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高密度聚乙烯抗氧化性专用料的共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1657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高密度聚乙烯抗氧化性专用料的共混装置,涉及高密度聚乙烯相关领域,为解决目前共混装置的进料结构简单,材料进入共混装置内堆积在一起,当搅拌结构进行搅拌时由于材料的堆积以及分层,需要耗费更长时间才能混合均匀的问题。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共混腔,所述防护外壳上设置有进料单元,所述进料单元包括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管、中间槽和排料管,进料管延伸至共混腔的内部,中间槽位于进料管外侧面的中间,进料管与防护外壳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排料管位于进料管下端的两侧,排料管与进料管连通,所述进料管外侧的上端沿防护外壳的上端设置有从动齿轮。置有从动齿轮。置有从动齿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高密度聚乙烯抗氧化性专用料的共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密度聚乙烯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强高密度聚乙烯抗氧化性专用料的共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白色粉末或颗粒状产品.无毒,无味[1],结晶度为80%~90%,软化点为125~135℃,使用温度可达100℃;硬度、拉伸强度和蠕变性优于低密度聚乙烯;耐磨性、电绝缘性、韧性及耐寒性较好;化学稳定性好,在室温条件下,不溶于任何有机溶剂,耐酸、碱和各种盐类的腐蚀;薄膜对水蒸气和空气的渗透性小,吸水性低;耐老化性能差,耐环境应力开裂性不如低密度聚乙烯,特别是热氧化作用会使其性能下降,所以树脂中须加入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等来改善这方面的不足。
[0003]为了增加聚乙烯的抗氧化性,一般会增加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材料,需要在树脂中将各个组分混合均匀,但目前共混装置的进料结构简单,材料进入共混装置内堆积在一起,当搅拌结构进行搅拌时由于材料的堆积以及分层,需要耗费更长时间才能混合均匀;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增强高密度聚乙烯抗氧化性专用料的共混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高密度聚乙烯抗氧化性专用料的共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共混装置的进料结构简单,材料进入共混装置内堆积在一起,当搅拌结构进行搅拌时由于材料的堆积以及分层,需要耗费更长时间才能混合均匀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强高密度聚乙烯抗氧化性专用料的共混装置,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共混腔,所述防护外壳上设置有进料单元,所述进料单元包括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管、中间槽和排料管,进料管延伸至共混腔的内部,中间槽位于进料管外侧面的中间,进料管与防护外壳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排料管位于进料管下端的两侧,排料管与进料管连通,所述进料管外侧的上端沿防护外壳的上端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进料管固定,所述防护外壳的上端沿从动齿轮的一侧安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轮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与防护外壳通过电机支架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进料组件内部中间的下端设置为三角分料锥体。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外壳一侧的下端设置有出料斗,所述防护外壳侧面沿出料斗的内侧设置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的内部设置有出料单元,所述出料单元包括出料页,所述防护外壳后端沿出料页的后端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
[0008]优选的,所述共混腔内设置有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包括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和中间连接杆,中间连接杆位于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之间,中间连接杆与第一连接
盘和第二连接盘均通过轴承连接,所述防护外壳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防护外壳延伸至第一连接盘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盘内部的中间安装有中心齿轮,中心齿轮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盘内部内部沿中心齿轮的四侧安装有过渡齿轮,所述过渡齿轮的外侧设置有连接齿轮,中间连接杆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盘与连接齿轮连接,中心齿轮、过渡齿轮和连接齿轮相邻之间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中间连接杆的外侧从上至下等距焊接有外搅拌页,所述中间连接杆的内侧从上至下等距焊接有内搅拌页,内搅拌页与外搅拌页交替设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技术中,第一驱动电机驱动驱动齿轮转动,在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作用下,从动齿轮带动进料管转动;将添加材料从进料管中置入,材料会被三角分料锥体分开,再流向排料管,从排料管排入共混腔内,由于排料管跟随转动,材料均匀进入共混腔内,即材料从排料管中甩出,相比于直接进料的方式,物料不会堆积在一起,解决了目前共混装置的进料结构简单,材料进入共混装置内堆积在一起,当搅拌结构进行搅拌时由于材料的堆积以及分层,需要耗费更长时间才能混合均匀的问题。
