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管廊钢模具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6108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0:56
本申请公开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管廊钢模具连接装置,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管廊钢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模板系统、滑动系统、连接装置和施工平台,所述滑动系统由两组型钢支撑骨架、钢滑轮、钢轨道和轨道平台组成;所述连接装置由竖向撑杆和横向撑杆配套对拉螺杆组成,所述任意水平相邻两组横向撑杆之间通过对拉螺杆连接;所述施工平台由钢爬梯、钢平台、防护栏杆和挡栏机构组成。本申请具有表面光滑、平整、接头严密不漏浆,并具有足够的刚度确保预制内隔墙板的外观质量;其表面光滑、平整,接头严密不漏浆,构件成型表面质量好;并具有足够的刚度,可重复使用不变形等优点。可重复使用不变形等优点。可重复使用不变形等优点。

Steel mold connecting device for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 pipe gall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管廊钢模具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管廊钢模具
,具体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管廊钢模具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装配式钢模具连接装置是由模板系统、连接装置、施工平台三部分组成,模板系统由固定底和侧模组成;连接装置由钢筋绑扎进行固定;施工平台由钢爬梯、钢平台、防护栏杆组成。
[0003]传统做法的整体钢模具的组装和拆除,每个工序之间都需要吊装机械配合进行完成,这样,其整个操作过程需要吊装机械配合,并且需要多人同时在一个模具区域内完成对模具的吊装以及构件间的临时固定,费时、费工、费力,且操作不当,容易造成安全问题;操作周期较长,造成单位时间劳动效率较低,吊装机械需频繁使用,场地占用面积大;其采用临时固定,容易造成工装构件出现偏差,精度低。
[0004]基于此,我们提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管廊钢模具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管廊钢模具连接装置,具有表面光滑、平整、接头严密不漏浆,并具有足够的刚度确保预制内隔墙板的外观质量;其表面光滑、平整,接头严密不漏浆,构件成型表面质量好;并具有足够的刚度,可重复使用不变形等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管廊钢模具连接装置,包括模板系统、滑动系统、连接装置和施工平台,所述滑动系统由两组型钢支撑骨架、钢滑轮、钢轨道和轨道平台组成;r/>[0008]两组所述型钢支撑骨架对称设置在轨道平台顶部的前后两侧,两组所述型钢支撑骨架相互贴近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滑动侧模,所述钢轨道等间距嵌合安装在轨道平台的顶部,所述钢滑轮均匀设置在型钢支撑骨架的底部,且钢滑轮位于对应的钢轨道上;
[0009]所述连接装置由竖向撑杆和横向撑杆配套对拉螺杆组成,所述任意水平相邻两组横向撑杆之间通过对拉螺杆连接;
[0010]所述施工平台由钢爬梯、钢平台、防护栏杆和挡栏机构组成。
[0011]优选地,所述钢爬梯、钢平台、防护栏杆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钢平台分别位于两组滑动侧模相互远离的一侧的顶部,所述竖向撑杆等间距分布在钢平台和滑动侧模之间,两组所述防护栏杆分别固定在两组钢平台顶部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一组钢爬梯位于前侧防护栏杆的前端右侧,所述另一组钢爬梯位于后侧防护栏杆的后端左侧。
[001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钢爬梯便于作业人员攀爬实现在钢平台上的上下。
[0013]优选地,所述挡栏机构的数量为两组,所述两组挡栏机构分别设置在防护栏杆的左右两侧,所述挡栏机构包括套管、挡栏杆、限位承载块和螺纹柱,所述套管固接在挡栏杆
的一端,所述套管的内腔插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对应位置的防护栏杆相固接。
[001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挡栏杆通过套管在支撑轴上进行转动。
[0015]优选地,所述套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圆挡块,且圆挡块与支撑轴相固接。
[001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两组圆挡块对套管在支撑轴上转动时进行两侧位置的阻挡限位,从而避免挡栏杆通过套管在支撑轴上进行转动时发生脱离掉落的可能。
[0017]优选地,所述螺纹柱和限位承载块位于挡栏杆的另一端处,所述螺纹柱与挡栏杆相固接,所述限位承载块与对应位置的防护栏杆相固接,所述限位承载块上开设有与螺纹柱相配合的嵌合槽。
[001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嵌合槽使得螺纹柱能在限位承载块上嵌合,进而便于对挡栏杆进行支撑。
[0019]优选地,所述螺纹柱上螺接有手轮,且手轮位于限位承载块远离挡栏杆的一侧。
[002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在螺纹柱上旋拧调节手轮,在拧紧时,便于对螺纹柱嵌合在嵌合槽中后与限位承载块之间进行限位固定。
[0021]优选地,所述螺纹柱远离挡栏杆的一侧设置有手柄杆,所述手轮远离挡栏杆的一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撑块,且支撑块与螺纹柱相固接,所述手柄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两组支撑块之间。
[002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手持手柄杆对螺纹柱进行推拉,进而便于对挡栏杆在防护栏杆两侧位置的转动打开和闭合。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4]第一、本申请在传统的现有的组成系统中,又在其底模下增加了滑动系统,从而避免了机械拼装,而是直接推动滑动系统进行组装,进一步节省了人力物力,加快了生产速度。
[0025]第二、本申请对原有连接装置进行改进,采用由竖向撑杆和横向撑杆配套对拉螺杆组成的连接装置,避免了钢筋绑扎固定,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成型的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作业人员混杂,提升了安全系数。
[0026]综上,通过滑动系统和连接装置的共同作用,使得装置达到轻便灵活,减少操作人员的数量,拆装方便,拼缝好,模板吸附力小,脱模容易的效果,且受外界环境影响小,不易变形,更好的保证了混凝土成型质量,使其外观品质和构件精度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且使用本申请钢模具连接装置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模具拼装所用的时间,提升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图1的俯视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的图1的主视图;
[0030]图4为本技术的图1的左视图;
[0031]图5为本技术的防护栏杆与挡栏机构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的挡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技术的滑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本技术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6]1‑
轨道平台,2

