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579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装置,其包括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和冷冻载杆,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包括开设在芯片内部的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冷冻保存剂支管道、油相材料支管道;主管道的一端为生物材料进口,另一端为生物材料油滴出口;在主管道上,沿生物材料流经路径先后开设冷冻保存剂支管道连通口、油相材料支管道连通口;冷冻保存剂支管道的一端通过冷冻保存剂支管道连通口与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连通,另一端为冷冻保存剂进口;油相材料支管道的一端通过油相材料支管道连通口与主管道连通,另一端为油相材料进口;冷冻载杆上设有用于容置生物材料油滴的载物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冻保存装置可提升生物材料保存密封性和牢固性。保存密封性和牢固性。保存密封性和牢固性。

A cryopreservation device for biological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装置


[000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冷冻保存生物材料的装置,具体而言,是关于一种可生成对生物材料进行冷冻保存的装置,其包括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和冷冻载杆。

技术介绍

[0002]在生育
,一些生物材料例如体细胞、精子、卵子、第1

6天胚胎等通常需要冷冻保存。例如,在试管婴儿治疗中,许多取卵后的患者由于不宜进行鲜胚植入,需将受精卵或者胚泡冷冻处理,以便在患者恢复到适宜植入的状态时,择机植入。此外,为防止一次植入的失败,将同时取出的暂时不用的卵子进行冷冻保存,防止出现对女性需再次取卵的情况发生等等,这些情况都涉及到了胚胎的冷冻和解冻。
[0003]冷冻胚胎是被证实了的保存生育功能的唯一成熟方法。冷冻胚胎将胚胎和冷冻液装入冷冻管中,经过慢速(第2

3天的胚胎)和快速(第5

6天的囊胚)两种降温方式使胚胎能静止下来并可在零下196度的液氮中保存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待以后自然周期或人工周期解冻后植入子宫腔内,增加备孕女性的受孕的机会。据统计,冷冻胚胎复苏临床妊娠率48.28%,囊胚冷冻复苏临床妊娠率为63.48%。
[0004]快速冷冻相较慢速冷冻更有优势。常规冷冻是指缓慢冷却胚胎直至其最终冻结的慢速法,这种方式的主要问题是在冷冻过程中形成可能产生损坏胚胎的冰晶。而快速方法又称为玻璃化冷冻法,玻璃化冷冻法能避免出现冰晶,可以提高胚胎植入的成功率,有效地保护胚胎在冷冻过程中不受损伤。玻璃化冷冻法正在逐渐取代传统方法。/>[0005]冷冻载杆是胚胎冷冻环节必不可少的耗材,且与胚胎的冷冻

复苏效果密切相关。目前大多数生殖中心主要使用开放式、半封闭式和封闭式三种玻璃化冷冻载杆。其中,开放式载杆和半封闭式载杆在胚胎冷冻保存时均使胚胎要与液氮直接接触,可能存在胚胎间的交叉污染,或是由于液氮存在微生物污染导致的胚胎污染,使胚胎存在安全隐患。对于生殖中心而言,胚胎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因此封闭式冷冻载杆使用尤为必要。
[0006]CN112674076A公开了一种封闭式冷冻载杆,包括内管、外管、管盖、气囊、锥形收口和软质封闭圈。使用时,利用气囊配合锥形收口吸纳或导出精子及卵子;吸纳后移动外管,利用外观将设置于锥形收口处的软质封闭圈一部分向前推动,并配合外观向内挤压收缩,实现锥形收口的封闭;反之则打开,软质封闭圈复位。然而,此类冷冻载杆,载杆杆体及盖帽材料不一致,表面张力不统一,容易由热胀冷缩导致出现缝隙,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封闭”。
[0007]CN209882898U公开了一种玻璃化冷冻麦管,包括相同材料制成的载杆和封闭套管,通过在载杆设置台阶状堵头结构,实现载杆与套管之间的封堵。然而,这类即便载杆杆体及封闭盖帽材料相同的情况,也很难保证两者完全紧密贴合,仍存在泄露风险。
[0008]此外,现有技术的载杆上通常没有固定放置胚胎的位点,而是根据医生习惯放置在载杆某个位置,观察时需要寻找胚胎位置;也有一些载杆上会简单设置凹坑作为放置胚胎的载物槽,然而,由于载杆通常较长,操作时需特别谨慎平稳,否则容易因载杆的倾斜或
震动将胚胎弹出或碰落胚胎,在解冻时有可能会造成胚胎无法找回的不良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材料冷冻保存的装置。
[0010]本技术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方法,其中所述生物材料为来自人或动物的体细胞、精子、卵子或胚胎(D1

