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玻璃拉伸工艺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用于玻璃拉伸工艺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玻璃管拉伸工艺(如:丹纳法)的现有技术中,使用支承耐火管的支架,并且支架和耐火管以非旋转的方式彼此连接。耐火管又提供了接触表面区域,熔融玻璃流动到该接触表面区域上,然后在由在耐火管的一个端部连接至该耐火管的头部提供的成形区域中,将该熔融玻璃成形为玻璃管束。在拉伸工艺中,支架进行旋转运动,耐火材料管和头部也进行旋转运动。
[0003]然而,在传统的玻璃拉伸工艺中,据观察,仍可提高玻璃管束的几何参数,从而提高玻璃管束的质量。例如,玻璃管束的壁厚的均匀性可以得到改善或至少得到更好的控制。
[0004]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能够以简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生产质量改进的玻璃管束的装置和方法,来克服有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可用于玻璃拉伸工艺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0006]耐火管,该耐火管具有管状元件和至少一个表面元件,在拉伸工艺中,熔融玻璃流动到耐火管的接触表面区域上,以及
[0007]支架,该支架支承耐火管,并且,该支架以非旋转的方式与耐火管连接,
[0008]其中,耐火管的接触表面区域至少部分地位于表面元件上,
[0009]其中,表面元件覆盖管状元件的端部区段的至少一个表面,并且表面元件至少部分地突出于管状元件的该端部区段,
[0010]其中,表面元件的突出于管状元件的端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玻璃拉伸工艺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耐火管,所述耐火管具有管状元件和至少一个表面元件,在所述拉伸工艺中,熔融玻璃流动到所述耐火管的接触表面区域,以及支架,所述支架支承所述耐火管,并且所述支架以非旋转的方式与耐火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管的所述接触表面区域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表面元件上,其中所述表面元件覆盖所述管状元件的端部区段的至少一个表面,并且所述表面元件至少部分地突出于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其中所述表面元件的突出于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的部分的至少一个部件至少部分地与至少一个张紧元件连接,所述张紧元件也包括在所述系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元件与所述支架是可操作连接的,使得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管状元件沿着第一轴向方向的移动引起所述张紧元件和所述表面元件的同步移动,因而能够在和/或将在所述管状元件上在轴向和/或径向方向上张紧所述表面元件,和/或其中所述表面元件和所述张紧元件被设计为一体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元件和所述张紧元件被焊接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外表面,所述表面元件提供所述系统的至少一个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管的所述接触表面区域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表面元件的所述外表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元件沿着第二轴向方向跟随所述管状元件和/或所述耐火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轴向方向平行或反向平行。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元件距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具有轴向距离。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张紧元件与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之间设置有中空空间。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系统的至少一个横截面中,所述张紧元件和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之间的所述轴向距离介于1mm至30mm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系统的至少一个横截面中,所述张紧元件和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之间的所述轴向距离介于10mm至25mm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系统的至少一个横截面中,所述张紧元件和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之间的所述轴向距离介于18mm至21mm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系统的至少一个横截面中,所述张紧元件和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之间的所述轴向距离为19mm。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元件的覆盖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的表面的部分具有至少部分圆柱形状,和/或具有在横截面上介于0.5m至3.0m之间轴向长度,和/或介于0.5mm至4.0mm之间的厚度。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元件的覆盖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的表面的部分具有在横截面上介于0.8m至2.8m之间的轴向长度。1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元件的覆盖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的表面的部分具有在横截面上介于0.8m至1.2m之间的轴向长度。1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元件的覆盖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的表面的部分具有在横截面上介于1.6m至2.4m之间的轴向长度。1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元件的覆盖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的表面的部分具有在横截面上介于0.7mm至1.5mm之间的厚度。1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元件的覆盖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的表面的部分具有在横截面上介于0.9mm至1.1mm之间的厚度。2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元件的覆盖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的表面的部分具有在横截面上恒定或可变的厚度。2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元件的突出于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的部分具有至少部分圆锥形状,和/或具有在横截面上介于1mm至50mm之间的轴向长度,和/或介于0.5mm至5mm之间的厚度。2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元件的突出于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的部分具有在横截面上介于10mm至50mm之间的轴向长度。2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元件的突出于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的部分具有在横截面上介于10mm至30mm之间的轴向长度。2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元件的突出于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的部分具有在横截面上介于1.0mm至3.0mm之间的厚度。2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元件的突出于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的部分具有在横截面上介于2.0mm至3.0mm之间的厚度。2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元件的突出于所述管状元件的所述端部区段的部分具有在横截面上恒定或可变的厚度。2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元件具有在横截面上介于0.5m至5.0m之间的轴向长度。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长度介于1.0m至3.5m之间。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长度介于1.0m至3.0m之间。3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