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2364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预制建筑吊装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包括第一梁,第二梁,节点单元,所述节点单元设有四个,各所述节点单元分别设置在各所述第一梁和各所述第二梁的交叉处;第一保持单元;第二保持单元。吊装装置通过各节点单元与预制独立基础上的拉环连接,由于各节点单元之间的位置可调,因此各节点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与各拉环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成一致,进而在吊装过程中使各节点单元与各拉环之间的绳索保持在竖直状态,消除绳索的横向载荷分量,提高绳索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各节点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因此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进而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预制建筑吊装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1、常规预制独立基础吊装采用单点式吊装,在独立基础顶部地脚螺栓处采用短钢片临时螺母固定,由吊车对短钢片进行起吊,该施工工艺对钢片的强度及刚度有极大的要求,需完全具备能够承受独立基础荷载的能力,且在吊装前需对预埋地脚螺栓进行受力复核,验算其是否能承载独立基础重力的需求,需要几组地脚螺栓共同受力方可保证受力平稳等,该吊装方法对大型预制独立基础不适用,且吊装就位过程中如需进行局部微调,需3人以上对独立基础进行扶正,吊装易发生偏斜等现象,不利于现场操作及吊装成本控制。

2、另外,传统单点式吊装在吊装过程中无法保证独立基础的平衡,易发生独立基础空中倾斜、旋转、脱落等事件,且单点式吊装工艺对独立基础短柱内预埋地脚螺栓易造成损伤,损伤后无法继续使用,造成该独立基础报废,失去了预制独立基础相较现浇独立基础的先天优势,独立基础单点式吊装在起吊及落位的过程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较高,施工质量把控难度较大,施工管理成本投入也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预制独立基础吊装可靠性、安全性和吊装效率的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包括:

3、第一梁,所述第一梁设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梁平行设置;

4、第二梁,所述第二梁设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二梁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梁的方向叠放于所述第一梁上层,以使两根所述第二梁与两根所述第一梁形成井字形结构;

5、节点单元,所述节点单元设有四个,各所述节点单元分别设置在各所述第一梁和各所述第二梁的交叉处,所述节点单元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梁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梁滑动连接,且所述节点单元沿平行于所述第二梁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梁滑动连接,所述节点单元上设有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

6、第一保持单元,设置在所述节点单元与所述第一梁之间,所述第一保持单元被装配为能够将同一所述第一梁上的两个所述节点单元保持在任意间隔位置;