D6)或植物细胞等,该方法包括:采用油包水技术将待冷冻的生物材料包封于油相中,形成生物材料油滴;将生物材料油滴置于冷冻载杆上,于生物材料油滴上再覆盖惰性油进行封闭,之后再进行液氮冷冻保存。
[0011]为更便捷地保存所述生物材料,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装置,该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装置包括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和冷冻载杆,其中:
[0012]所述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包括开设在芯片内部的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冷冻保存剂支管道、油相材料支管道;其中:所述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的一端为生物材料进口,另一端为生物材料油滴出口;在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上,沿生物材料流经路径先后开设冷冻保存剂支管道连通口、油相材料支管道连通口;冷冻保存剂支管道的一端通过冷冻保存剂支管道连通口与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连通,另一端为冷冻保存剂进口;油相材料支管道的一端通过油相材料支管道连通口与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连通,另一端为油相材料进口;所述生物材料进口、生物材料油滴出口、冷冻保存剂进口、油相材料进口开设在芯片表面;
[0013]所述冷冻载杆上设有用于容置生物材料油滴的载物凹槽,该载物凹槽与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的生物材料油滴出口可拆卸地相连通。
[0014]本技术的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装置,其中的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借助微流控技术可实现添加冷冻保存剂及生成油包水液滴的自动化形成,减少人为操作、提升效率。
[0015]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技术的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装置中,所述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的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上还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例如2、3、4或5个)备用支管道连通口,可设置在冷冻保存剂支管道连通口的上游或下游。
[0016]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技术的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装置中,所述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备用支管道连通口可设置在油相材料支管道连通口的上游。
[0017]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技术的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装置中,所述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整体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板状微流控芯片。
[0018]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技术的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装置中,所述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的长度为20

40mm,宽度10

20mm,厚度4

10mm。
[0019]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技术的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装置中,所述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中,所述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的生物材料进口、生物材料油滴出口的尺寸各自独立地为口径1.5

2.5mm、深度2.5

3.5mm;各支管道的进口的尺寸各自独立地为口径1.5

2.5mm、深度2.5

3.5mm。所述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的生物材料进口、生物材料油滴出口、各支管道的进口尺寸可相同或不同。
[0020]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技术的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装置中,所述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中,所述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各支管道的尺寸各自独立地为宽度0.4

0.6mm、深度1.5

2.5mm(即,各管道的断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各
支管道的尺寸可相同或不同。
[0021]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装置包括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和冷冻载杆,其中:所述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包括开设在芯片内部的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冷冻保存剂支管道、油相材料支管道;其中:所述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的一端为生物材料进口,另一端为生物材料油滴出口;在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上,沿生物材料流经路径先后开设冷冻保存剂支管道连通口、油相材料支管道连通口;冷冻保存剂支管道的一端通过冷冻保存剂支管道连通口与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连通,另一端为冷冻保存剂进口;油相材料支管道的一端通过油相材料支管道连通口与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连通,另一端为油相材料进口;所述生物材料进口、生物材料油滴出口、冷冻保存剂进口、油相材料进口开设在芯片表面;所述冷冻载杆上设有用于容置生物材料油滴的载物凹槽,该载物凹槽与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的生物材料油滴出口可拆卸地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整体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板状微流控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包水液滴形成芯片的长度为20

40mm,宽度10

20mm,厚度4

10mm;所述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的生物材料进口、生物材料油滴出口的尺寸各自独立地为口径1.5

2.5mm、深度2.5

3.5mm;各支管道的进口的尺寸各自独立地为口径1.5

2.5mm、深度2.5

3.5mm;所述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的生物材料进口、生物材料油滴出口、各支管道的进口尺寸相同或不同;所述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各支管道的尺寸各自独立地为宽度0.4

0.6mm、深度1.5

2.5mm;所述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各支管道的尺寸相同或不同;所述生物材料流通主管道的长度为15

25mm,冷冻保存剂支管道的长度为3

8mm、油相材料支管道的长度为3

8mm;所述冷冻保存剂支管道连通口与生物材料进口之间的流向距离为3

5mm,油相材料支管道连通口与生物材料油滴出口之间的流向距离为3

5mm,冷冻保存剂支管道连通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韬力万成任军
申请(专利权)人:序康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