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压实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383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压实模,涉及到生产压实股钢丝绳设备领域,包括机箱和压实模具组件,机箱内腔由隔板分隔为润滑室和冷却室,冷却室内部设置有压实模具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时,线材沿进料口导入,且在多个导轮对线材的导向下,将线材导入润滑室内部存储的润滑液中,最后再将线材导入压实模具组件中进行拔拉;线材进入压实模具组件中时,通过润滑模带入大量的润滑液,在高温高速度下,润滑液变为熔流体状态,从而提高润滑效果,将压实模具组件设置于冷却室中,由冷却室内部的冷却液对其进行冷却。其进行冷却。其进行冷却。

An assembly compaction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压实模


[0001]本技术涉及生产压实股钢丝绳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压实模。

技术介绍

[0002]压实模,是用于金属制品行业中拉丝或捻股工艺装备,其主要功能是将粗线材拉拔成细钢丝或捻股生产中将圆股压实变形。钢丝的拉拔工具通常包括放线装置、模具、收线装置,在拉拔过程中,收线装置会给予线材一个拉力,线材在拉力作用通过模具移动向收线装置,线材在通过模具时会受到模具侧面的挤压,从而在拉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线材变细。线材在通过模具时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生产中需较好的润滑和冷却,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压实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压实模,包括机箱和压实模具组件,所述机箱内腔由隔板分隔为润滑室和冷却室,润滑室位于机箱的左侧,冷却室位于机箱的右侧,所述润滑室的左侧壁中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冷却室内部设置有压实模具组件,所述压实模具组件包括顶丝套、润滑模、冷却套、工作模、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压套,所述顶丝套与冷却套通过螺纹连接,顶丝套内部配合嵌设有润滑模,冷却套内部配合嵌设有工作模,且润滑模与冷却套相抵触,所述第一支撑座贯穿且固定于机箱中的隔板,第一支撑座与顶丝套端部相承接,所述冷却套的端部承接有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外端贯穿出冷却室的右侧壁,且第二支撑座通过压套固定于冷却室的侧壁,所述压套套合于第二支撑座的外端部,且压套与冷却室的侧壁通过螺纹连接,第二支撑座的中部一体成型有顶环体,且压套的内端部与顶环体相抵触。
[0005]优选的,所述润滑室内部固定有导轮支架,导轮支架上设有3

5个导轮,位于润滑室两侧的导轮对应设置在与进料口、压实模具组件的对应位置,位于中部的导轮设置在润滑室的底部。
[0006]优选的,所述冷却套的外部开设有若干道冷却环槽,若干道冷却环槽沿冷却套的轴向等距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冷却室的外侧壁底部固定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呈水平方向贯穿至冷却室内部,所述冷却室的左侧顶部固定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呈水平方向贯穿至冷却室内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内端均设有涡轮扇叶。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润滑室的顶部,第二电机外部包裹设置有电机防护箱。
[000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0]1、本技术工作时,线材沿进料口导入,且在多个导轮对线材的导向下,将线材
导入润滑室内部存储的润滑液中,最后再将线材导入压实模具组件中进行拔拉;线材进入压实模具组件中时,通过润滑模带入大量的润滑液, 在高温高速度下,润滑液变为熔流体状态,从而提高润滑效果,将压实模具组件设置于冷却室中,由冷却室内部的冷却液对其进行冷却;
[0011]2、本技术冷对压实模具组件冷却时,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进行工作,其输出轴上的涡轮扇叶对冷却室使冷却室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循环流动,避免压实模具组件附近的冷却液温度过高而导致降温效果不佳。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的半剖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压实模具组件立体结构的半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正剖视图。
[0015]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16]图中:1、机箱;101、润滑室;1011、进料口;102、冷却室;2、导轮支架;201、导轮;3、压实模具组件;301、顶丝套;302、润滑模;303、冷却套;3031、冷却环槽;304、工作模;305、第一支撑座;306、第二支撑座; 3061、顶环体;307、压套;4、第一电机;401、第二电机;402、涡轮扇叶; 403、电机防护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装配压实模,包括机箱1和压实模具组件3,机箱1内腔由隔板分隔为润滑室101和冷却室102,润滑室101 位于机箱1的左侧,冷却室102位于机箱1的右侧,润滑室101内部存储润滑液,冷却室102内部灌充冷却液,润滑室101的左侧壁中部开设有进料口 1011,冷却室102内部设置有压实模具组件3,润滑室101内部固定有导轮支架2,导轮支架2上设有3