7、第二保持单元,设置在所述节点单元与所述第二梁之间,所述第二保持单元被配置为能够将同一所述第二梁上的两个所述节点单元保持在任意间隔位置。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节点单元设有供所述第一梁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保持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至少其中一侧壁上的第一楔块,所述第一楔块的其中一侧与所述第一梁贴合,所述第一楔块远离所述第一梁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一斜壁,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上还设有供所述第一楔块沿所述第一梁长度方向活动的空隙,所述第一楔块被装配为当同一所述第一梁上的所述节点单元产生相互靠近的运动趋势时,所述第一斜壁能够挤压所述第一斜面,使所述第一楔块压紧所述第一梁,以阻止所述节点单元相互靠近。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空隙内设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所述第一楔块的第一斜面紧贴所述第一斜壁。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楔块与所述第二梁之间设有第一解锁单元,所述第一解锁单元被装配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楔块上的所述第一斜面远离所述第一斜壁,以使同一所述第一梁上的两个所述节点单元能够相互靠近。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解锁单元包括所述第一楔块上设置的第一挡销,所述第二梁上设有供所述第一挡销穿过的第一条缝,所述第一条缝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梁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条缝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挡销的直径,所述第二梁内部设有第一挡杆,所述第一挡杆沿所述第二梁的宽度方向活动设置,所述第一挡杆与所述第一挡销抵接,所述第二梁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杆沿所述第二梁宽度方向滑动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二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手柄的转轴上设有第一偏心轮,所述第一挡杆上设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偏心轮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腰型孔内。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节点单元设有供所述第二梁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保持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至少其中一侧壁上的第二楔块,所述第二楔块的其中一侧与所述第二梁贴合,所述第二楔块远离所述第二梁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斜面配合的第二斜壁,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上还设有供所述第二楔块沿所述第二梁长度方向活动的空隙,所述第二楔块被装配为当同一所述第二梁上的所述节点单元产生相互靠近的运动趋势时,所述第二斜壁能够挤压所述第二斜面,使所述第二楔块压紧所述第二梁,以阻止所述节点单元相互靠近。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空隙内设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所述第二楔块的第二斜面紧贴所述第二斜壁。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楔块与所述第一梁之间设有第二解锁单元,所述第二解锁单元被装配为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楔块上的所述第二斜面远离所述二斜壁,以使同一所述第二梁上的两个所述节点单元能够相互靠近。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解锁单元包括所述第二楔块上设置的第二挡销,所述第一梁上设有供所述第二挡销穿过的第二条缝,所述第二条缝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梁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条缝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挡销的直径,所述第一梁内部设有第二档杆,所述第二档杆沿所述第一梁的宽度方向活动设置,所述第二档杆与所述第二挡销抵接,所述第一梁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档杆沿所述第一梁宽度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一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手柄的转轴上设有第二偏心轮,所述第二档杆上设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偏心轮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腰型孔内。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吊耳固定于所述节点单元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吊耳延伸至所述节点单元的下端;所述第二吊耳固定于所述节点单元的下端,且所述第二吊耳延伸至所述节点单元的上端;还包括边框,所述第一梁的两端与所述边框的其中一组对边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梁的两端与所述边框的另一组对边滑动连接,所述边框的两对角上分别设有第三吊耳。

