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内部盲孔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337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内部盲孔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和主轴箱体,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有四轴转台,所述四轴转台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四轴转台靠近连接板一侧连接有定心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壳体中心孔和四轴转台定心,通过菱形定位销和四轴转台定向,压板压紧壳体端面使壳体另一端面贴紧四轴连接盘端面,四轴转台带动工件旋转到加工位置后,转台定位夹紧提供夹持力,可实现壳体多孔位的加工;不同规格的壳体可更换相应的定心轴、隔套、双头螺杆等零件,实现同一个四轴转台装夹多种规格的壳体;不同类型的壳体通过改变连接盘、隔套、双头螺杆等零件形状和位置,实现装夹,因而该结构能柔性拓展到多种工件的装夹。能柔性拓展到多种工件的装夹。能柔性拓展到多种工件的装夹。

A blind hole processing device inside th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内部盲孔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孔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壳体内部盲孔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切削加工是指用比工件硬度更高的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达到预期技术要求的加工过程。工件外表面的铣削、打孔、磨削等加工,切削工具可以从零件外面进刀加工,有充分的空间保证空程量、进刀量,刀具有足够的空间提高刚性,切削工具也容易实现进刀加工。在工件内部需要铣削、打孔、磨削等加工时,空间紧张、冷却困难、切削工具难以进入加工区域等一直是行业的难点。其中壳体内部盲孔切削加工,特别是较小的内孔里加工盲孔,刀具需深入小内孔内部,既要有刀具行程空量又要有足够的刀杆刚性,目前这类工件加工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壳体内部盲孔加工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壳体内部盲孔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和主轴箱体,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有四轴转台,所述四轴转台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四轴转台靠近连接板一侧连接有定心轴,且定心轴位于连接板中部,所述连接板底端设有菱形定位销,且连接板远离四轴转台一侧设有长隔套,且长隔套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压板,所述长隔套内部设有壳体,所述主轴箱体底端设有主轴单元,且主轴单元包括主轴壳体和主轴,所述主轴箱体内部垂直设有拉杆,所述主轴单元底端端面套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部转动连接有锥柄轴,所述固定座底端设有伸出臂,所述锥柄轴底端位于伸出臂内的一端表面套有传力齿轮,所述伸出臂远离锥柄轴一侧设有多个依次啮合的过渡齿轮,且多个过渡齿轮中部设有中心轴,远离所述传力齿轮的过渡齿轮中部穿设有刀具。
[0005]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与长隔套侧壁共同穿设有双头螺杆,所述双头螺杆一端与连接板螺纹转动连接,且双头螺杆另一端表面螺纹套接有第一螺母,通过菱形定位销实现工件和四轴转台定向,压板压紧工件端面,四轴转台带动工件旋转到加工位置后,转台定位夹紧提供夹持力。
[0006]进一步的,所述拉杆顶端套有第二螺母,所述拉杆底端与主轴单元固定连接,所述主轴单元的主轴底端卡槽与锥柄轴顶端的卡槽之间设有传动键,锥柄轴通过锥度和主轴内锥配合,通过拉杆锁紧,传动键固定安装到主轴卡槽,锥柄轴卡槽和传动键配合,因而锥柄轴可以可靠的传导主轴扭矩。
[0007]进一步的,所述伸出臂与固定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与主轴单元的主轴壳体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单元的主轴壳体与主轴箱体底端固定连接,因而伸出臂连接刚性得以保证。
