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02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底座,生物反应器,膜过滤器,水泵,布水布气器,进液管和出液管;底座上安装有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上方安装有膜过滤器,生物反应器的一端和膜过滤器的一端通过进液管连通,生物反应器的另一端和膜过滤器的另一端通过出液管连通,生物反应器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管上设置有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膜过滤器的接口形式与原有卷式膜组件相同,可以与原有膜系统的设备相匹配增加通用性,膜过滤器内设置有瓦楞型进水网格,瓦楞型进水网格的结构结合了管状膜的大流道孔径和卷式膜大面积的特点,从而降低预处理要求,获得平板膜和管状膜的技术优势。膜和管状膜的技术优势。膜和管状膜的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膜生物反应器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利用膜分离设备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
[0003]与传统的生物水处理工艺相比,膜生物反应器具有出水水质稳定,膜分离使微生物被完全被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使得系统内能够维持较高的微生物浓度,不但提高了反应装置对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率,保证了良好的出水水质,同时反应器对进水负荷的各种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耐冲击负荷,能够稳定获得优质的出水水质,现有的膜生物反应器采用平板膜和管状膜进行活性污泥的截留,但是平板膜和管状膜的膜面积小,同样的污水处理量会占用大量的面积,如果采用中空纤维膜需要经过较好的污水提前预处理,而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MBR膜的膜丝断裂的现象,从而影响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从而可以与原有膜系统的设备相匹配增加通用性,膜过滤器内设置有瓦楞型进水网格,瓦楞型进水网格的结构结合了管状膜的大流道孔径和卷式膜大面积的特点,降低预处理要求,获得平板膜和管状膜的技术优势。
[0005]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底座,生物反应器,膜过滤器,水泵,布水布气器,进液管和出液管;底座上安装有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上方安装有膜过滤器,生物反应器的一端和膜过滤器的一端通过进液管连通,生物反应器的另一端和膜过滤器的另一端通过出液管连通,生物反应器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管上设置有水泵,出液管的侧面设置有布水布气器,布水布气器包含进水口、进气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进气口位于布水布气器的顶部,进水口与生物反应器连通,出水口和出液管连通。
[0006]生物反应器上方安装有膜过滤器,进液管上设置有水泵,出液管的侧面设置有布水布气器,通过布水布气器进行气液混合,再经过膜过滤器进行膜的高效分离,经过膜过滤的出水清澈,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细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生物反应器的一端和膜过滤器的一端通过进液管连通,生物反应器的另一端和膜过滤器的另一端通过出液管连通,液体通过循环使生物反应器内能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处理装置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节省,生物反应效率提高。
[0007]进一步,膜过滤器包含壳体、滤液腔和过滤膜,壳体内安装有滤液腔,滤液腔内安装有过滤膜,壳体设置有进水口,净水口和浓水口,所述的进水口和进液管连接,所述的浓水口和出液管连接。
[0008]壳体内安装有滤液腔,滤液腔内安装有过滤膜,壳体设置有进水口,净水口和浓水口,所述的进水口和进液管连接,所述的浓水口和出液管连接,从而使膜过滤器的接口形式与原有卷式膜组件相同,可以与原有膜系统的设备相匹配增加通用性。
[0009]进一步,壳体的净水口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壳体内还设置有混合腔,混合腔沿上下方向分为上混合段和下混合段,所述的下混合段与所述滤液腔连通。
[0010]进一步,膜过滤器内设置有过滤膜,过滤膜内设置有瓦楞型进水网格,瓦楞型进水网格包含流水通道,流水通道采用瓦楞结构,流水通道与水流方向平行。
[0011]膜过滤器内设置有过滤膜,过滤膜内设置有瓦楞型进水网格,瓦楞型进水网格包含流水通道,瓦楞型进水网格的结构结合了管状膜的大流道孔径和卷式膜大面积的特点,过滤膜采用了宽度2.8mm的瓦楞型进水网格,使得其进水流道与管状膜孔径2.5mm相近,这样的进水流道设计可以降低预处理要求,获得平板膜和管状膜的技术优势。
