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驻车制动器的间隙进行自动调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217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3:13
一种用于对鼓式制动器1的间隙进行自动调整的装置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对驻车制动器的间隙进行自动调整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驻车制动器的磨损间隙进行自动调整的装置。
[0002]特别地,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驻车鼓式制动器的领域,优选地是与盘式制动器相关联的鼓式制动器,换言之是“盘中鼓”(D.I.H)类型。

技术介绍

[0003]众所周知,驻车鼓式制动器包括鼓状部、第一和第二蹄片(shoe:蹄状件、靴状件、制动蹄、制动靴)、制动器致动装置,该制动器致动装置被配置为迫使蹄片从静止位置变为与鼓状部内的制动表面按压接触。
[0004]特别地,处于静止位置的蹄片与制动表面间隔开最小功能操作间隙,使得在没有制动作用的情况下,蹄片与鼓状部之间没有干涉。
[0005]由于与蹄片连接的摩擦材料的磨损,当蹄片处于静止状态时,蹄片与鼓状部之间的间隙增加,并因此使得迫使蹄片抵靠鼓状部所需的制动器致动装置的行程增加。致动器行程的这种增加影响了制动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和尺寸。
[0006]为了保持致动器行程基本恒定,一些鼓式驻车制动器,特别是D.I.H.类型的鼓式驻车制动器,设置有用于对蹄片与鼓状部内柱形表面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的装置。
[0007]通常,已知类型的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可调整支杆,该可调整支杆被容置在蹄片上的特殊座部中,并通过与蹄片相连接的定位弹簧保持在适当位置。这种可延伸支杆包括具有可旋转齿形轮的螺母螺杆机构,该可旋转齿形轮被配置为使支杆延伸,从而在出现磨损时调整两个蹄片之间的距离。
[0008]在一些调整装置中,支杆的延伸调整是手动类型的,需要操作者的干预,而在其他调整装置中,它是自动类型的,特别是在使用制动系统期间由机械元件来调整间隙。
[0009]特别地,已知的间隙调整装置被配置为在制动作用低于某个预定阈值的情况下使可调整支杆延伸以恢复磨损间隙,并且使支杆不会延伸超过磨损间隙的恢复。
[0010]例如,文献US3216533、US3893548和US3958674示出了一种自动类型的磨损调整器,其包括与可调整支杆相关联的齿形轮的致动杆以及与该杆和至少一个蹄片相连接的力传递元件。致动杆以可旋转的方式铰接至蹄片,并包括杆脚,该杆脚被配置为在致动杆顺时针旋转时与齿形轮相互作用。力传递元件包括至少一根张紧线缆,该张紧线缆由与蹄片成一体的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引导,并被约束至鼓式制动器的固定板。致动杆被保持在静止位置,由逆时针作用在该杆上的扭转复位弹簧进行偏置。另外地,扭转弹簧使线缆保持为预定的静止张力状态,并且使杆脚与齿形轮的齿部之一保持预定的距离。当通过使两个蹄片彼此远离移动来激活制动器致动装置时,施加在线缆上的张力增加,使致动杆抵抗扭转复位弹簧的力而旋转,并且只要蹄片以最小工作距离接近鼓状部,杆脚就会与齿形轮的齿部之一接触。在出现磨损的情况下,由于致动杆激活了支杆,蹄片被带得更靠近鼓状部,并在蹄片接触到鼓状部的制动表面之后,线缆张力就不再足以传出能够致动齿形轮的力。
[0011]然而,在这些文件中描述的解决方案中,除了线缆之外,力传递元件还包括预加载
的弹簧,该预加载的弹簧的预定预加载值大于杆复位扭转弹簧的阻力,使得当制动力大到无法再对支杆进行调整时,预加载的弹簧会发生弹性变形,并且对磨损调整器的可能损坏会降到最低。
[0012]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描述案例中,功能间隙——换言之,在蹄片与鼓状部的制动表面按压接触之前,杆脚与齿形轮的齿部之间的距离——被设计为与以下相关:线缆长度、杆定位公差、线缆与杆的联接位置公差、预加载的弹簧的连接点相对于线缆的公差、齿部的数量和环的外直径。
[0013]对功能间隙大小的控制在制动系统中至关重要,因为产生了超出设计公差的功能间隙意味着制动系统本身发生故障的风险很高,危及车辆使用者和任何乘客的安全。
[0014]然而,在上述已知类型的系统中,由于必须交托大量的部件和连接,对功能间隙的尺寸公差进行控制非常昂贵。
[0015]此外,随着功能间隙尺寸所依赖的机械部件数量增加,装配错误的风险或者使元件超出设计中设定的公差限制的风险也在增加,因此在每次制动操作结束时待恢复的功能间隙尺寸超出公差限制的风险也在增加。
