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系统和工程机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863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系统和工程机械,其中转向系统包括:油箱;转向齿轮泵,与油箱连接;优先阀,与转向齿轮泵连接;第一转向油缸;第二转向油缸;全液压转向器,与优先阀、油箱连接,与第一转向油缸通过第一液路连接,与第二转向油缸通过第二液路连接;应急泵,与油箱、优先阀连接;过载保护安全阀,设于第一液路和/或第二液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增设应急泵,当发动机故障熄火或者转向齿轮泵失效时,应急泵能够为转向系统提供应急转向功能,使工程机械顺利地停靠。转向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保养且成本较低。另外,通过在全液压转向器与转向油缸之间增设过载保护安全阀,当负载冲击过大时可以起到保护转向油缸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

Steering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系统和工程机械


[0001]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系统和一种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的矿用自卸车,其转向系统采用恒压泵配合转向阀组以及蓄能器作为转向动力源。这套动力源能够在发动机失去动力的紧急情况下,释放蓄能器内的油压为系统提供应急转向的能力,但此系统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系统。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转向系统的工程机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系统,包括:油箱;转向齿轮泵,与油箱连接;优先阀,与转向齿轮泵连接;第一转向油缸;第二转向油缸;全液压转向器,与优先阀连接,全液压转向器与油箱连接,全液压转向器与第一转向油缸通过第一液路连接,全液压转向器与第二转向油缸通过第二液路连接;应急泵,与油箱连接,应急泵与优先阀连接;过载保护安全阀,设于第一液路和/或第二液路。
[000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转向系统的实施例,增设应急泵,取消了传统结构中的蓄能器,当发动机故障熄火或者转向齿轮泵失效时,应急泵能够为转向系统提供应急转向功能,使工程机械顺利地停靠。这种设计方式,转向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保养且成本较低。另外,通过在全液压转向器与转向油缸之间增设过载保护安全阀,当负载冲击过大时可以起到保护转向油缸的作用,避免负载压力过大超过转向油缸的额定压力导致转向油缸损坏。
[0007]具体而言,转向系统包括油箱、转向齿轮泵、优先阀、全液压转向器、第一转向油缸、第二转向油缸、应急泵和过载保护安全阀。其中,油箱用于储存液压油液。转向齿轮泵与油箱连接。可选地,转向齿轮泵的吸油口与油箱连接。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齿轮泵中,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进一步地,优先阀与转向齿轮泵连接。可选地,优先阀的P口(即进油口)与转向齿轮泵的出油口连接。进一步地,全液压转向器与优先阀连接。可选地,全液压转向器的P口(即进油口)与优先阀的CF口连接。全液压转向器的T口(即出油口)与油箱连接。全液压转向器是在方向盘与转向操纵机构之间,不需要用连杆连接的一种液压动力转向形式,具有操纵轻便灵活、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以及整机安装布置方便等优点。进一步地,第一转向油缸与全液压转向器连接,第二转向油缸与全液压转向器连接。全液压转向器与第一转向油缸通过第一液路连接,全液压
转向器与第二转向油缸通过第二液路连接。
[0008]进一步地,应急泵与油箱连接,应急泵与优先阀连接。可选地,应急泵的吸油口与油箱连接,应急泵的出油口与优先阀的P口(即进油口)连接。通过增设应急泵,当发动机故障熄火或者转向齿轮泵失效时,应急泵能够为转向系统提供应急转向功能,使工程机械顺利地停靠。换言之,在先前的全液压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应电动应急转向系统,电动应急转向系统通过液压动力单元提供助力,主要由应急电机和应急泵组成,当发动机故障熄火或者转向齿轮泵失效时,按下应急按钮开关可以使应急电机工作,提供应急泵的动力,使车辆能够顺利的停靠。需要注意的是,应急电机不能连续工作超30s,完成紧急停靠后应该及时关闭电机,以免浪费电瓶电量。
[0009]进一步地,过载保护安全阀设于第一液路和/或第二液路。可选地,过载保护安全阀与全液压转向器连接。过载保护安全阀与第一转向油缸连接,过载保护安全阀与第二转向油缸连接。过载保护安全阀设于全液压转向器与转向油缸之间。来自优先阀的流体,依次经过全液压转向器、保护阀、转向油缸。通过在全液压转向器与转向油缸之间增设过载保护安全阀,当负载冲击过大时可以起到保护转向油缸的作用,避免负载压力过大超过转向油缸的额定压力导致转向油缸损坏。
[0010]相关技术的矿用自卸车,其转向系统采用恒压泵配合转向阀组以及蓄能器作为转向动力源。这套动力源能够在发动机失去动力的紧急情况下,释放蓄能器内的油压为系统提供应急转向的能力,但此系统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0011]本技术限定的技术方案中,增设应急泵,取消了传统结构中的蓄能器,当发动机故障熄火或者转向齿轮泵失效时,应急泵能够为转向系统提供应急转向功能,使工程机械顺利地停靠。这种设计方式,转向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保养且成本较低。另外,通过在全液压转向器与转向油缸之间增设过载保护安全阀,当负载冲击过大时可以起到保护转向油缸的作用,避免负载压力过大超过转向油缸的额定压力导致转向油缸损坏。