1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吊装装置通过各节点单元与预制独立基础上的拉环连接,由于各节点单元之间的位置可调,因此各节点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与各拉环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成一致,进而在吊装过程中使各节点单元与各拉环之间的绳索保持在竖直状态,消除绳索的横向载荷分量,提高绳索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各节点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因此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进而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单元(30)设有供所述第一梁(10)穿过的第一通孔(34),所述第一保持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34)至少其中一侧壁上的第一楔块(33),所述第一楔块(33)的其中一侧与所述第一梁(10)贴合,所述第一楔块(33)远离所述第一梁(10)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331),所述第一通孔(34)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331)配合的第一斜壁(341),所述第一通孔(34)的侧壁上还设有供所述第一楔块(33)沿所述第一梁(10)长度方向活动的空隙,所述第一楔块(33)被装配为当同一所述第一梁(10)上的所述节点单元(30)产生相互靠近的运动趋势时,所述第一斜壁(341)能够挤压所述第一斜面(331),使所述第一楔块(33)压紧所述第一梁(10),以阻止所述节点单元(30)相互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内设有第一弹性元件(35),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5)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所述第一楔块(33)的第一斜面(331)紧贴所述第一斜壁(3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块(33)与所述第二梁(20)之间设有第一解锁单元,所述第一解锁单元被装配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楔块(33)上的所述第一斜面(331)远离所述第一斜壁(341),以使同一所述第一梁(10)上的两个所述节点单元(30)能够相互靠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单元包括所述第一楔块(33)上设置的第一挡销(332),所述第二梁(20)上设有供所述第一挡销(332)穿过的第一条缝(21),所述第一条缝(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梁(20)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条缝(2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挡销(332)的直径,所述第二梁(20)内部设有第一挡杆(23),所述第一挡杆(23)沿所述第二梁(20)的宽度方向活动设置,所述第一挡杆(23)与所述第一挡销(332)抵接,所述第二梁(20)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杆(23)沿所述第二梁(20)宽度方向滑动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手柄(22),所述第一手柄(22)与所述第二梁(2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手柄(22)的转轴上设有第一偏心轮(221),所述第一挡杆(23)上设有第一腰型孔(231),所述第一偏心轮(221)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腰型孔(23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单元(30)设有供所述第二梁(20)穿过的第二通孔(37),所述第二保持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37)至少其中一侧壁上的第二楔块(36),所述第二楔块(36)的其中一侧与所述第二梁(20)贴合,所述第二楔块(36)远离所述第二梁(20)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361),所述第二通孔(37)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斜面(361)配合的第二斜壁(371),所述第二通孔(37)的侧壁上还设有供所述第二楔块(36)沿所述第二梁(20)长度方向活动的空隙,所述第二楔块(36)被装配为当同一所述第二梁(20)上的所述节点单元(30)产生相互靠近的运动趋势时,所述第二斜壁(371)能够挤压所述第二斜面(361),使所述第二楔块(36)压紧所述第二梁(20),以阻止所述节点单元(30)相互靠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内设有第二弹性元件(38),所述第二弹性元件(38)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所述第二楔块(36)的第二斜面(361)紧贴所述第二斜壁(37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楔块(36)与所述第一梁(10)之间设有第二解锁单元,所述第二解锁单元被装配为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楔块(36)上的所述第二斜面(361)远离所述二斜壁,以使同一所述第二梁(20)上的两个所述节点单元(30)能够相互靠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解锁单元包括所述第二楔块(36)上设置的第二挡销(362),所述第一梁(10)上设有供所述第二挡销(362)穿过的第二条缝(11),所述第二条缝(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梁(10)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条缝(1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挡销(362)的直径,所述第一梁(10)内部设有第二档杆(13),所述第二档杆(13)沿所述第一梁(10)的宽度方向活动设置,所述第二档杆(13)与所述第二挡销(362)抵接,所述第一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单元(30)设有供所述第一梁(10)穿过的第一通孔(34),所述第一保持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34)至少其中一侧壁上的第一楔块(33),所述第一楔块(33)的其中一侧与所述第一梁(10)贴合,所述第一楔块(33)远离所述第一梁(10)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331),所述第一通孔(34)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331)配合的第一斜壁(341),所述第一通孔(34)的侧壁上还设有供所述第一楔块(33)沿所述第一梁(10)长度方向活动的空隙,所述第一楔块(33)被装配为当同一所述第一梁(10)上的所述节点单元(30)产生相互靠近的运动趋势时,所述第一斜壁(341)能够挤压所述第一斜面(331),使所述第一楔块(33)压紧所述第一梁(10),以阻止所述节点单元(30)相互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内设有第一弹性元件(35),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5)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所述第一楔块(33)的第一斜面(331)紧贴所述第一斜壁(3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块(33)与所述第二梁(20)之间设有第一解锁单元,所述第一解锁单元被装配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楔块(33)上的所述第一斜面(331)远离所述第一斜壁(341),以使同一所述第一梁(10)上的两个所述节点单元(30)能够相互靠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单元包括所述第一楔块(33)上设置的第一挡销(332),所述第二梁(20)上设有供所述第一挡销(332)穿过的第一条缝(21),所述第一条缝(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梁(20)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条缝(2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挡销(332)的直径,所述第二梁(20)内部设有第一挡杆(23),所述第一挡杆(23)沿所述第二梁(20)的宽度方向活动设置,所述第一挡杆(23)与所述第一挡销(332)抵接,所述第二梁(20)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杆(23)沿所述第二梁(20)宽度方向滑动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手柄(22),所述第一手柄(22)与所述第二梁(2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手柄(22)的转轴上设有第一偏心轮(221),所述第一挡杆(23)上设有第一腰型孔(231),所述第一偏心轮(221)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腰型孔(23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独立基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单元(30)设有供所述第二梁(20)穿过的第二通孔(37),所述第二保持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37)至少其中一侧壁上的第二楔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超刘怡力赵志红丁彦王永晋郭治华牛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建投建筑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