[0016]因此,人们强烈地感觉到需要在精度和重复性方面以较低的成本对功能间隙公差进行高度控制。
[0017]另一强烈感受到的需求是减少在装配步骤中出现错误的概率,这可能会影响制动系统在高应力状况下的正确操作。
[0018]特别地,在高端制动器生产领域,必须保证不随时间变化的高性能,人们感到需要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接近那些详细确定的功能差距。
[0019]同样感觉到的是,需要能够减少锁死事件的可能性以及减少盘中鼓式制动器中残余扭矩的解决方案。
[0020]人们还感到需要提供一种自动磨损间隙恢复装置,这种装置易于制造、复制并易于适应和安装在市场上已有的盘中鼓式制动器中。
[0021]此外,人们感到需要为鼓式制动器提供一种自动磨损间隙恢复装置,该装置具有少量的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2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以解决提供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鼓式制动器的自动间隙调整装置的需求。
[0023]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鼓式制动器的自动间隙调整装置、根据权利要求9的鼓式制动器和根据权利要求10的用于对鼓式制动器的蹄片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的方法,可以满足上述需要,并且特别地可以获得蹄片与鼓状部之间的最小操作间隙,该最小操作间隙以低成本和高可靠性保持在设计公差内。
[0024]特别地,通过提供适于对支杆组件的带齿的环进行操作的第一杆组件以及适于激活所述第一杆组件并与第一蹄片铰接且由第二蹄片旋转而偏置的第二杆组件,其中设置了将第二杆组件与第一杆组件连接的连接构件,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允许第二杆组件在能够致动第一杆组件旋转之前具有自由行程,其中当两个蹄片以最小操作间隙接近鼓状部的制动表面时这种自由行程被恢复,提供了一种驻车制动磨损恢复装置,该装置的部件数量少,易
于以严格的公差进行制造,以便在装置生产中获得高度控制以低成本实现尽可能接近设计功能间隙的功能间隙。
[0025]有利地,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功能间隙尺寸公差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功能间隙尺寸所依赖的部件的数量,本专利技术允许实现制造各种部件所需的较高整体公差,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0026]一些有利的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附图说明
[0027]参考附图并从下面提供的关于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鼓式制动器的间隙自动调整装置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其中:
[0028]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对鼓式制动器的间隙进行自动调整的装置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鼓式制动器的局部截面轴测图,其中省略了鼓状部或者盘式制动器的钟形件的外部部分,以示出鼓式制动器的内部部件;
[0029]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间隙调整装置的轴测图,该装置包括可延伸支杆组件、第一杆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对鼓式制动器(1)的间隙进行自动调整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可延伸支杆组件(2),所述可延伸支杆组件包括带齿的环(6),所述可延伸支杆组件(2)被布置在与鼓状部(36)的制动表面(37)配合的第一蹄片和第二蹄片(38、39)之间,所述蹄片(38、39)由致动装置(40)移动,所述致动装置使所述蹄片从静止位置偏置到制动位置,在所述静止位置处,所述蹄片(38、39)与所述制动表面(37)相距至少预定的最小操作间隙(44),在所述制动位置处,所述蹄片(38、39)抵靠所述制动表面(37),以及其中,所述支杆组件(2)经受由所述蹄片(38、39)施加的压缩作用(Fc),以及其中,在所述压缩作用(Fc)高于预定阈值(Fs)时所述带齿的环(6)的旋转被阻挡,从而阻止所述可延伸支杆组件(2)的延伸;所述调整装置(1)还包括:

