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866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0:1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设置有静触头;电磁机构,包括线圈组件和活动铁芯,线圈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线圈组件形成有通道;活动铁芯活动设于通道内,活动铁芯靠近静触头的一端设置有动触头,活动铁芯能够基于线圈组件的通电状态带动动触头向靠近或者远离静触头的方向移动;磁吸保持件,设置于壳体,磁吸保持件用于向活动铁芯施加磁吸力。本申请较好地改善了向电磁机构中的线圈组件持续通电的问题,从而能够达到降低线圈组件的电能损耗的效果;另外,采用磁吸保持件产生的磁力来吸引活动铁芯并维持活动铁芯的状态,因此能够较好地改善或避免现有方案中在长期通电情况下因电压波动导致接触头处产生的接触头处弹振或者烧蚀情况。烧蚀情况。烧蚀情况。

Cont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器


[0001]本申请涉及具有电磁机构的保护开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触器。

技术介绍

[0002]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为:当接触器内部的线圈或者线圈组件通电后能够产生磁场,从而使得活动铁芯带动触头完成闭合或者断开动作。
[0003]现有的接触器采用低电压吸持的运行策略,依靠线圈长期持续不断的通电来维持活动铁芯的动作状态。在长期通流的情况下,线圈由于电阻和电感的存在,会持续消耗能量并产生热量。由于线圈需要长时间消耗能量,因此较难满足节约电能的指标。另外,当通入线圈中的电压存在波动时,线圈产生的磁力难以维持活动铁芯的动作状态,从而导致相互接触的触头之间产生弹振或烧蚀情况,最后影响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器,其能够较好地解决现有接触器存在电能损耗大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弹振或烧蚀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
[0007]壳体,设置有静触头;
[0008]电磁机构,包括线圈组件和活动铁芯,所述线圈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线圈组件形成有通道;所述活动铁芯活动设于所述通道内,所述活动铁芯靠近所述静触头的一端设置有动触头,所述活动铁芯能够基于所述线圈组件的通电状态带动所述动触头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静触头的方向移动;
[0009]磁吸保持件,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磁吸保持件用于向所述活动铁芯施加磁吸力。
[0010]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分别带动所述活动铁芯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静触头的方向移动。
[0011]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形成有所述通道,且所述线圈骨架的外侧形成有环绕所述通道的安装槽;
[0012]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分别环绕所述通道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的底部区域。
[0013]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磁吸保持件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活动铁芯的侧面。
[0014]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设置有收容槽,所述磁吸保持件位于所述收容槽内。
[0015]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磁吸保持件为永磁铁;和/或,所述收容槽的槽口处设置有密封组件。
[0016]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收容槽的槽口处设置有密封组件时,所述密封组件
包括密封板和紧固件,所述密封板覆盖所述收容槽的槽口,且所述密封板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壳体。
[0017]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灭弧室外壳和磁轭外壳,所述灭弧室外壳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磁轭外壳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互连通;
[0018]所述静触头安装于所述灭弧室外壳,所述动触头位于所述灭弧室外壳内,所述电磁机构设置于所述磁轭外壳内,所述磁吸保持件嵌在所述磁轭外壳的壳壁内。
[0019]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的截面积小于所述活动铁芯的截面积,且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缓冲块;
[0020]所述接触器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缓冲块与所述活动铁芯连接;
[0021]其中,所述缓冲块与所述动触头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0022]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铁芯的底部设置有装配槽,所述磁轭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装配槽相对应的安装座;
[0023]其中,所述接触器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装配槽并与所述活动铁芯连接。
[002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5]本申请中,接触器在使用时,电磁机构中的线圈组件通电,线圈组件产生的磁力能够使得活动铁芯在线圈组件中的通道中向靠近或者远离静触点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活动铁芯上设置的动触头与壳体上的静触头接触或者分离。当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或者分离时,线圈组件断电,此时磁吸保持件对活动铁芯产生的磁力能够维持活动铁芯的状态。本申请中采用了磁吸保持件产生的磁力来吸引活动铁芯以维持活动铁芯的状态,相比于现有中采用向电磁机构中的线圈组件持续通电来维持活动铁芯状态的方案而言,一方面可以降低线圈组件的电能损耗,另一方面能够改善或避免现有方案中在长期通电情况下因电压波动导致接触头处产生的接触头处弹振或者烧蚀情况。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号说明:
[0029]100、壳体;110、收容槽;120、密封组件;121、密封板;
[0030]122、紧固件;130、灭弧室外壳;131、第一开口;140、磁轭外壳;
[0031]141、第二开口;1411、缓冲块;1412、第一弹性件;143、安装座;
[0032]200、静触头;300、动触头;
[0033]400、电磁机构;410、线圈组件;411、第一线圈;412、第二线圈;
[0034]420、活动铁芯;421、装配槽;430、线圈骨架;431、通道;
[0035]432、安装槽;500、磁吸保持件;600、连杆;700、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体现本申请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是本申请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
[003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8]现有的接触器在使用时需要线圈持续通电来维持活动铁芯的工作状态,这种方案存在电能损耗大的问题,且电压波动时导致接触头出现弹振或者烧蚀情况,这影响了接触器的使用寿命。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接触器,以解决现有的接触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0039]参阅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有静触头;电磁机构,包括线圈组件和活动铁芯,所述线圈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线圈组件形成有通道;所述活动铁芯活动设于所述通道内,所述活动铁芯靠近所述静触头的一端设置有动触头,所述活动铁芯能够基于所述线圈组件的通电状态带动所述动触头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静触头的方向移动;磁吸保持件,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磁吸保持件用于向所述活动铁芯施加磁吸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分别带动所述活动铁芯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静触头的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形成有所述通道,且所述线圈骨架的外侧形成有环绕所述通道的安装槽;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分别环绕所述通道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的底部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保持件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活动铁芯的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收容槽,所述磁吸保持件位于所述收容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保持件为永磁铁;和/或,所述收容槽的槽口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习环宇游一民桑仲庆赵彤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