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及换电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549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及换电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包括多个双向充电机和多个待充电电池,多个双向充电机以并联方式连接在一起,每个待充电电池对应一个双向充电机。多个双向充电机中任意两个双向充电机设置成每间隔预设时间互换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以对两个双向充电机中一个双向充电机对应的待充电电池进行加热。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增加热管理系统的情况下,通过换电站内动力电池之间的相互充放电实现了动力电池的自加热,使得动力电池充电时达到适宜的温度,增加动力电池允许充电电流,降低充电时间,增加在一定时间内换电站内可用电池数量,提高了换电站的换电效率。了换电站的换电效率。了换电站的换电效率。

A power battery self heating system and power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及换电站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新能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及换电站。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的充电特性与动力电池温度直接相关,动力电池在充电时需要将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目前部分换电站具有热管理系统,通过冷却水路将动力电池进行加热,但热管理系统会增加整个换电站的结构复杂度、增加维修难度以及增加换电站成本。另外由于热管理系统为通过外部对电芯进行加热,存在加热效率低以及加热速度慢等问题,且由于冷却管路及进出水口温度差异的影响,热管理系统加热动力电池存在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另外还有一部分换电站例如重卡换电站目前动力电池无热管理系统,在温度较低时由于动力电池允许的电流较小导致动力电池充电时间较长,进而会影响一定时间内可用动力电池数量,影响整个换电站的换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温度低导致换电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体上述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的换电站。
[000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包括:
[0006]多个双向充电机,所述多个双向充电机以并联方式连接在一起;
[0007]多个待充电电池,每个所述待充电电池对应一个所述双向充电机;
[0008]所述多个双向充电机中任意两个双向充电机设置成每间隔预设时间互换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以对所述两个双向充电机中一个双向充电机对应的待充电电池进行加热。
[0009]可选地,所述两个双向充电机对应的两个待充电电池的初始温度差在预设温度范围内,所述初始温度差为所述两个双向充电机在未进行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互换之前所述两个待充电电池的温度差。
[0010]可选地,所述两个待充电电池中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的初始温度低于另一充电电池的初始温度。
[0011]可选地,所述两个双向充电机设置成在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的初始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与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对应的双向充电机受控地开启并处于充电状态,另一个双向充电机受控地开启并处于放电状态,以使得另一个待充电电池向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充电;持续所述预设时间后所述两个双向充电机的状态互换,以使得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向另一个待充电电池充电。
[0012]可选地,所述两个待充电电池中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的初始温度高于另一个充电
电池的初始温度。
[0013]可选地,所述两个双向充电机设置成在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的初始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与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对应的双向充电机受控地开启并处于放电状态,另一个双向充电机受控地开启并处于充电状态,以使得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向另一个待充电电池充电;持续所述预设时间后所述两个双向充电机的状态互换,以使得另一个待充电电池向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充电。
[0014]可选地,所述两个双向充电机设置成在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的温度升高至所述预设温度后受控地关闭。
[0015]可选地,所述预设温度为范围在

5℃~

8℃之间的任意数值;
[0016]所述预设时间为范围在8s~12s之间的任意数值。
[0017]可选地,还包括:
[0018]控制器,与所述多个双向充电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双向充电机的开启和关闭。
[0019]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换电站,所述换电站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
[0020]本技术中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包括多个双向充电机和多个待充电电池,多个双向充电机以并联方式连接在一起,每个待充电电池对应一个双向充电机。多个双向充电机中任意两个双向充电机设置成每间隔预设时间互换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以对两个双向充电机中一个双向充电机对应的待充电电池进行加热。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增加热管理系统的情况下,通过换电站内动力电池之间的相互充放电实现了动力电池的自加热,使得动力电池充电时达到适宜的温度,增加动力电池允许充电电流,降低充电时间,增加在一定时间内换电站内可用电池数量,提高了换电站的换电效率。
[0021]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2]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23]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4]图2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00

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10

待充电电池,20

双向充电机,30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
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100包括多个双向充电机20和多个待充电电池10,多个双向充电机20以并联方式连接在一起,每个待充电电池10对应一个双向充电机20。多个双向充电机20中任意两个双向充电机20设置成每间隔预设时间互换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以对两个双向充电机20中一个双向充电机20对应的待充电电池10进行加热。这里的待充电电池10表示在换电站待充电的动力电池,主要用于储能,将双向充电机20传递的电能存储到其内,用于驱动车辆。双向充电机20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向动力电池充电,也能够将动力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对外输出。
[0029]该实施例在不增加热管理系统的情况下,通过换电站内动力电池之间的相互充放电实现了动力电池的自加热,使得动力电池充电时达到适宜的温度,增加动力电池允许充电电流,降低充电时间,增加在一定时间内换电站内可用电池数量,提高了换电站的换电效率。
[003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两个双向充电机20对应的两个待充电电池10的初始温度差在预设温度范围内,初始温度差为两个双向充电机20在未进行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互换之前两个待充电电池10的温度差。也就是说,若需要对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10进行加热的话,需要从其他多个待充电电池10中选择与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10温度接近的一个待充电电池10,一方面是因为通过动力电池之间充放电时,两个动力电池之间的发热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双向充电机,所述多个双向充电机以并联方式连接在一起;多个待充电电池,每个所述待充电电池对应一个所述双向充电机;所述多个双向充电机中任意两个双向充电机设置成每间隔预设时间互换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以对所述两个双向充电机中一个双向充电机对应的待充电电池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双向充电机对应的两个待充电电池的初始温度差在预设温度范围内,所述初始温度差为所述两个双向充电机在未进行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互换之前所述两个待充电电池的温度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待充电电池中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的初始温度低于另一充电电池的初始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双向充电机设置成在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的初始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与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对应的双向充电机受控地开启并处于充电状态,另一个双向充电机受控地开启并处于放电状态,以使得另一个待充电电池向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充电;持续所述预设时间后所述两个双向充电机的状态互换,以使得待加热的待充电电池向另一个待充电电池充电。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继维杨全凯李晋昉徐斌舒维健高婷婷吕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