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褐煤催化装置及其褐煤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096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褐煤催化装置及其褐煤处理系统,通过分料螺旋器将存储在缓存料仓中的褐煤分别输送至相应的催化反应釜内,进而将聚集在缓存料仓中的褐煤分成多部分,那么在各个催化反应釜中褐煤与褐煤催化添加剂进行混合,充分增加褐煤催化添加剂与褐煤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对褐煤的催化效果,并且由于褐煤催化添加剂与褐煤颗粒重量不同,那么在催化反应釜内容易沉积在其底部,所以搅拌机构的叶片往复贴近催化反应釜的底壁内侧,进而将催化反应釜底部或顶部的褐煤不断翻动,与褐煤催化添加剂在沿竖直方向上搅动后充分混合,进一步提高了褐煤与褐煤催化添加剂的充分接触,保证了对褐煤的催化效果。了对褐煤的催化效果。了对褐煤的催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褐煤催化装置及其褐煤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褐煤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褐煤催化装置及其褐煤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褐煤是存储量较大的一个煤种,中国褐煤储量占煤储量约13%左右,世界其它国家的褐煤占煤炭开采比重约30%左右,褐煤的生产利用总量巨大。目前褐煤利用是全世界的难题,主要存在褐煤易燃而难以储存;褐煤干燥后宜复吸水而造成干燥效果大打折扣;因为褐煤的含水较高,运输成本高,并且褐煤化工方面的效果及生产效率低下。因此能找到一种有效工艺解决褐煤利用问题是当前最迫切的问题。目前主要的方法有褐煤直接燃烧发电,也就是将含水约40

50%的褐煤直接输送至锅炉进行燃烧;稍好的工艺是将高含水的褐煤干燥后使用,将褐煤进行脱水至较低十分,褐煤的热值提高,燃烧效率提高;还有将褐煤进行隔绝空气热解工艺,根据温度差不同得到煤气、焦油、焦等方式利用。上述利用方式在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太多。集中表现为褐煤利用过程易燃易爆,危险性较高,有发生多次事故的案例。生产现场对设备、操作工人、操作流程要求极高;干燥后的褐煤还有复吸水的特点,使干燥效率大打折扣。褐煤的不稳定状态也使运输不便。
[0003]专利文件CN106047441B公开了一种褐煤烘干提质系统,本技术涉及一种褐煤烘干提质系统,包括具有换热功能的四个料仓以及可向四个料仓提供换热介质以换热的换热装置;四个料仓分别具有介质入口与介质出口,四个料仓的介质入口与介质出口分别连接介质流向切换控制管路,通过控制介质流向切换控制管路上相应的切换阀的开或关可改变换热介质在四个料仓中的流向,从而可使四个料仓在预热仓、烘干仓、提质仓、卸料仓四种料仓功能中切换而分别执行其中一种料仓功能,且换热介质是在卸料仓隔离后按提质仓