5个导轮201,位于润滑室101两侧的导轮201对应设置在与进料口1011、压实模具组件3的对应位置,位于中部的导轮201 设置在润滑室101的底部,如图3所示,线材沿进料口1011导入,且在多个导轮201对线材的导向下,将线材导入润滑室101内部存储的润滑液中,最后再将线材导入压实模具组件3中进行拔拉。
[0019]结合图2和图4所示,压实模具组件3包括顶丝套301、润滑模302、冷却套303、工作模304、第一支撑座305、第二支撑座306和压套307,顶丝套301与冷却套303通过螺纹连接,顶丝套301内部配合嵌设有润滑模302,冷却套303内部配合嵌设有工作模304,且润滑模302与冷却套303相抵触,工作模304通过一定锥度与冷却套303形成配合,在拉拔过程中,受到的拉力会使工作模304紧密配合,形成预紧力,同时,在更换模具时简单方便,节约时间及成本;第一支撑座305贯穿且固定于机箱1中的隔板,第一支撑座305与顶丝套301端部相承接,对顶丝套301进行支撑,冷却套303的端部承接有第二支撑座306,第二支撑座306外端贯穿出冷却室102的右侧壁,且第二支撑座306通过压套307固定于冷却室102的侧壁,压套307套
合于第二支撑座306的外端部,且压套307与冷却室102的侧壁通过螺纹连接,第二支撑座306的中部一体成型有顶环体3061,且压套307的内端部与顶环体3061相抵触,冷却套303的外部开设有若干道冷却环槽3031,若干道冷却环槽3031沿冷却套303的轴向等距设置,在工作时与冷却水接触面积增加, 同时冷却厚度减少,对、润滑模302和工作模304的冷却效果更好。
[0020]冷却室102的外侧壁底部固定有第一电机4,且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呈水平方向贯穿至冷却室102内部,冷却室102的左侧顶部固定有第二电机401,且第二电机401的输出轴呈水平方向贯穿至冷却室102内部,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401的输出轴内端均设有涡轮扇叶402,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401同时进行工作时,其输出轴上的涡轮扇叶402对冷却室102使冷却室102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循环流动,避免压实模具组件3附近的冷却液温度过高而导致降温效果不佳,第二电机401固定于润滑室10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压实模,包括机箱(1)和压实模具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腔由隔板分隔为润滑室(101)和冷却室(102),润滑室(101)位于机箱(1)的左侧,冷却室(102)位于机箱(1)的右侧,所述润滑室(101)的左侧壁中部开设有进料口(1011),所述冷却室(102)内部设置有压实模具组件(3),所述压实模具组件(3)包括顶丝套(301)、润滑模(302)、冷却套(303)、工作模(304)、第一支撑座(305)、第二支撑座(306)和压套(307),所述顶丝套(301)与冷却套(303)通过螺纹连接,顶丝套(301)内部配合嵌设有润滑模(302),冷却套(303)内部配合嵌设有工作模(304),且润滑模(302)与冷却套(303)相抵触,所述第一支撑座(305)贯穿且固定于机箱(1)中的隔板,第一支撑座(305)与顶丝套(301)端部相承接,所述冷却套(303)的端部承接有第二支撑座(306),第二支撑座(306)外端贯穿出冷却室(102)的右侧壁,且第二支撑座(306)通过压套(307)固定于冷却室(102)的侧壁,所述压套(307)套合于第二支撑座(306)的外端部,且压套(307)与冷却室(102)的侧壁通过螺纹连接,第二支撑座(306)的中部一体成型有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和瑞新材料科技江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