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晨阳专利>正文

一种冷链物流用生鲜食品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94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链物流用生鲜食品运输车,包括:支撑板,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支撑板通过若干个支撑杆从上至下地固定安装于车厢的内腔;第一凹槽,数量为若干个,分别开设于若干个所述支撑板的前后两端;保温隔板,固定安装于若干个所述支撑板的前侧。该冷链物流用生鲜食品运输车,无需人工将货物移动至车厢内部进行摆放,省时省力,可以随时调整不同货物的存放位置,实现自动整理货物摆放,合理安排存储空间,并且可以将指定的货物按照一定顺序的取出检测,通过检测后的货物可以放回并将下一个待检测货物取出,不需要将货物全部取出,避免检测过程中破坏冷藏条件造成食物变质,满足冷链物流的需求。满足冷链物流的需求。满足冷链物流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链物流用生鲜食品运输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链运输
,具体为一种冷链物流用生鲜食品运输车。

技术介绍

[0002]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0003]冷链物流用生鲜食品运输车在厢式货车的基础上,额外在车上设置冷冻或冷藏与保温设备,在运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必须是连续的冷藏,因为微生物活动和呼吸作用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强,如果运输中各环节不能保证连续冷藏的条件,温度要符合规定,为保持冷冻货物的冷藏温度,可紧密堆码,水果、蔬菜等需要通风散热的货物,必须在货件之间保留一定的空隙,以确保货物的完好;
[0004]在现有技术中,仍然需要人工进行搬运,费时费力,并且无法根据货物大小和重量合理分配车内空间,此外,在进口冷链食品和跨省运输的冷链食品常需要进行抽样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将全部的货物取出,检测后再次装车,此过程效率低耗时长,破坏了冷藏条件,容易使失误造成变质,无法满足冷链物流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链物流用生鲜食品运输车,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需要人工上下货、难以抽样检测和难以合理分配空间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链物流用生鲜食品运输车,包括:支撑板,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支撑板通过若干个支撑杆从上至下地固定安装于车厢的内腔;第一凹槽,数量为若干个,分别开设于若干个所述支撑板的前后两端;保温隔板,固定安装于若干个所述支撑板的前侧;控制器,固定安装于所述保温隔板的前侧底部;升降机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于位于前后两侧的所述若干个第一凹槽的内腔外端,且两个所述升降机构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仓门机构,设置于所述保温隔板的底部左端,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驱动机构,数量为若干个,分别固定安装于若干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且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箱体,两个所述升降机构的箱体分别固定安装于位于前后两侧的若干个第一凹槽的内腔外端;滑轨,数量为两个,分别内嵌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前侧左右两端;升降座,可滑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滑轨的前侧;滑槽,开设于所述箱体的前侧;连接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座的后侧,且与所述滑槽内腔可滑动连接;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安装板,数量为四个,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于箱体的内腔顶部和底部;链轮,数量为两个,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内侧;链条,所述链条的链节与两个链轮的齿牙相适配啮合电机,固定安装于箱体的内腔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位于底部的链轮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仓门机构包括: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保温隔板的前侧底部左端;仓门,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电控滑轨,设置于所述保温隔板的后侧左端,且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滑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电控滑轨的底部;连杆,一端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滑块的底部,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于仓门的顶部左端;摄像头,固定安装于所述保温隔板的后侧,所述摄像头位于第二凹槽的上方,且所述摄像头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仓门的顶端和升降座的顶端均设置有安装座;安装腔,数量为若干个,分别开设于所述安装座的顶端,且若干个所述安装腔分别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进行设置;全向轮组件,内嵌安装于若干个所述安装腔的内腔侧壁,且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