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催化器总成检具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8969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元催化器总成检具工作台,包括基座,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进气法兰检测模块和出气法兰检测模块,所述进气法兰检测模块的位置与三元催化器总成的进气法兰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出气法兰检测模块与三元催化器总成的出气法兰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进气法兰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压紧机构以及第一定位检测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检测机构能够检测进气法兰上各孔位的位置度是否合格以及测量进气法兰密封面的平面度;所述出气法兰检测模块能够检测出气法兰螺栓的位置度是否合格以及测量出气法兰密封面的平面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检测三元催化器总成的多项参数,能够模拟进气法兰在实际使用中的工作状态,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准确。检测结果准确。检测结果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元催化器总成检具工作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三元催化器检测,具体涉及一种三元催化器总成检具工作台。

技术介绍

[0002]如图33

图35所示,三元催化器总成1包括进气法兰11和出气法兰15,三元催化器总成1上与装配相关的安装点包括进气法兰上各孔位112、前氧传感器安装孔12、后氧传感器安装孔13、支架第一安装孔141、支架第二安装孔142以及出气法兰螺栓152,在进行检测时,装配相关的各个安装点均是检测的重点,进气法兰密封面111的平面度、出气法兰密封面151的平面度、三元催化器支架安装面14的倾斜度以及三元催化器支架安装面14的位置度也是重要参数,现有的三元催化器总成检具操作不便,检测效率低。
[0003]CN203586986U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元催化器总成检具,包括基座、基准定位机构、导向支撑机构、支架位置检测机构、氧传感器座及吊钩位置检测机构和出口法兰检测机构,且基准定位机构、导向支撑机构、支架位置检测机构、氧传感器座及吊钩位置检测机构、出口法兰检测机构分别根据与三元催化器总成的相互对应关系固定在基座上。该技术不仅能够检测关键装配位置是否满足装配要求及设计公差要求,还能够提高检测节拍、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该技术无自动检测法兰平面度的机构,无法快速检测进气法兰和出气法兰密封面的平面度,并且导向支撑机构支撑三元催化器的进、排出管的标准位置,属于过定位,容易误判,导致废品率高,成本大幅增加。
[0004]CN109163635A 公开了一种三元催化器总成检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右侧的后方设有进气挡面组件,且底板上靠近进气挡面组件的位置处设有壳体隔热板限位块和壳体氧座角度块,所述底板上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支架支撑块,且支架支撑块设有两组,所述底板上左侧的后方设有出气温差座角度块,且底板上左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出气法兰挡板组件,所述底板上右侧的前方设有进气氧座角度板;该专利技术通过将三元催化器安装契合到检具上,利用检具相关活动单元能否正常关闭来判断三元催化器总成是否合格,这样不仅能检测关键装配位置是否满足装配要求及设计公差要求,还能提高检测节拍、节省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该专利技术的进气法兰通过进气档面组件契合压紧,压紧力不确定,进气法兰与进气档面组件之间的间隙大小无法模拟出三元催化器总成装配在发动机上后的实际情况,因此无法确定进气法兰平面度是否符合要求,并且该专利技术为卧式结构,设有底板,其余结构组件均设在该底板上,随检具总成所摆放位置而定,操作空间不定,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元催化器总成检具工作台,能够检测三元催化器总成的多项参数,能够模拟进气法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工作状态,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准确。
[0006]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三元催化器总成检具工作台,包括基座,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进气法兰检测模块和出气法兰检测模块,所述进气法兰检测模块的位置与三元催化器
总成的进气法兰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出气法兰检测模块与三元催化器总成的出气法兰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进气法兰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压紧机构以及第一定位检测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能够将三元催化器总成的进气法兰压紧在所述第一定位检测机构上,所述第一定位检测机构能够检测进气法兰上各孔位的位置度是否合格以及测量进气法兰密封面的平面度;所述出气法兰检测模块能够检测出气法兰螺栓的位置度是否合格以及测量出气法兰密封面的平面度。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多个第一检测块以及多个第一位移传感器;所述压紧机构能够将三元催化器总成的进气法兰压紧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多个所述第一检测块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用于与进气法兰连接的一面,所述第一检测块的数量与进气法兰上各孔位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检测块的位置分别与进气法兰上各孔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第一传感器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各个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孔内,多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端部均伸出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用于与进气法兰连接的一面,并且多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朝向进气法兰一端的端点均位于同一平面。
[0008]进一步,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多个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检测块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压紧组件均包括气缸、压紧杆、连杆以及连杆支座,所述气缸和所述连杆支座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压紧杆的首端与所述气缸的输出轴铰接,所述压紧杆的尾端设置有用于压紧进气法兰的压紧块,所述压紧杆的中部与所述连杆的首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尾端与所述连杆支座铰接;通过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伸缩带动所述压紧块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用于与进气法兰连接的一面,多个所述压紧块的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检测块的位置相对应,多个所述压紧块的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与所述第一检测块干涉的让位孔。
[0009]进一步,所述出气法兰检测模块包括第二定位检测机构和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检测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支架、多个第二检测块以及多个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块的数量与三元催化器总成的出气法兰螺栓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二检测块的位置分别与各个出气法兰螺栓的位置相对应,多个所述第二检测块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供出气法兰螺栓插入的第二检测孔,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的第二传感器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各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孔内,多个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的端部均伸出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的用于与出气法兰连接的一面,并且多个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的朝向出气法兰一端的端点均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靠近或者远离出气法兰。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支座、第一导向轨、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限位组件以及第一把手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支座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座上,所述第一导向轨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导向轨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导向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导向限位座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首端限位块、第一导向杆和第一尾端限位块,所述第一导向限位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座上,所述第一导向限位座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首端限位块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第一导向孔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首端限位块和第一尾端限位块无法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把手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铰接的第一