[0013]2、该技术中,当材料全部置入后,混合单元上的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连接盘内部的中心齿轮转动,通过过渡齿轮的啮合连接作用带动连接齿轮转动,连接齿轮带动中间连接杆转动,外搅拌页和内搅拌页同步转动,外搅拌页将共混腔底部的材料带动向上运动翻拌,内搅拌页对翻拌上来的材料进行搅拌混合。横向设置的混合单元能够使材料上下层混合的更加均匀,交替设置的外搅拌页和内搅拌页能够减少搅拌四角的出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增强高密度聚乙烯抗氧化性专用料的共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增强高密度聚乙烯抗氧化性专用料的共混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进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中间连接杆、外搅拌页和内搅拌页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连接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防护外壳;2、共混腔;3、进料单元;4、混合单元;5、出料斗;6、出料单元;7、第一驱动电机;8、驱动齿轮;9、进料组件;10、从动齿轮;11、进料管;12、中间槽;13、排料管;14、三角分料锥体;15、第二驱动电机;16、第一连接盘;17、第二连接盘;18、中间连接杆;19、外搅拌页;20、内搅拌页;21、中心齿轮;22、过渡齿轮;23、连接齿轮;24、第三驱动电机;25、出料槽;26、出料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增强高密度聚乙烯抗氧化性专用料的共混装置,包括防护外壳1,防护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共混腔2,共混腔2的下端设置为半柱形结构,利于混合,防护外壳1上设置有进料单元3,进料单元3包括进料组件9,进料组件9包括进料管11、中间槽12和排料管13,进料管11延伸至共混腔2的内部,中间槽12位于进料管11外侧面的中间,进料管11与防护外壳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排料管13位于进料管11下端的两侧,排料管13与进料管11连通,进料组件9内部中间的下端设置为三角分料锥体14,材料从进料管11中进入,会被三角分料锥体14分开,进料管11外侧的上端沿防护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从动齿轮10,从动齿轮10与进料管11固定,防护外壳1的上端沿从动齿轮10的一侧安装有驱动齿轮8,驱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10啮合,驱动齿轮8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7,第一驱动电机7与防护外壳1通过电机支架连接,第一驱动电机7驱动驱动齿轮8转动,在驱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10啮合作用下,从动齿轮10带动进料管11转动。
[0022]进一步,防护外壳1一侧的下端设置有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高密度聚乙烯抗氧化性专用料的共混装置,包括防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共混腔(2),所述防护外壳(1)上设置有进料单元(3),所述进料单元(3)包括进料组件(9),所述进料组件(9)包括进料管(11)、中间槽(12)和排料管(13),进料管(11)延伸至共混腔(2)的内部,中间槽(12)位于进料管(11)外侧面的中间,进料管(11)与防护外壳(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排料管(13)位于进料管(11)下端的两侧,排料管(13)与进料管(11)连通,所述进料管(11)外侧的上端沿防护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从动齿轮(10),从动齿轮(10)与进料管(11)固定,所述防护外壳(1)的上端沿从动齿轮(10)的一侧安装有驱动齿轮(8),驱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10)啮合,所述驱动齿轮(8)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7),第一驱动电机(7)与防护外壳(1)通过电机支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高密度聚乙烯抗氧化性专用料的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9)内部中间的下端设置为三角分料锥体(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高密度聚乙烯抗氧化性专用料的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一侧的下端设置有出料斗(5),所述防护外壳(1)侧面沿出料斗(5)的内侧设置有出料槽(25),所述出料槽(25)的内部设置有出料单元(6),所述出料单元(6)包括出料页(26),所述防护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令才李英杰陈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淳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