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端、前边沿触发-准同步时钟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44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单端、前边沿触发-准同步时钟发生器,用于控制ROS输出图像的质量,该发生器包括晶体振荡器、施密特反相器、与非门、D型触发器;施密特反相器对输入触发信号实施整形;触发器U1、U2,和与非门共同产生同步信号;触发器U3、U4构成N=4的同步分频器;触发器U3、U4,构成N=4的同步分频,Δt<T/4;触发器U1、U2,和与非门U6共同产生同步信号;触发器U3、U4构成N=4的同步分频器,输出频率的占空比:50%。触发器U1、U2,和与非门U6共同产生同步信号,同步条件仅与触发信号B的前边沿有关,而与触发信号B的宽度无关。其限制条件:触发信号B的宽度大于一个输入时钟周期(T/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端、前边沿触发-准同步时钟发生器,属于微电子控 制

技术介绍
R0S (Raster Output Scanner)装置中,当激光束经过原点定位传感器时, 就形成一个SOS行同步信号;SOS行同步信号通常是一负脉冲,宽度可变, 前边沿定位。经过若干个VIDEO时钟周期的延迟,图像控制器开始输出图像 光栅点;鉴于上述SOS事件与VIDEO时钟的首个上升沿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是一个随机值,这种不确定的、小于一个VIDEO时钟周期的波动称作Jitter。 Jitter的存在使得光栅的起始位置不一致而导致输出图像的扭曲。为了控制R0S输出图像的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设计人员通常采 用将视频(VIDEO)时钟频率升高至实际使用频率的N倍的方案,使得Jitter 值减小至原来的1/N。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单端、前边沿触发-准同步时钟发生器,该时 钟发生器,通常是在ASIC或FPGA芯片中实现的,或使用专用IC产生上述同 步时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使用晶体振荡器、施密特反相器、与非门、D型触发器;对这些元器件频率特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端、前边沿触发-准同步时钟发生器,用于控制ROS输出图像的质量,其特征在于:该同步时钟发生器包括晶体振荡器、施密特反相器、与非门、D型触发器;所述的施密特反相器U5对输入触发信号实施整形;所述的D型触发器U1、U2,和与非门U6共同产生同步信号;D型触发器U3、U4构成同步分频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富士施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