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切分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598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切分模具,包括:上模板,上模板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上刀组件;下模板,下模板的顶部设有下刀底板、覆盖在下刀底板上的下刀盖板、以及与上刀组件上下对应的下刀组件,下刀组件的顶端裸露在下刀底板的顶面,下刀底板和下刀盖板之间设有用于物料水平移动穿过的定位料腔,下刀盖板设有用于上刀组件向下穿过的切分镂空区;上模板和下模板相互靠拢时,上刀组件的底端向下穿过切分镂空区伸入定位料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下刀底板和下刀盖板之间设计定位料腔,上刀组件穿过下刀盖板的切分镂空区伸入定位料腔进行切分,物料的待加工部分被有效定位,提高切分质量及加工效率。提高切分质量及加工效率。提高切分质量及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切分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用于将物料切分零散的自动切分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提高生产效率,现有技术中已出现大量能够实现自动切分物料的切分模具,这种切分模具在半导体封装生产中最为常见。
[0003]例如,申请号为202021120745.9的技术专利,其公开了用于半导体引线框架的切断成型模具,包括加工台和切断成型模具,切断成型模具位于加工台上方,加工台上方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和切断台,切断台位于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之间,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两侧均设置有引线框架限位机构。
[0004]该切断成型模具通过引线框架限位机构对半导体引线框架的两端进行固定,引线框架位于切断台的待加工部位没有定位设计,在冲切过程中引线框架存在扭曲移位的情况,切分质量粗糙,不适合高精度加工。
[0005]因此,如何设计提高切分质量及加工效率的自动切分模具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自动切分模具,在下刀底板和下刀盖板之间设计定位料腔,上刀组件穿过下刀盖板的切分镂空区伸入定位料腔进行切分,物料的待加工部分被有效定位,提高切分质量及加工效率。
[0007]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自动切分模具,包括:上模板,上模板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上刀组件;下模板,下模板的顶部设有下刀底板、覆盖在下刀底板上的下刀盖板、以及与上刀组件上下对应的下刀组件,下刀组件的顶端裸露在下刀底板的顶面,下刀底板和下刀盖板之间设有用于物料水平移动穿过的定位料腔,下刀盖板设有用于上刀组件向下穿过的切分镂空区;上模板向下模板靠拢时,上刀组件的底端向下穿过切分镂空区伸入定位料腔。
[0008]优选的,上模板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定位物料的定位针组件,下刀盖板设有用于定位针组件向下穿过的定位镂空区;上模板和下模板相互靠拢时,定位针组件的底端向下穿过定位镂空区插入物料的定位孔中。
[0009]优选的,自动切分模具还包括:卸料板,卸料板通过弹性组件安装在上模板的下方,卸料板设有用于上刀组件向下穿过的卸料镂空区;卸料板的底面安装有套在上刀组件外部且允许上刀组件上下活动的卸料件,卸料件跟随上刀组件向下穿过切分镂空区。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组件包含多个间隔分布的弹簧拉杆。
[0011]优选的,上模板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测物料是否到位的防护模块,防护模块包括:与上模板固定安装的感应器、与感应器连接的报警器、与感应器的检测端接触的压片、顶端
连接在压片上的防护针。上模板和下模板相互靠拢时,防护针的底端向下穿过下刀盖板插入物料的检测孔中。
[0012]优选的,下模板设有废料镂空区,废料镂空区与切分镂空区上下对齐。
[0013]优选的,下模板的顶面还设有用于安装下刀组件的下刀底座,下刀底座位于下刀底板的下方,下刀组件的顶端穿过下刀底板。
[0014]优选的,物料包括:分布有定位孔和检测孔的支架、至少一排加工件、以及位于相邻两个加工件之间且连接支架的连筋,每排加工件均配置有其对应的定位滑槽,定位滑槽位于下刀底板的顶面,加工件沿定位滑槽水平移动滑出定位料腔。
[0015]优选的,上模板设有沿物料移动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上刀组件,分别是将相邻两个加工件之间的连筋切断的连筋上刀组件、以及将整排加工件切分零散的分散上刀组件。
[0016]优选的,自动切分模具还包括:设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导向组件、限制下模板向下移动的极限位置的至少一个限位柱,上模板沿导向组件向下直线移动,限位柱设于上模板或下模板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在下模板顶部设计定位料腔,通过定位料腔对物料的待加工部分进行定位,切分后的零散加工件被下一个进入定位料腔的物料推出,提高切分质量及加工效率;
