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863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一种向扁平导线的绝缘膜照射激光而除去绝缘膜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其具备第一工序,在第一工序中将扁平导线的外侧部的四个平面部依次设为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第三面部、第四面部,将第二面部与第三面部之间设为第二角部,将第四面部与第一面部之间设为第四角部,在处于第一姿势的状态下,向包含第一面部、第一角部以及第二面部的第一范围照射激光,所述第一姿势被设置为使第一面部以及第二面部与激光的照射部对置,并且在平行于激光的光轴的直线与第一面部的交点处形成于第四角部侧的角度是钝角,并且在平行于光轴的直线与第二面部的交点处形成于第二角部侧的角度是钝角。成于第二角部侧的角度是钝角。成于第二角部侧的角度是钝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射激光而进行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例如卷绕在用于搭载于电动车等车辆的电动马达等的定子铁芯等的导线,在表面形成有绝缘膜的扁平导线正在普及。在使用这样的扁平导线的情况下,在电连接的部分需要除去绝缘膜使芯线露出。因此,相对于扁平导线的连接部分,进行绝缘膜的除去作业。
[0003]作为扁平导线的绝缘膜的除去方法、即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进行了以下方法,即对扁平导线的四个面部的每一个照射激光来进行除去,相对于残留在四个角部的绝缘膜,对同一面上的两个角部分别照射激光。然而,在该除去方法中,为了对四个面部分别照射激光,需要四个工序,然后为了对同一面上的两个角部分别照射激光,还需要两个工序,合计需要六个工序。与此相对,为了减少工序数,开发了预先在扁平导线的四个角部涂覆吸收激光的涂料的除去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该除去方法,由于使角部吸收激光而热量容易提高,所以仅通过对四个面部分别照射激光的四个工序,也容易使各角部的热量上升而除去角部的绝缘膜。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70483号公报
[0005]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在向扁平导线照射激光之前必须涂覆吸收用的涂料,期望消减涂覆作业、涂料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工序数并且不需要涂料的涂覆等的追加工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
[0007]本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是对扁平导线的绝缘膜照射激光而除去上述绝缘膜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其具备:第一工序,在第一工序中,在按照相邻的排列顺序将上述扁平导线的外侧部的四个平面部设为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第三面部、第四面部,将上述第一面部与上述第二面部之间的角部设为第一角部,将上述第二面部与上述第三面部之间的角部设为第二角部,将上述第三面部与上述第四面部之间的角部设为第三角部,将上述第四面部与上述第一面部之间的角部设为第四角部的情况下,在处于第一姿势的状态下,对包含上述第一面部、上述第一角部以及上述第二面部的第一范围照射上述激光,该第一姿势设置为使上述第一面部以及上述第二面部与上述激光的照射部对置,并且在平行于上述激光的光轴的直线与上述第一面部的交点处形成于上述第四角部侧的角度是钝角,并且在平行于上述光轴的直线与上述第二面部的交点处形成于上述第二角部侧的角度是钝角。
[0008]根据本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的,能够减少工序数并且不需要涂料的涂覆等追加工序。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剖视图。
[0010]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11]图3A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设置为第一姿势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12]图3B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一工序中对第一范围照射激光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13]图3C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设置为第二姿势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14]图3D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二工序中对第二范围照射激光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15]图4A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设置为第三姿势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16]图4B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三工序中对第三范围照射激光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17]图4C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设置为第四姿势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18]图4D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在第四工序中对第四范围照射激光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19]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20]图6A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设置为第一姿势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21]图6B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一工序中对第一范围照射激光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22]图6C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五工序中保持第一姿势对第五范围以及第六范围照射激光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23]图7A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设置为第二姿势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24]图7B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二工序中对第二范围照射激光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25]图7C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在第六工序中保持第二姿势对第七范围以及第八范围照射激光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26]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9A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设置为第一姿势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28]图9B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一工序中对第一范围、第五范围、第六范围照射激光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29]图9C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设置为第二姿势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30]图9D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二工序中对第二范围、第七范围、第八范围照射激光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31]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32]图11A是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设置为第一姿势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33]图11B是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一工序中对第一范围照射第一激光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34]图11C是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二工序中对第二范围照射第二激光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35]图12A是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设置为第三姿势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36]图12B是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三工序中对第三范围照射第一激光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37]图12C是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在第四工序中对第四范围照射第二激光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38]图13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39]图14A是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设置为第一姿势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
[0040]图14B是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一工序中对第一范围照射第一激光的状态的扁平导线的简要的剖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是对扁平导线的绝缘膜照射激光而除去上述绝缘膜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其具备第一工序,在上述第一工序中,在将上述扁平导线的外侧部的四个平面部按照相邻的排列顺序设为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第三面部、第四面部,将上述第一面部与上述第二面部之间的角部设为第一角部,将上述第二面部与上述第三面部之间的角部设为第二角部,将上述第三面部与上述第四面部之间的角部设为第三角部,将上述第四面部与上述第一面部之间的角部设为第四角部的情况下,在处于第一姿势的状态下,对包含上述第一面部、上述第一角部以及上述第二面部的第一范围照射上述激光,该第一姿势设置为使上述第一面部以及上述第二面部与上述激光的照射部对置,并且在平行于上述激光的光轴的直线与上述第一面部的交点处形成于上述第四角部侧的角度是钝角,并且在平行于上述光轴的直线与上述第二面部的交点处形成于上述第二角部侧的角度是钝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其中,具备第二工序,在第二工序中,在处于第二姿势的状态下,对包含上述第三面部、上述第三角部以及上述第四面部的第二范围照射上述激光,该第二姿势设置为使上述第三面部以及上述第四面部与上述激光的照射部对置,并且在平行于上述光轴的直线与上述第三面部的交点处形成于上述第二角部侧的角度是钝角,并且在平行于上述光轴的直线与上述第四面部的交点处形成于上述第四角部侧的角度是钝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平导线的制造方法,其中,具备第三工序和第四工序,在第三工序中,在处于第三姿势的状态下,对包含上述第二角部的第三范围照射上述激光,该第三姿势设置为使上述第二角部与上述激光的照射部对置,并且在平行于上述光轴的直线与上述第二面部的交点处形成于上述第一角部侧的角度是钝角,并且在平行于上述光轴的直线与上述第三面部的交点处形成于上述第三角部侧的角度是钝角;在第四工序中,在处于第四姿势的状态下,对包含上述第四角部的第四范围照射上述激光,该第四姿势设置为使上述第四角部与上述激光的照射部对置,并且在平行于上述光轴的直线与上述第四面部的交点处形成于上述第三角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田英晴池田道治山崎孝也大野弘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