[0012]进一步,流水通道包含前流水通道和后流水通道,前流水通道和后流水通道相互间隔排列。
[0013]进一步,前流水通道和后流水通道形状相同,前流水通道和后流水通道相互紧贴,前流水通道和后流水通道方向相反,前流水通道的方向位于正面,后流水通道的方向位于反面。
[0014]膜生物反应器的膜采用卷式结构,流水通道采用瓦楞结构,前流水通道和后流水通道形状相同,前流水通道和后流水通道相互紧贴,从而获得远远大于平板膜和管状膜的单位膜面积,从而提高单位产水量,节约配套外围设备的投资。
[0015]进一步,流水通道的形状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腰线为流水通道的侧面,等腰梯形的上底为流水通道的底面,等腰梯形的下底为流水通道的开口。
[0016]进一步,流水通道的形状为半圆形,半圆形的开口为流水通道的开口,前流水通道的半圆形开口朝向正面,后流水通道的半圆形开口朝向反面,半圆形流水通道相互交错连接。
[0017]进一步,流水通道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为流水通道的侧面,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流水通道的开口,前流水通道的三角形开口朝向正面,后流水通道的三角形开口朝向反面,三角形流水通道相互交错连接。
[0018]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壳体内安装有滤液腔,滤液腔内安装有过滤膜,壳体设置有进水口,净水口和浓水口,所述的进水口和进液管连接,所述的浓水口和出液管连接,从而使膜过滤器的接口形式与原有卷式膜组件相同,可以与原有膜系统的设备相匹配增加通用性;膜过滤器内设置有过滤膜,过滤膜内设置有瓦楞型进水网格,瓦楞型进水网格包含流水通道,瓦楞型进水网格的结构结合了管状膜的大流道孔径和卷式膜大面积的特点,过滤膜采用了宽度2.8mm的瓦楞型进水网格,使得其进水流道与管状膜孔径2.5mm相近,这样的进水流道设计可以降低预处理要求,获得平板膜和管状膜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一种膜生物反应器的膜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一种膜生物反应器的过滤膜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识:底座1,生物反应器2,膜过滤器3,水泵4,布水布气器5,进液管6,出液管7,进液口8,出液口9,壳体10,滤液腔11,过滤膜12,进水口13,净水口14,浓水口15,瓦楞型进水网格16,流水通道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从而可以与原有膜系统的设备相匹配增加通用性,膜过滤器内设置有瓦楞型进水网格,瓦楞型进水网格的结构结合了管状膜的大流道孔径和卷式膜大面积的特点,降低预处理要求,获得平板膜和管状膜的技术优势。
[002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2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底座1,生物反应器2,膜过滤器3,水泵4,布水布气器5,进液管6和出液管7;底座1上安装有生物反应器2,生物反应器2上方安装有膜过滤器3,生物反应器2的一端和膜过滤器3的一端通过进液管6连通,生物反应器2的另一端和膜过滤器3的另一端通过出液管7连通,生物反应器2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生物反应器,膜过滤器,水泵,布水布气器,进液管和出液管;底座上安装有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上方安装有膜过滤器,生物反应器的一端和膜过滤器的一端通过进液管连通,生物反应器的另一端和膜过滤器的另一端通过出液管连通,生物反应器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管上设置有水泵,出液管的侧面设置有布水布气器,布水布气器包含进水口、进气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进气口位于布水布气器的顶部,进水口与生物反应器连通,出水口和出液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过滤器包含壳体、滤液腔和过滤膜,壳体内安装有滤液腔,滤液腔内安装有过滤膜,壳体设置有进水口,净水口和浓水口,所述的进水口和进液管连接,所述的浓水口和出液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净水口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壳体内还设置有混合腔,混合腔沿上下方向分为上混合段和下混合段,所述的下混合段与所述滤液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过滤器内设置有过滤膜,过滤膜内设置有瓦楞型进水网格,瓦楞型进水网格包含流水通道,流水通道采用瓦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特分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