[0012]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全液压转向器具有左油口和右油口,全液压转向器处于中位时,左油口和右油口均处于截止状态。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转向油缸为左转向油缸,第二转向油缸为右转向油缸。第一转向油缸具有第一无杆腔和第一有杆腔,第一无杆腔设有第一转向油缸的A口,第一有杆腔设有第一转向油缸的B口。第二转向油缸具有第二无杆腔和第二有杆腔,第二无杆腔设有第二转向油缸的A口,第二有杆腔设有第二转向油缸的B口。进一步地,全液压转向器的左油口(L口)与第一转向油缸的A口以及第二转向油缸的B口连接;全液压转向器的右油口(R口)与第一转向油缸的B口以及第二转向油缸的A口连接。全液压转向器处于中位时,左油口和右油口均处于截止状态。换言之,转向器中位时左右两个油口均为截止状态,此时操作人员松开方向盘后,方向盘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全液压转向器具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全液压转向器中位处于断路状态时,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均处于截止状态,第一进油口的流体压力大于第一出油口的流体压力。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全液压转向器的第一进油口(P口)与优先阀连接,全液压转向器的第一出油口(T口)与油箱连接。压转向器中位处于断路状态时,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
均处于截止状态,第一进油口的流体压力大于第一出油口的流体压力。换言之,转向器中位处于断路状态(闭芯),即当转向器不工作时,液压油液被转向器截止,此时第一进油口为高压口。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转向油缸具有第一有杆腔和第一无杆腔,第二转向油缸具有第二有杆腔和第二无杆腔,第一无杆腔和第二有杆腔均与左油口连接,第一有杆腔和第二无杆腔均与右油口连接。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转向油缸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穿设于第一缸体,第一活塞杆能够相对第一缸体移动。第一活塞杆的活塞将第一缸体的内部分隔为第一无杆腔和第一有杆腔。第二转向油缸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穿设于第二缸体,第二活塞杆能够相对第二缸体移动。第二活塞杆的活塞将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10);转向齿轮泵(120),与所述油箱(110)连接;优先阀(130),与所述转向齿轮泵(120)连接;第一转向油缸(151);第二转向油缸(154);全液压转向器(140),与所述优先阀(130)连接,所述全液压转向器(140)与所述油箱(110)连接,所述全液压转向器(140)与所述第一转向油缸(151)通过第一液路(1791)连接,所述全液压转向器(140)与所述第二转向油缸(154)通过第二液路(1792)连接;应急泵(160),与所述油箱(110)连接,所述应急泵(160)与所述优先阀(130)连接;过载保护安全阀(171),设于所述第一液路(1791)和/或所述第二液路(179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液压转向器(140)具有左油口(141)和右油口(142),所述全液压转向器(140)处于中位时,所述左油口(141)和所述右油口(142)均处于截止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液压转向器(140)具有第一进油口(143)和第一出油口(144),所述全液压转向器(140)中位处于断路状态时,所述第一进油口(143)和所述第一出油口(144)均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第一进油口(143)的流体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出油口(144)的流体压力。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油缸(151)具有第一有杆腔(152)和第一无杆腔(153),所述第二转向油缸(154)具有第二有杆腔(155)和第二无杆腔(156),所述第一无杆腔(153)和所述第二有杆腔(155)均与所述左油口(141)连接,所述第一有杆腔(152)和所述第二无杆腔(156)均与所述右油口(14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口(143)与所述优先阀(130)连接,所述第一出油口(144)与所述油箱(110)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齿轮泵(120)具有第一吸油口(121)和第二出油口(122),所述第一吸油口(121)通过第三液路(176)与所述油箱(110)连接,所述第二出油口(122)通过第四液路(177)与所述优先阀(130)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系统(100),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彬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