第一杆组件(17),所述第一杆组件与所述可延伸支杆组件(1)相关联,并且在所述第一杆组件的端部处具有棘轮机构(19),所述棘轮机构与所述带齿的环(6)以可操作的方式接触,

第二杆组件(20),所述第二杆组件与所述第一夹爪(38)铰接,并在第二杆组件第一端部(26)处包括联接部分(28),其中,当所述蹄片(38、39)被所述致动装置(40)偏置时,所述联接部分(28)被所述蹄片(38、39)偏置而进行旋转,

连接构件(29),所述连接构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杆组件(17)并包括连接座部(30),所述连接座部适于连接所述第二杆组件(20),其中,所述联接部分(28)以预定的功能间隙(45)与所述连接座部(30)联接,使得当所述蹄片(38、39)在所述致动装置(40)的作用下从所述静止位置移动成以所述最小操作间隙(44)接近所述制动表面(37)时,所述联接部分(28)在所述连接座部(30)中滑动与所述功能间隙(45)相等的自由行程而不会将运动传递到所述连接构件(29)和所述第一杆组件(17),以及其中,所述第二杆组件(20)被构造为在所述联接部分(28)行进了与所述功能间隙(45)相等的所述自由行程之后至少将运动传递至所述连接装置(29)。2.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对鼓式制动器(1)的间隙进行自动调整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座部(30)在第一座部端部(31)与第二座部端部(32)之间延伸,其中,所述联接部分(28)在所述连接座部(30)中从联接部分第一位置滑动到联接部分第二位置,在所述联接部分第一位置处,所述联接部分(28)靠近或接触所述座部第二端部(32),在联接部分第二位置处,所述联接部分(28)与所述座部第一端部(31)按压接触;以及/或者其中所述联接部分(28)包括联接部分第一抵接表面(53)和联接部分第二抵接表面(54),所述联接部分第一抵接表面(53)面向所述第一杆组件(17)的方向,以及所述联接部分第二抵接表面(54)面向直径方向上相反的方向,其中,在所述联接部分(28)行进了与所述功能间隙(45)相等的所述自由行程后,所述联接部分第二抵接表面(54)与所述连接构件(29)按压接触;以及/或者其中所述连接座部(30)具有沿着纵向方向(l

l)的主要伸展部并具有纵向座部长度(L),以及所述联接部分(28)具有沿着所述纵向方向(l

l)的至少一个伸展部并具有联接部分宽度(W),其中,所述功能间隙(45)是所述座部长度(L)与至少所述联接部分宽度(W)之间在所述
纵向方向上的差,以及/或者其中所述连接座部(30)是所述连接构件(29)的贯通座部,以及所述联接部分(28)定位成穿过所述贯通座部。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对鼓式制动器(1)的间隙进行自动调整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杆组件(20)被铰接在第二杆组件销(21)上,所述第二杆组件销(21)与所述第一蹄片(38)成一体,以及/或者其中所述第二杆组件(20)包括第二杆组件第二端部(27),以及所述调整装置(1)包括与所述第二杆组件端部(27)和所述第二蹄片(39)连接的拉杆(25);以及/或者其中所述调整装置(1)包括预加载的扭转弹簧(47),所述扭转弹簧被配置为持续作用在所述第二杆组件(20)上,使所述第二杆组件返回到第二杆组件静止位置,从而使所述联接部分(28)沿着所述第二连接座部端部(32)的方向返回;以及/或者其中所述调整装置(1)包括与所述第一杆组件(17)和所述第二杆组件(20)连接的复位弹性元件(48),所述复位弹性元件(48)被配置为使所述联接部分(28)持续沿着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什
申请(专利权)人:乐姆宝公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