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二分法的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计算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设计
,具体涉及基于二分法的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计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土质隧道或破碎的岩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应力释放可能导致掌子面塌方,影响隧道施工安全。为保证施工过程中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可以对掌子面施加一定的支护压力,限制隧道掌子面上岩土体向临空面方向的变形。确定支护压力的大小,是隧道设计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设计的需要,支护压力可以是最小支护压力,也可以是满足一个目标安全系数的支护压力。在施工阶段,通过盾构顶进设备或掌子面锚杆的形式施加,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0003]由于掌子面失效机制比较复杂,理论方法需要采取一定的假定,准确性存疑。因此,实际工程中常常采用数值计算软件对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通过调整隧道掌子面的支护压力,不断试算,逼近掌子面的最小支护压力。
[0004]然而,现有方法的不足之处包括:
[0005]1)收敛标准不明确,稳定性判断困难;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二分法的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最大不平衡力比值∈进行临界稳定状态判断;根据待计算的隧道的尺寸和工程要求构建模型,将模型的强度折减计算更改为不计算具体的安全系数,而只计算最大不平衡力比值∈:将计算上下限和F
supper
均设置为目标安全系数F
s*
,测试隧道在目标安全系数F
s*
时的稳定状态,得到模型节点的最大不平衡力与模型所有节点平均节点力的比值∈;相应的,临界稳定状态判断方式为:当∈未超过临界阈值∈0时,表示计算收敛,掌子面为稳定状态;否则计算不收敛,掌子面为不稳定状态;步骤2.支护压力上下限自动迭代搜索;对于每一次迭代搜索过程:将当前迭代步支护压力值施加在模型隧道掌子面上进行步骤1更改后的强度折减计算得到最大不平衡力比值∈,n为正整数,当∈≤∈0时,将掌子面状态标定为k
n
=b,b为正数,并且令下一个迭代步的支护压力为当∈>∈0时,将掌子面状态标定为k
n
=
‑
b,并且令下一迭代步的支护压力为重复执行前述迭代过程,当相邻两个迭代步的状态指数k
n
·
k
n
‑1=
‑
b2时,表示已搜索到上下限,将两个支护压力中的较小值确定为下限较大值确定为上限进入步骤3;对于搜索阶段的首次迭代过程,k0赋值为绝对值不为b的任意数值,支护压力值可任意赋值;步骤3.基于二分法的支护压力迭代收敛;在确定了支护压力迭代的下限和上限后,进入收敛阶段迭代,取平均值作为收敛阶段当前迭代步的支护压力采用步骤1计算∈,当∈≤∈0时,令下一迭代步的上限为否则,令下限为重复前述过程,直至支护压力上下限之差≤收敛阈值ε,将支护压力上下限的平均值作为计算得到的支护压力目标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分法的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步骤2中,对于迭代数据的存储与读写:当每个迭代步计算完成时更新那些数值发生变化的变量,将更新后的变量数值写入文本文件作为变量更新文件导入原模型中,设置模型读取该变量更新文件中的数值给相应变量赋值,作为下一迭代步计算时各变量的当前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分法的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通过迭代阶段指数α来确定步骤2是否已找到一组上下限从而进入步骤3进行收敛阶段的迭代:迭代阶段指数初始赋值α=c,在迭代计算过程中,当k
n
·
k
n
‑1=
‑
b2时,令α=d,c和d为不相等的数,当α=d时,表示已找到一组上下限应进入步骤3进行收敛阶段的迭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分法的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步骤2中,对于首次迭代过程,支护压力上、下限赋值为:其中,在步骤2中,对于首次迭代过程,支护压力上、下限赋值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分法的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临界阈值∈0=1
×
10
‑5;收敛阈值ε对应容许的支护压力上下限之差,可根据工程要求设置。6.基于二分法的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构件部,根据待计算的隧道的尺寸和工程要求构建隧道模型;临界稳定状态判断部,基于最大不平衡力比值∈进行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