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384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7:13
本申请提出一种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井口外沿井口的横向依次设置第一停靠位、第二停靠位和第三停靠位;将第一车辆移动到第一停靠位上;将第二车辆由井口内移动到第二停靠位上;将第二车辆移动到第三停靠位上,并将第一车辆移动到第二停靠位上;将第一车辆由第二停靠位移动到井口内,并将第二车辆移出第三停靠位。在本申请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中,通过第一车辆在第一停靠位和第二停靠位之间的位置变换以及第二车辆在第二停靠位和第三停靠位之间的位置变换,实现辅助运输车辆的快速换装,从而有效提高了辅助运输车辆的换装效率,降低了辅助运输车辆的换装成本。的换装成本。的换装成本。

A method for wellhead replacement of auxiliary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辅助车辆井口换装
,尤其涉及一种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井下作业时,需要使用无轨胶轮车等辅助运输车辆,辅助运输车辆在斜井内移动,以实现其在井下与井口之间的往复,目前辅助运输车辆在井口处的换装较为繁琐,存在换装效率低且换装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井口外沿所述井口的横向依次设置第一停靠位、第二停靠位和第三停靠位;将第一车辆移动到所述第一停靠位上;将第二车辆由所述井口内移动到所述第二停靠位上;将所述第二车辆移动到所述第三停靠位上,并将所述第一车辆移动到所述第二停靠位上;将所述第一车辆由所述第二停靠位移动到所述井口内,并将所述第二车辆移出所述第三停靠位。
[0006]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停靠位上设置第一迁移台;将第一车辆移动到所述第一迁移台上;将所述第一迁移台移动到所述第一停靠位上或所述第二停靠位上;在所述第二停靠位上设置第二迁移台;将第二车辆移动到所述第二迁移台上;将所述第二迁移台移动到所述第二停靠位上或所述第三停靠位上。
[0007]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停靠位与所述第二停靠位之间的距离设置第一行程;根据所述第一行程将所述第一迁移台移动到所述第一停靠位上或所述第二停靠位上;根据所述第二停靠位与所述第三停靠位之间的距离设置第二行程;根据所述第二行程将所述第二迁移台移动到所述第二停靠位上或所述第三停靠位上。
[0008]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车辆设置在第一平板车上;将所述第一平板车移动到所述第一迁移台上或移出所述第一迁移台;将所述第二车辆设置在第二平板车上;将所述第二平板车移动到所述第二迁移台上或移出所述第二迁移台。
[0009]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井口内设置第一导轨;在所述第三停靠位的一侧设置第二导轨;在所述第一迁移台上设置第三导轨,并将所述第一平板车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所述第一迁移台移动到所述第二停靠位上时,所述第三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相连;在所述第二迁移台上设置第四导轨,并将所述第二平板车设置在所述第四导轨上,且使所述第二迁移台移动到所述第三停靠位上时,所述第四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相连,所述第二迁移台移动到所述第二停靠位上时,所述第四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相连。
[0010]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停靠位的一侧设置挂钩位;在所述挂钩位设置提升
机的挂钩;在所述挂钩位将所述第二平板车与所述挂钩分离;在所述挂钩位将所述第一平板车与所述挂钩相连。
[0011]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停靠位的一侧设置第一坡道台,并将所述第一车辆经过所述第一坡道台后移动到所述第一停靠位上;在所述第三停靠位的一侧设置第二坡道台,并将所述第二车辆经过所述第二坡道台后移出所述第三停靠位。
[0012]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坡道台上设置导航路线;在所述第一车辆上设置导航系统;通过所述导航系统识别所述导航路线,将所述第一车辆沿所述导航路线移动到所述第一停靠位上。
[0013]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坡道台上和所述第二坡道台的底部均设置折叠滚轮;通过所述折叠滚轮将所述第一坡道台移动到所述第一停靠位的一侧以及将所述第二坡道台移动到所述第三停靠位的一侧;将所述折叠滚轮折叠并脱离地面。
[0014]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坡道台和所述第二坡道台内设置多个交叉龙骨;在多个交叉龙骨之间设置多个呈阶梯状的支撑杆。
[0015]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6]通过将第一车辆移动到第一停靠位上,有效节约了辅助运输车辆换装时的就位时间,通过将第二车辆移动到第三停靠位上,保证第一车辆能够快速就位以及第二车辆能够快速向外运送,由此,通过第一车辆在第一停靠位和第二停靠位之间的位置变换以及第二车辆在第二停靠位和第三停靠位之间的位置变换,实现辅助运输车辆的快速换装,从而有效提高了辅助运输车辆的换装效率,降低了辅助运输车辆的换装成本。
[0017]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中第一坡道台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中折叠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如图所示:1、井口,2、第一停靠位,3、第二停靠位,4、第三停靠位,5、第一迁移台,6、第二迁移台,7、第一平板车,8、第二平板车,9、第一导轨,10、第二导轨,11、第三导轨,12、第四导轨,13、挂钩位,14、钢丝绳,15、上板,16、下板,17、凸台,18、交叉龙骨,19、支撑杆,20、抬杆,21、手轮,22、滚轮,23、连杆,24、第一坡道台,25、第二坡道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相反,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002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方法包括:
[0027]S1:在井口1外沿井口1的横向依次设置第一停靠位2、第二停靠位3和第三停靠位4;
[0028]S2:将第一车辆移动到第一停靠位2上;
[0029]S3:将第二车辆由井口1内移动到第二停靠位3上;
[0030]S4:将第二车辆移动到第三停靠位4上,并将第一车辆移动到第二停靠位3上;
[0031]S5:将第一车辆由第二停靠位3移动到井口1内,并将第二车辆移出第三停靠位4。
[003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车辆移动到第一停靠位2上,有效节约了辅助运输车辆换装时的就位时间,通过将第二车辆移动到第三停靠位4上,保证第一车辆能够快速就位以及第二车辆能够快速向外运送,由此,通过第一车辆在第一停靠位2和第二停靠位3之间的位置变换以及第二车辆在第二停靠位3和第三停靠位4之间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井口外沿所述井口的横向依次设置第一停靠位、第二停靠位和第三停靠位;将第一车辆移动到所述第一停靠位上;将第二车辆由所述井口内移动到所述第二停靠位上;将所述第二车辆移动到所述第三停靠位上,并将所述第一车辆移动到所述第二停靠位上;将所述第一车辆由所述第二停靠位移动到所述井口内,并将所述第二车辆移出所述第三停靠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停靠位上设置第一迁移台;将第一车辆移动到所述第一迁移台上;将所述第一迁移台移动到所述第一停靠位上或所述第二停靠位上;在所述第二停靠位上设置第二迁移台;将第二车辆移动到所述第二迁移台上;将所述第二迁移台移动到所述第二停靠位上或所述第三停靠位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停靠位与所述第二停靠位之间的距离设置第一行程;根据所述第一行程将所述第一迁移台移动到所述第一停靠位上或所述第二停靠位上;根据所述第二停靠位与所述第三停靠位之间的距离设置第二行程;根据所述第二行程将所述第二迁移台移动到所述第二停靠位上或所述第三停靠位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车辆设置在第一平板车上;将所述第一平板车移动到所述第一迁移台上或移出所述第一迁移台;将所述第二车辆设置在第二平板车上;将所述第二平板车移动到所述第二迁移台上或移出所述第二迁移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辅助运输车辆井口换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井口内设置第一导轨;在所述第三停靠位的一侧设置第二导轨;在所述第一迁移台上设置第三导轨,并将所述第一平板车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陈学锋李婕徐志勇陈召明李翀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