[0019]2、在上模板的底部设计定位针组件,定位针组件随上刀组件同步向下移动插入物料的定位孔中,通过定位针组件对物料的待加工部分进行精准定位,进一步提高切分质量;
[0020]3、在上模板设置防护模块,防护模块的防护针随上刀组件同步向下移动插入物料的检测孔中,当防护针不能成功插入到检测孔时,感应器检测到向上顶起的压力,进而开启报警器向外发出报警信号,以及时提醒工作人员物料没有运行到位。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22]图1为本技术中自动切分模具从顶部方向看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自动切分模具从底部方向看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自动切分模具的侧面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物料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中的下模板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中拆除下刀盖板的下模板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技术中的上模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0032]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提出自动切分模具包含上模板1和下模板2,能够用于
切分不同的物料10。上模板1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上刀组件3,下模板2的顶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下刀盖板4、下刀底板5以及下刀底座6,下刀底板5和下刀盖板4之间设有定位料腔7,定位料腔7的形状与物料10的外形匹配,物料10能够沿水平方向直线移动穿过定位料腔7,下刀底座6用于安装下刀组件8,下刀组件8的顶端穿过下刀底板5,并且下刀组件8的顶端裸露于下刀底板5的顶面,即物料10穿过定位料腔7时可以与下刀组件8的顶部接触,上刀组件3和下刀组件8上下对应,下刀盖板4设有用于上刀组件3向下穿过的切分镂空区41,切分时上模板1和下模板2靠近,上刀组件3的底端向下穿过切分镂空区41伸入定位料腔7,上刀组件3的底端向其下方对应的下刀组件8顶端合拢,以切断物料10的连筋。
[0033]如图4至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10包括:分布有定位孔101和检测孔102的支架103、至少一排加工件104、以及位于相邻两个加工件104之间且连接支架103的连筋105,加工件104的两侧连接在支架103上,每排加工件104均配置有其对应的定位滑槽51,定位孔101和检测孔102分布在支架103的边缘,定位滑槽51位于下刀底板5的顶面,下刀盖板4的底面设有向定位滑槽51凸出的定位条42,通过定位条42将加工件104限制在定位滑槽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切分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上刀组件;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顶部设有下刀底板、覆盖在所述下刀底板上的下刀盖板、以及与所述上刀组件上下对应的下刀组件,所述下刀组件的顶端裸露在所述下刀底板的顶面,所述下刀底板和所述下刀盖板之间设有用于物料水平移动穿过的定位料腔,所述下刀盖板设有用于所述上刀组件向下穿过的切分镂空区;所述上模板向所述下模板靠拢时,所述上刀组件的底端向下穿过所述切分镂空区伸入所述定位料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物料的定位针组件,所述下刀盖板设有用于所述定位针组件向下穿过的定位镂空区;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相互靠拢时,所述定位针组件的底端向下穿过所述定位镂空区插入所述物料的定位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分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料板,所述卸料板通过弹性组件安装在所述上模板的下方,所述卸料板设有用于所述上刀组件向下穿过的卸料镂空区;所述卸料板的底面安装有套在所述上刀组件外部且允许所述上刀组件上下活动的卸料件,所述卸料件跟随所述上刀组件向下穿过所述切分镂空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切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含多个间隔分布的弹簧拉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测所述物料是否到位的防护模块,所述防护模块包括:与所述上模板固定安装的感应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胜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