钢轨道,3

钢滑轮,4

型钢支撑骨架,5

固定底座,6

滑动侧模,7

竖向撑杆,8

横向撑杆,9

对拉螺杆,10

钢爬梯,11

钢平台,12

防护栏杆,13

挡栏机构,1301

套管,1302

支撑轴,1303

圆挡块,1304

挡栏杆,1305

嵌合槽,1306

限位承载块,1307

手轮,1308

螺纹柱,1309

支撑块,1310

手柄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附图1

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8]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管廊钢模具连接装置,包括模板系统、滑动系统、连接装置和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系统由两组型钢支撑骨架(4)、钢滑轮(3)、钢轨道(2)和轨道平台(1)组成;两组所述型钢支撑骨架(4)对称设置在轨道平台(1)顶部的前后两侧,两组所述型钢支撑骨架(4)相互贴近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滑动侧模(6),所述钢轨道(2)等间距嵌合安装在轨道平台(1)的顶部,所述钢滑轮(3)均匀设置在型钢支撑骨架(4)的底部,且钢滑轮(3)位于对应的钢轨道(2)上;所述连接装置由竖向撑杆(7)和横向撑杆(8)配套对拉螺杆(9)组成,所述任意水平相邻两组横向撑杆(8)之间通过对拉螺杆(9)连接;所述施工平台由钢爬梯(10)、钢平台(11)、防护栏杆(12)和挡栏机构(13)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管廊钢模具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爬梯(10)、钢平台(11)、防护栏杆(12)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钢平台(11)分别位于两组滑动侧模(6)相互远离的一侧的顶部,所述竖向撑杆(7)等间距分布在钢平台(11)和滑动侧模(6)之间,两组所述防护栏杆(12)分别固定在两组钢平台(11)顶部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一组钢爬梯(10)位于前侧防护栏杆(12)的前端右侧,所述另一组钢爬梯(10)位于后侧防护栏杆(12)的后端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管廊钢模具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栏机构(13)的数量为两组,所述两组挡栏机构(13)分别设置在防护栏杆(12)的左右两侧,所述挡栏机构(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红张伟要浩英贾睿张建国薛晓飞李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建投建筑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