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菌在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或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00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链霉菌在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或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保藏编号为CICC 10513、CICC 11035、CICC 11010和/或CICC 21933的链霉菌在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或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链霉菌制备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在6~12天内即可培养获得好氧颗粒污泥,且培养所得好氧颗粒污泥的表面光滑、形状规则、质地密实,稳定性好,在缩短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时间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链霉菌在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或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生物处理
具体地,涉及链霉菌在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或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好氧颗粒污泥(AGS)是一种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自凝聚作用形成的颗粒状活性污泥,其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例如形状规则、结构紧凑、沉降性能好、高有机负荷和毒性耐受性,具有好氧与厌氧的耦合结构并能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的效能。自1991年Mishima和Nakamura首次在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中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后,有关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和应用案例就不断被报道。
[0003]当前,绝大部分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都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进行,该反应器虽表现出卓越的造粒能力,但其造粒耗费时间长,颗粒的稳定性也有待提升,限制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并提高其稳定性,有专利通过将丝状酵母(包括热带假丝酵母、皮状丝孢酵母和解脂假丝酵母等)、霉菌(包括尖孢镰刀霉、桔青霉和黑曲霉)及放线菌(解纤维素链霉菌)按一定体积比构建得到功能性丝状真菌菌群,再利用该功能性丝状真菌菌群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与活性污泥反应,在缩短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所得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该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时间,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如使用的复合功能性丝状真菌菌群的制备相对复杂,不如使用单种菌的简便。因此,进一步寻求并培养促进效果好的菌株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r/>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上述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链霉菌在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或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利用链霉菌快速培养获得稳定性好的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链霉菌在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或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中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链霉菌在制备用于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或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制剂中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法是提供一种利用链霉菌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本专利技术在前期的实验中发现,不同的菌种,或同种但不同的菌株,其对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的促进效果都不相同。与空白对照相比,多数菌株都不能有效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甚至毫无促进效果。而利用保藏编号为CICC 10513、CICC11035、CICC 11010和/或CICC 21933的链霉菌,不仅能有效缩短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时间,且所培养的好氧颗粒污
泥的形貌规整、表面光滑、形状规则、质地密实,结构稳定,稳定性更好。
[0010]因此,本专利技术申请保护保藏编号为CICC 10513、CICC 11035、CICC 11010和/或CICC 21933的链霉菌在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或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中的应用。
[0011]本专利技术还申请保护上述链霉菌在制备用于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或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中的应用的制剂中的应用。
[0012]具体地,所述链霉菌的菌落浓度为105~109CFU/mL。
[0013]更具体地,所述链霉菌的菌落浓度为106~108CFU/mL。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链霉菌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链霉菌的培养:无菌条件下培养得到链霉菌颗粒菌液;
[0016]S2.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将步骤S1制备所得链霉菌颗粒菌液投加到活性污泥中培养,获得好氧颗粒污泥。
[0017]具体地,所述链霉菌为保藏编号为CICC 10513、CICC 11035、CICC 11010和/或CICC 21933的链霉菌
[0018]具体地,步骤S1中培养链霉菌颗粒菌液的培养温度为25~30℃。
[0019]具体地,步骤S1中培养链霉菌颗粒菌液的振荡速率为200r/min。
[0020]具体地,步骤S1中培养链霉菌颗粒菌液所用培养基为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
[0021]所述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中含浓度为20g/L的可溶性淀粉、1g/L的硝酸钾、0.5g/L的磷酸氢二钾、0.5g/L的硫酸镁、0.5g/L的氯化钠和0.01g/L的硫酸亚铁,pH为7.2~7.4。
[0022]具体地,步骤S1所述链霉菌菌液中的菌落浓度为105~109CFU/mL。
[0023]优选地,步骤S1所述链霉菌菌液中的菌落浓度为106~108CFU/mL。
[0024]具体地,步骤S2中活性污泥与链霉菌的体积比为100:25~100。
[0025]优选地,步骤S2中活性污泥与链霉菌的体积比为100:25~80。
[0026]具体地,步骤S2中若通过振荡培养的方法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则培养条件为25~30℃,150~250r/min。
[0027]具体地,步骤S2中若利用内含活性污泥的膜生物反应器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则反应器的污泥负荷为0.1~0.4gCOD/gMLSS
·
d,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的初始浓度为2000~3000mg/L,好氧区DO为2.0~4.0mg/L,厌氧区DO为0~2.0mg/L。
[0028]具体地,所述膜生物反应器为内环流膜生物反应器或一体化移动床

膜生物反应器。
[0029]基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实际应用,利用本专利技术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好氧颗粒污泥在废(污)水脱氮除磷和/或在处理污染水体中的应用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保藏编号为CICC 10513、CICC 11035、CICC 11010和/或CICC21933的链霉菌在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或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链霉菌制备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在6~12天内即可培养获得好氧颗粒污泥,且培养所得好氧颗粒污泥的表面光滑、形状规则、质地密实,稳定性好,在缩短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时间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链霉菌颗粒菌液的形貌图。
[0033]图2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形貌图。
[0034]图3为实施例1空白对照培养得到的好氧颗粒污泥在第100天的形貌图。
[0035]图4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好氧颗粒污泥在第100天的形貌图。
[0036]图5为实施例1的膜生物反应器中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随着时间的变化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链霉菌在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或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链霉菌为保藏编号为CICC 10513、CICC 11035、CICC 11010和/或CICC 21933的链霉菌。2.权利要求1中所述链霉菌在制备用于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或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制剂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链霉菌的菌落浓度为105~109CFU/mL。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链霉菌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链霉菌的培养:无菌条件下培养得到链霉菌颗粒菌液;S2.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将步骤S1制备所得链霉菌颗粒菌液投加到活性污泥中培养,获得好氧颗粒污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培养链霉菌颗粒菌液的培养温度为25~3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兵张焕龙宾丽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