[0008]进一步的,所述锥柄轴底端表面套有密封圈和球轴承,且球轴承外圈与固定座内侧壁固定连接,锥柄轴前端伸出锥柄结合部位较长,前端刚性弱受力时抖动,前端设计球轴承安装到固定座上,可显著提高端部刚性,提高齿轮使用寿命。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传力齿轮与锥柄轴之间设有平键,且锥柄轴底端套有锁紧螺母,传力齿轮安装在锥柄轴前端圆柱面上,通过平键传递动力,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到锥柄轴台阶轴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刀具表面套有小刀杆,且小刀杆与伸出臂之间设有两个预紧轴承,所述小刀杆顶端连接有拉钉,所述小刀杆内侧壁设有斜面,所述刀具外侧壁设有顶丝,通过顶丝顶紧斜面,通过斜面的作用可使刀杆自动贴紧端面,一个顶丝起到自动拉紧刀具、压刀的作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伸出臂底端连接有接头,冷却液从伸出臂下部连接头的进液口进入,穿过过渡齿轮后进入小刀杆出水口,即实现刀具切削冷却,又实现过渡齿轮啮合的润滑和冷却,锥柄轴和固定座之间的密封圈,使冷却液只能进入齿轮和刀具部分,不会流入主轴内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在使用时,壳体中心孔和四轴转台定心,通过菱形定位销和四轴转台定向,压板压紧壳体端面使壳体另一端面贴紧四轴连接盘端面,四轴转台带动工件旋转到加工位置后,转台定位夹紧提供夹持力,可实现壳体多孔位的加工;不同规格的壳体可更换相应的定心轴、隔套、双头螺杆等零件,实现同一个四轴转台装夹多种规格的壳体;不同类型的壳体通过改变连接盘、隔套、双头螺杆等零件形状和位置,实现装夹,因而该结构能柔性拓展到多种工件的装夹;对于不同加工深度的壳体,可以通过增减伸出臂长度,相应增减过渡齿轮数目实现力矩传递,实现加工,提高了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伸出臂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
[0017]图例说明:
[0018]1、工作台;2、四轴转台;3、菱形定位销;4、定心轴;5、连接板;6、长隔套;7、双头螺杆;8、压板;9、第一螺母;10、主轴单元;11、拉杆;12、主轴箱体;13、第二螺母;14、传动键;15、固定座;16、锥柄轴;17、密封圈;18、球轴承;19、伸出臂;20、接头;21、壳体;22、平键;23、传力齿轮;24、锁紧螺母;25、预紧轴承;26、拉钉;27、小刀杆;28、过渡齿轮;29、中心轴;30、刀具;31、顶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

3所示,涉及一种壳体内部盲孔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主轴箱体12,工作台1上表面设有四轴转台2,四轴转台2一侧设有连接板5,四轴转台2靠近连接板5一侧连接有定心轴4,且定心轴4位于连接板5中部,连接板5底端设有菱形定位销3,且连接板5远离四轴转台2一侧设有长隔套6,且长隔套6远离连接板5的一侧设有压板8,长隔套6内部设有壳
体21,主轴箱体12底端设有主轴单元10,且主轴单元10包括主轴壳体和主轴,主轴箱体12内部垂直设有拉杆11,主轴单元10底端端面套有固定座15,固定座15内部转动连接有锥柄轴16,固定座15底端设有伸出臂19,锥柄轴16底端位于伸出臂19内的一端表面套有传力齿轮23,伸出臂19远离锥柄轴16一侧设有多个依次啮合的过渡齿轮28,且多个过渡齿轮28中部设有中心轴29,远离传力齿轮23的过渡齿轮28中部穿设有刀具30。压板8与长隔套6侧壁共同穿设有双头螺杆7,双头螺杆7一端与连接板5螺纹转动连接,且双头螺杆7另一端表面螺纹套接有第一螺母9。压板8与长隔套6侧壁共同穿设有双头螺杆7,双头螺杆7一端与连接板5螺纹转动连接,且双头螺杆7另一端表面螺纹套接有第一螺母9。
[0020]如图1所示,拉杆11顶端套有第二螺母13,拉杆11底端与主轴单元10固定连接,主轴单元10的主轴底端卡槽与锥柄轴16顶端的卡槽之间设有传动键14。伸出臂19与固定座15底端固定连接,固定座15与主轴单元10的主轴壳体底端固定连接,主轴单元10的主轴壳体与主轴箱体12底端固定连接。锥柄轴16底端表面套有密封圈17和球轴承18,且球轴承18外圈与固定座15内侧壁固定连接。伸出臂19底端连接有接头20。
[00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内部盲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和主轴箱体(12),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设有四轴转台(2),所述四轴转台(2)一侧设有连接板(5),所述四轴转台(2)靠近连接板(5)一侧连接有定心轴(4),且定心轴(4)位于连接板(5)中部,所述连接板(5)底端设有菱形定位销(3),且连接板(5)远离四轴转台(2)一侧设有长隔套(6),且长隔套(6)远离连接板(5)的一侧设有压板(8),所述长隔套(6)内部设有壳体(21),所述主轴箱体(12)底端设有主轴单元(10),且主轴单元(10)包括主轴壳体和主轴,所述主轴箱体(12)内部垂直设有拉杆(11),所述主轴单元(10)底端端面套有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15)内部转动连接有锥柄轴(16),所述固定座(15)底端设有伸出臂(19),所述锥柄轴(16)底端位于伸出臂(19)内的一端表面套有传力齿轮(23),所述伸出臂(19)远离锥柄轴(16)一侧设有多个依次啮合的过渡齿轮(28),且多个过渡齿轮(28)中部设有中心轴(29),远离所述传力齿轮(23)的过渡齿轮(28)中部穿设有刀具(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内部盲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8)与长隔套(6)侧壁共同穿设有双头螺杆(7),所述双头螺杆(7)一端与连接板(5)螺纹转动连接,且双头螺杆(7)另一端表面螺纹套接有第一螺母(9)。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宋允臣汪玉伟段修康乔秀水祝永才刘佳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南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