把手构件以及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的第一把手卡接座,所述第一把手卡接座上设置有第一把手卡接槽,所述第一把手构件上设置有第一把手卡接部,所述第一把手卡接部与第一把手卡接槽卡接后能够使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位置固定。
[0011]进一步,还包括后氧传感器安装检测模块、前氧传感器座检测模块、支架第一安装孔检测模块以及支架第二安装孔检测模块;所述基座包括水平平台和设置在所述水平平台上的竖直平台,所述竖直平台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元催化器总成检具工作台,包括基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座(3)上的进气法兰检测模块(4)和出气法兰检测模块(5),所述进气法兰检测模块(4)的位置与三元催化器总成(1)的进气法兰(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出气法兰检测模块(5)与三元催化器总成(1)的出气法兰(15)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进气法兰检测模块(4)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3)上的压紧机构(41)以及第一定位检测机构(42),所述压紧机构(41)能够将三元催化器总成(1)的进气法兰(11)压紧在所述第一定位检测机构(42)上,所述第一定位检测机构(42)能够检测进气法兰上各孔位(112)的位置度是否合格以及测量进气法兰密封面(111)的平面度;所述出气法兰检测模块(5)能够检测出气法兰螺栓(152)的位置度是否合格以及测量出气法兰密封面(151)的平面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器总成(1)检具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检测机构(42)包括第一安装支架(421)、多个第一检测块(423)以及多个第一位移传感器(424);所述压紧机构(41)能够将三元催化器总成(1)的进气法兰(11)压紧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21)上;多个所述第一检测块(423)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21)上的用于与进气法兰(11)连接的一面,所述第一检测块(423)的数量与进气法兰上各孔位(112)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检测块(423)的位置分别与进气法兰上各孔位(11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2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424)的第一传感器安装孔(422),多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424)分别安装在各个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孔(422)内,多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424)的端部均伸出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21)上的用于与进气法兰(11)连接的一面,并且多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424)的朝向进气法兰(11)一端的端点均位于同一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催化器总成(1)检具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41)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3)上的多个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检测块(423)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压紧组件均包括气缸(411)、压紧杆(412)、连杆(415)以及连杆支座(416),所述气缸(411)和所述连杆支座(416)均设置在所述基座(3)上,所述压紧杆(412)的首端与所述气缸(411)的输出轴铰接,所述压紧杆(412)的尾端设置有用于压紧进气法兰(11)的压紧块(413),所述压紧杆(412)的中部与所述连杆(415)的首端铰接,所述连杆(415)的尾端与所述连杆支座(416)铰接;通过所述气缸(411)的输出轴伸缩带动所述压紧块(413)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21)上的用于与进气法兰(11)连接的一面,多个所述压紧块(413)的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检测块(423)的位置相对应,多个所述压紧块(413)的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21)上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与所述第一检测块(423)干涉的让位孔(414)。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三元催化器总成(1)检具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法兰检测模块(5)包括第二定位检测机构(51)和第一移动机构(52);所述第二定位检测机构(51)包括第二安装支架(511)、多个第二检测块(513)以及多个第二位移传感器(514),所述第二检测块(513)的数量与三元催化器总成(1)的出气法兰螺栓(152)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二检测块(513)的位置分别与各个出气法兰螺栓(152)的位置相对应,多个所述第二检测块(513)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供出气法兰螺栓(152)插入的第二检测孔,所述第二安装支架(51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514)的第二传感器安装孔(512),多个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514)分别安装在各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孔(512)内,多
个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514)的端部均伸出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511)上的用于与出气法兰(15)连接的一面,并且多个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514)的朝向出气法兰(15)一端的端点均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移动机构(52)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511)靠近或者远离出气法兰(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元催化器总成(1)检具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52)包括第一固定支座(521)、第一导向轨(522)、第一导向槽(523)、第一导向限位组件以及第一把手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支座(521)与所述基座(3)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槽(523)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座(521)上,所述第一导向轨(522)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511)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导向轨(522)与所述第一导向槽(523)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导向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导向限位座(527)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首端限位块(5241)、第一导向杆(5242)和第一尾端限位块(5243),所述第一导向限位座(527)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座(521)上,所述第一导向限位座(527)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孔(5271),所述第一首端限位块(5241)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511)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5242)与所述第一导向孔(527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首端限位块(5241)和第一尾端限位块(5243)无法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孔(5271);所述第一把手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511)铰接的第一把手构件(525)以及与所述基座(3)固定连接的第一把手卡接座(526),所述第一把手卡接座(526)上设置有第一把手卡接槽(5261),所述第一把手构件(525)上设置有第一把手卡接部(5251),所述第一把手卡接部(5251)与第一把手卡接槽(5261)卡接后能够使所述第二安装支架(511)的位置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器总成(1)检具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氧传感器安装检测模块、前氧传感器座检测模块(6)、支架第一安装孔检测模块(8)以及支架第二安装孔检测模块(9);所述基座(3)包括水平平台(31)和设置在所述水平平台(31)上的竖直平台(32),所述竖直平台(32)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所述进气法兰检测模块(4)和前氧传感器座检测模块(6)的平台副支架(321),所述后氧传感器安装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竖直平台(32)的中部,所述出气法兰检测模块(5)、支架第一安装孔检测模块(8)以及支架第二安装孔检测模块(9)设置在所述水平平台(31)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元催化器总成(1)检具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氧传感器座检测模块(6)包括第三定位检测机构(61)和第二移动机构(62);第二移动机构(62)包括第二固定支座(621)、第二导向限位组件以及第二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剑飏赵文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