向较长地延伸的节点11提高PTFE拉伸多孔质膜1的内聚力从而可抑制内聚破坏。因此,PTFE拉伸多孔质膜1不易产生破损。
[0046]PTFE拉伸多孔质膜1可具有更有特征性的节点/原纤维结构。假定具有尺寸280μm
×
280μm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并且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聚四氟乙烯拉伸多孔质膜,其具有节点/原纤维结构,所述节点/原纤维结构具备多个节点和将所述多个节点连接的原纤维,所述拉伸多孔质膜的厚度方向的所述多个节点的平均长度相对于所述厚度的比率为10%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拉伸多孔质膜,其中,假定具有尺寸280μm
×
280μm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并且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分别位于所述拉伸多孔质膜的一个膜面及另一膜面的长方体状的区域时,该区域中包含的每1μm厚度的所述节点的数量为4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拉伸多孔质膜,其中,所述拉伸多孔质膜中的所述节点的平均厚度为0.5~5μm。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拉伸多孔质膜,其中,厚度方向的透气度由弗雷泽透气度表示,为4cm3/(秒
·
cm2)以上。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上裕贵高村优一黑木瑛介上田航大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