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模膜释放装置及薄膜辅助芯片封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IC塑封产品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模膜释放装置及薄膜辅助芯片封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芯片封装所用的树脂经过加热熔化注入模具中再成型。由于树脂具有粘性,塑封体较小时,脱模可以用顶杆顶出;当塑封体较大或结构特殊时,脱模困难,顶杆顶不出;暴力脱模容易造成质量损失。为了防止树脂与模具粘接而需要使用脱模膜,脱模膜能有效解决脱模问题,且受力均匀,能快速脱模。但是每次使用的脱模膜不可循环使用。
[0003]现有的释放机构用于对脱模膜进行快速释放,实现循环使用。但是现有释放机构中的滚轮安装困难,拆卸麻烦,难以满足生产和效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脱模膜释放装置,其能够提高脱模膜释放装置的拆装效率。
[0005]本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薄膜辅助芯片封装装置,其能够提高脱模膜释放装置的拆装效率。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0007]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模膜释放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组件(100),所述传动组件(100)包括滚轮轴(110)以及装配轴承(120),所述滚轮轴(110)的一端设置卡接部(111),所述滚轮轴(110)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装配轴承(120);第一固定组件(200),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00)包括第一固定板(210)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10)的固定块(270);所述固定块(270)设置有卡合部(271),所述卡合部(271)用于与所述卡接部(111)卡接;所述固定块(270)用于在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板(210)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滚轮轴(110)转动;以及第二固定组件(300),所述第二固定组件(300)包括第二固定板(310)、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10)的装配槽(331)以及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10)的拉手件(340);所述装配槽(331)用于安装所述装配轴承(120);所述拉手件(340)用于在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板(310)移动的过程中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所述拉手件(340)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对安装在所述装配槽(331)内的所述装配轴承(120)进行抵持,以阻止所述卡接部(111)与所述卡合部(271)脱离,或者所述拉手件(340)用于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避开所述装配轴承(120),以使所述装配轴承(120)能够从所述装配槽(331)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膜释放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111)包括形成于所述滚轮轴(110)一端的卡槽(112);所述卡合部(271)包括形成于所述固定块(270)的固定槽(272)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槽(272)内的销轴(273);所述固定槽(272)用于容置所述卡接部(111),所述销轴(273)用于卡入所述卡槽(112),以使所述卡接部(111)与所述卡合部(271)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膜释放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00)还包括固定轴套(260)、从动轮(250)以及传动轴承(264);所述固定轴套(260)通过所述传动轴承(264)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10);所述固定轴套(260)设置有第一轴部(261)以及安装槽(263),所述第一轴部(261)用于安装所述从动轮(250),所述安装槽(263)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块(270),所述从动轮(250)用于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固定轴套(260)带动所述固定块(270)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模膜释放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10)设置有安装孔(211);所述固定轴套(260)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轴部(261),所述固定轴套(260)的另一端设置所述安装槽(263);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火根,张胜,何豪佳,吴成胜,黄明玖,刘文超,方唐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耐科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