烘干仓

预热仓的方法顺序流动并流回换热装置。但是其烘干后仍然不可避免的容易造成复吸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褐煤催化装置及其褐煤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有效解决目前褐煤生产运输及利用过程存在的褐煤含水高、状态不稳定、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褐煤催化装置,包括与上料装置相连通的缓存料仓,所述缓存料仓的内侧底部设有若干个分料螺旋器,各所述分料螺旋器出料端分别连通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分别连通有催化反应釜,所述催化反应釜内通入有褐煤催化添加剂,且所述催化反应釜内设有搅拌机构和用于对混合有所述褐煤催化添加剂的褐煤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及环绕在所述转动轴上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机构的叶片往复贴近所述催化反应釜的底壁内侧和顶壁内侧。
[0006]优选的,所述催化反应釜的内腔呈水平延伸的筒状结构,所述搅拌叶片的顶端所在的圆周与所述筒状结构相匹配。
[0007]优选的,所述催化反应釜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通入所述褐煤催化添加剂的加料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缓存料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分料螺旋器上方的第一扰动装置,所述第一扰动装置将褐煤聚集在所述分料螺旋器的入料端。
[0009]还提供一种褐煤处理系统,包括上料装置、与所述上料装置相连接的所述褐煤催化装置、沿输料方向依次连通在所述褐煤催化装置出料侧的集料仓和烘干机,所述催化反应釜的底部开设有供褐煤输送至所述集料仓的落料口,所述落料口处设有可密闭所述集料仓的封闭门。
[0010]优选的,所述集料仓的内侧底壁上设有集料槽,所述集料槽内设有用于传输褐煤的螺旋输料机构,所述螺旋输料机构的出料端设有与所述烘干机相连通的输送通道。
[0011]优选的,所述集料槽的上方设有用于将褐煤聚集在所述集料槽内的第二扰动装置。
[0012]优选的,所述烘干机包括底座及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加热滚筒,所述加热滚筒的一端设有将褐煤推进其内的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输料通道相连通,所述加热滚筒的另一端设有烘干后褐煤的出口。
[0013]优选的,所述加热滚筒的内壁中设有自所述出口侧至所述进料机构延伸的中空管路,所述中空管路靠近所述出口侧开设有用于热风通入的进风口,所述中空管路靠近进料机构侧开设有用于热风流出的出风口。
[0014]还提供一种褐煤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上料:褐煤通过上料装置输送至缓存料仓临时储存;
[0016]分料:通过第一扰动装置将缓存料仓中的褐煤聚集在分料螺旋器的入料端,启动分料螺旋器,将褐煤通过出料通道并输送至相应的反应釜内;
[0017]催化反应:反应釜内褐煤达到相应的量后,关闭分料螺旋器,加料机构朝反应釜内内加入褐煤催化添加剂,同时开启加热机构和搅拌机构,通过加热机构对混合有褐煤催化添加剂的褐煤进行65℃至95℃的升温,并将混合有褐煤催化添加剂的褐煤沿竖直方向搅动混合;
[0018]送料:开启封闭门,将与褐煤催化添加剂混合后的褐煤输送至集料仓中,通过第二扰动装置将褐煤聚集在集料槽内,开启螺旋输料机构,将与褐煤催化添加剂混合后的褐煤输送至输送通道中;
[0019]烘干:与褐煤催化添加剂混合后的褐煤通过进料机构输送至加热滚筒中,与褐煤催化添加剂混合后的褐煤随加热滚动滚动,并沿加热辊筒轴向移动至其出料端,烘干后的褐煤收集在干料仓中。
[0020]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1]第一,缓存料仓的内侧底部设有若干个分料螺旋器,各分料螺旋器出料端分别连通设有出料通道,出料通道分别连通有催化反应釜,催化反应釜内通入有褐煤催化添加剂,且催化反应釜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及环绕在转动轴上的搅拌叶片,搅拌机构的叶片往复贴近催化反应釜的底壁内侧,也就是说,首先通过分
料螺旋器将存储在缓存料仓中的褐煤分别输送至相应的催化反应釜内,进而将聚集在缓存料仓中的褐煤分成多部分,那么在各个催化反应釜中褐煤与褐煤催化添加剂进行混合,充分增加褐煤催化添加剂与褐煤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对褐煤的催化效果,并且由于褐煤催化添加剂与褐煤颗粒重量不同,容易受自身重力影响导致两者在混合时,褐煤催化添加剂在催化反应釜内容易沉积在其底部或悬于其顶部,所以搅拌机构的叶片往复贴近催化反应釜的底壁内侧和顶壁内侧,进而将催化反应釜底部或顶部的褐煤不断翻动,与朝下流动或者沉积在催化反应釜底部的褐煤催化添加剂相混合、或者与悬浮在褐煤表面的褐煤催化添加剂相混合,进一步提高了褐煤与褐煤催化添加剂的充分接触,保证了对褐煤的催化效果。
[0022]第二,催化反应釜配套有用于通入褐煤催化添加剂的加料机构,加料机构包括若干均匀开设在催化反应釜侧壁上的进料口,通过加料机构对催化反应釜内能够定时定量的加入褐煤催化添加剂,无需再设置可封闭式开口,或者人工朝催化反应釜内加料等,保证了催化反应釜的密闭性,且提高了对催化反应釜内加料的便捷性和均匀性。
[0023]第三,缓存料仓内还设有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褐煤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上料装置相连通的缓存料仓,所述缓存料仓的内侧底部设有若干个分料螺旋器,各所述分料螺旋器出料端分别连通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分别连通有催化反应釜,所述催化反应釜内通入有褐煤催化添加剂,且所述催化反应釜内设有搅拌机构和用于对混合有所述褐煤催化添加剂的褐煤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及环绕在所述转动轴上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机构的叶片往复贴近所述催化反应釜的底壁内侧和顶壁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反应釜的内腔呈水平延伸的筒状结构,所述搅拌叶片的顶端所在的圆周与所述筒状结构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褐煤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反应釜配套有用于通入所述褐煤催化添加剂的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包括若干均匀开设在所述催化反应釜侧壁上的进料口。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褐煤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料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分料螺旋器上方的第一扰动装置,所述第一扰动装置将褐煤聚集在所述分料螺旋器的入料端。5.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褐煤催化装置的褐煤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克忠秦裕琨李丽崔存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松灵电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