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善四门两盖面差的包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23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改善四门两盖面差的包边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与下模,下模上放置有待包边的外板和内板,内板位于外板的上方;内板上设有多个内板基准点;上模底部与内板基准点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安装台,安装台上设有高度位置可调的基准压料块;当发现包边总成试制件某一检测位置的面差超过要求值,且该检测位置高于检具上检测块的高度,在进行下一次包边动作前,需先将与该检测位置距离最近的内板基准点对应的基准压料块位置调低,以便上模下压进行包边时,该基准压料块下压使内板的对应位置降低,这样整个包边总成结构放置在包边总成模具检测时,该检测位置的高度降低,使得该位置处的面差符合要求。得该位置处的面差符合要求。得该位置处的面差符合要求。

A edging die which can improv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our doors and two cov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善四门两盖面差的包边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尺寸误差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可改善四门两盖面差误差的包边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车上的四门两盖(即引擎盖、行李箱盖、左前门、左后门、右前门和右后门)均是包边总成结构,其是通过包边模具将内板总成与外板单件或外板总成加工形成的(即使外板的折边包裹住内板周边的)。由于四门两盖属于汽车外覆盖件,对其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再加上四门两盖具有外形尺寸大、零件复杂的特点,且与其有装配关系的零件品种多,对整车匹配和整车质量起关键性作用。
[0003]为了实现四门两盖外观尺寸技术要求目标,需采用检具对四门两盖进行从冲压单件到焊接总成再到包边总成的各级检测。但在四门两盖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涉及的工序较多,使得尺寸误差在冲压、焊接、包边的制造装配过程中不断累积和传递,最终导致获得的包边总成结构的面差超出要求(即包边总成与检具上的检测块之间的高低差超出要求),为了保证最终包边总成结构的质量,需及时采取措施。采取的措施一般为通过工人进行整形或者修改冲压模具或者修改焊接工装,若通过工人进行整形,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无法保证质量,不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若通过修改冲压模具或者焊接工装的方式,修改周期长、修改难度大,同样不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四门两盖面差误差的包边模具,其在包边的同时,通过调整基准压料块的高度改变内板基准点附近的面差,使得最终获得的包边总成结构的面差符合要求,操作简单、方便,便于推广使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改善四门两盖面差的包边模具,所述包边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与下模,所述下模上放置有待包边的外板和内板,所述内板位于外板的上方;所述内板上设有多个内板基准点;所述上模底部与内板基准点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有高度位置可调的基准压料块;当通过包边总成检具检测获得的包边总成试制件时,发现该试制件上某一检测位置的面差超出要求值,且该检测位置的高度高于检具上检测块的高度,在进行下一次包边动作前,需先根据包边总成检具获得的面差值将该检测位置附近的内板基准点对应的基准压料块位置调低,以便上模下压进行包边时,该基准压料块下压使内板的对应位置降低,这样整个包边总成结构放置在包边总成模具检测时,该检测位置高度降低,使得该位置处的面差符合要求,确保每次获得的包边总成结构件符合要求。
[0006]优选地,所述基准压料块通过螺栓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台上,且基准压料块与对应的安装台之间设有垫片以改变基准压料块的高度位置,通过增减垫片调节基准压料块的高度位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0007]优选地,所述内板基准点有四个,分别位于内板的四个角隅处;当包边总成检具检测获得的包边总成试制件上某一检测位置的面差超出要求值,且该检测位置的高度低于对应检测块的高度,在进行下一次包边动作前,需先将与该检测位置附近内板基准点呈对角设置的另一内板基准点对应的基准压料块位置调低,以便上模下压进行包边时,该基准压料块下压使内板的对应位置降低,这样整个包边总成结构放置在包边总成模具检测时,整个包边总成结构整体倾斜,使得原本面差过低的位置略微向上翘起,缩小与对应检测块的高度差,确保最终获得的包边总成结构的面差符合要求。
[0008]优选地,所述基准压料块为聚氨酯压料块,避免基准压料块与内板刚性接触使内板出现凹坑,影响外观质量。
[0009]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可改善四门两盖面差的包边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只需增减垫片以改变基准压料块的高度,以便在包边的同时调节面差,保证最终的包边总成结构的面差符合要求,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中内板上内板基准点的位置分布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中包边模具上模的示意图(从下往上看)。
[0013]图3为本技术中基准压料块安装在对应安装块上的示意图。
[0014]图4为调节前后包边总成结构放置在包边总成检具上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内板01,内板基准点A1、A2、A3、A4,外板02,包边总成检具03,检测块031,上模1,安装块11,基准压料块12,安装块11的安装位置B1、B2、B3、B4。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18]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改善四门两盖面差的包边模具,该包边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1与下模(图中未示出),下模用于放置有待包边的外板02和内板01,且内板01叠放于外板02的上方;内板01上设有多个内板基准点;上模1底部与内板基准点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安装台11,安装台11底部设有高度位置可调的基准压料块12。
[0020]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基准压料块12与内板01的柔性接触,基准压料块12优选设置为聚氨酯压料块。
[0021]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内板基准点位置的选取,为了避免定位设计不合理导致内板下沉或翘起,通常采用重力分析方法,检查内板在不受任何外力情况下,在重力影响下产生的变形量需不超过0.3mm,如超出0.3mm需重新确定内板基准点的数量及位置。由于内板基准点位置的选取属于现有技术,对此不作赘述。
[0022]在本实施例中,门盖内板基准点优选设置为四个(即内板基准点A1、内板基准点A2、内板基准点A3、内板基准点A4),分别位于内板01的四个角隅处(具体参见图1),在与内板基准点A1对应的上模1底部B1位置处、与内板基准点A2对应的上模1底部B2位置处,与内板基准点A3对应的上模1底部B3位置处及与内板基准点A4对应的上模底部B4的位置处均设有安装台11,安装台11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高度位置可调的基准压料块12(即基准压料块12的底部压料面高度位置可调)。
[0023]当需要调节基准压料块12的高度时,可在基准压料块12与对应安装块11之间增减垫片,实现基准压料块12高度位置的调节。
[0024]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善四门两盖面差的包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1)与下模,所述下模上放置有待包边的外板(02)和内板(01),所述内板(01)位于外板(02)的上方;所述内板(01)上设有多个内板基准点;所述上模(1)底部与内板基准点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安装台(11),所述安装台(11)上设有高度位置可调的基准压料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善四门两盖面差的包边模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明张伟陈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