全向轮组件包括:安装架,内嵌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的内腔侧壁;安装槽,数量为两个,分别开设于安装架的左右两侧;轴承,数量为两个,分别内嵌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腔顶端;压敏传感器,数量为两个,分别内嵌安装于两个安装槽的内腔底部,两个压敏传感器对两个轴承进行限位,且两个压敏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全向轮,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内壁;小马达,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右侧,所述小马达的输出端与全向轮固定连接,且所述小马达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链物流用生鲜食品运输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本专利技术通过若干个驱动机构可以控制货物朝向任意方向旋转和移动,升降机构可以将货物移动至不同的支撑板进行存放,控制器控制全向轮组件驱动货物从第二凹槽进入车厢内部,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可以驱动货物至任意指定位置存放,仅需要将货物搬运至仓门顶部,无需人工将货物移动至车厢内部进行摆放,省时省力。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摄像头对货物的尺寸、编码等基本信息进行扫描,货物通过全向轮挤压压敏传感器,从而可以使控制器实时跟踪该货物的位置,并且可以随时调整不同货物的存放位置,实现自动整理货物摆放,合理安排存储空间。
[0015]3、本专利技术在需要对指定货物进行抽检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所有货物移动路径,可以将指定货物通过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移动至仓门的顶端,经摄像头扫描后,可以取出进行检验,还可以将指定的货物按照一定顺序的取出检测,通过检测后的货物可以放回并将下一个待检测货物取出,不需要将货物全部取出,避免检测过程中破坏冷藏条件造成食物变质,满足冷链物流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支撑板与支撑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传动组件后视图;
[0020]图5为传动组件左视剖面图;
[0021]图6为仓门机构右视剖面图;
[0022]图7为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安装座仰视图;
[0024]图9为全向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全向轮组件左视图;
[0026]图11为全向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2、支撑板,3、支撑杆,4、第一凹槽,5、保温隔板,6、升降机构,61、箱体,62、滑轨,63、升降座,64、滑槽,65、连接块,66、传动组件,661、安装板,662、链轮,663、链条,664、电机,7、仓门机构, 71、第二凹槽,72、仓门,73、电控滑轨,74、滑块,75、连杆,76、摄像头,8、驱动机构,81、安装座,82、安装腔,83、全向轮组件,831、安装架,832、安装槽,833、轴承,834、压敏传感器,835、全向轮,836、小马达,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链物流用生鲜食品运输车,包括:若干个支撑板(2)通过若干个支撑杆(3)从上至下地固定安装于车厢的内腔,若干个第一凹槽(4)分别开设于若干个所述支撑板(2)的前后两端,保温隔板(5)固定安装于若干个所述支撑板(2)的前侧,控制器(9)固定安装于所述保温隔板(5)的前侧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6),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于位于前后两侧的所述若干个第一凹槽(4)的内腔外端,且两个所述升降机构(6)均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仓门机构(7),设置于所述保温隔板(5)的底部左端,且与所述控制器(9)电性连接;驱动机构(8),数量为若干个,分别固定安装于若干个所述支撑板(2)的顶端,且均与所述控制器(9)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链物流用生鲜食品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箱体(61),两个所述升降机构(6)的箱体(61)分别固定安装于位于前后两侧的若干个第一凹槽(4)的内腔外端;滑轨(62),数量为两个,分别内嵌安装于所述箱体(61)的前侧左右两端;升降座(63),可滑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滑轨(62)的前侧;滑槽(64),开设于所述箱体(61)的前侧;连接块(65),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座(63)的后侧,且与所述滑槽(64)内腔可滑动连接;传动组件(66),设置于所述箱体(61)的内腔底部,且与所述控制器(9)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链物流用生鲜食品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66)包括:安装板(661),数量为四个,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于箱体(61)的内腔顶部和底部;链轮(662),数量为两个,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安装板(661)的内侧;链条(663),所述链条(663)的链节与两个链轮(662)的齿牙相适配啮合电机(664),固定安装于箱体(61)的内腔底部,所述电机(664)的输出端与位于底部的链轮(662)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晨阳宋雨华杨伟温峰
申请(专利权)人:金晨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