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806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icroRNA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microRNA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患者日渐增多。我国现有约九千万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引起骨骼疼痛、骨折等全身问题,同时口腔颌面部骨丢失亦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如剩余牙槽嵴重度吸收等。这些问题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负担。因此,骨质疏松的合理预防与有效治疗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主要依赖于药物,包括双磷酸盐类、雌激素类、甲状旁腺素类等,而这些传统治疗方法均存在明显的副作用,比如颌骨坏死、血栓、增加骨肿瘤的发病风险。因此,寻找一种新的、安全、高效且副作用少的骨质疏松症治疗和预防手段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0003]目前,对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干细胞治疗已被证明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干细胞治疗存在的问题,包括植入体内后存活率低、免疫排斥、致瘤风险等,限制了其临床推广应用。外泌体是直径为30

150nm的细胞外泌囊泡,具有双层脂质膜结构,包裹蛋白、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在细胞间交流和调控细胞生物学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干细胞相比,外泌体具有免疫原性低、安全、稳定、容易储存、便于递送等优点。CN110403959A公开一种用于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症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制剂,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乙酰水杨酸组成,体内注射200ul含有200ug外泌体+40ug乙酰水杨酸的溶液具有较好的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然而,骨髓充质干细胞难于获得,并且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甚至骨组织缺损,限制了其临床推广应用。
[0004]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从自身获取,通过吸脂手术获得或来源于废弃的脂肪组织,具有来源广泛、获取便捷、供体痛苦小的优势,因此具备巨大的临床转化潜能。CN114246882A公开了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制备防治骨质疏松症药物中的应用,包括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和载体制剂。但是该外泌体来源普通培养基培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其对骨质疏松症治疗或预防效果有限。通过工程化的方式将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如miRNA或其抑制剂加载到外泌体中,可增强外泌体的治疗效果。CN112190592A公开了一种miR

155

5p高表达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外泌体中miR

155

5p的表达优选增加67倍,所述外泌体能够减轻骨关节炎损伤并促进软骨再生。CN113373117A公布了一种通过电穿孔技术制备的高表达miR

13474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用于糖尿病足创面修复。目前,尚无关于miRNA抑制剂修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用于骨质疏松治疗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microRNA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microRNA为miR

335

3p。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所述外泌体中miR

335

3p的表达量降低。
[0007]具体的,通过在所述外泌体中转染miR

335

3p抑制剂使外泌体中miR

335

3p的表达量降低。
[0008]更具体的,所述外泌体中转染miR

335

3p抑制剂的方法为通过Exo

Fect外泌体转染试剂或电穿孔将miR

335

3p抑制剂转染至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中;或通过慢病毒将miR

335

3p抑制剂转染至间充质干细胞中。
[0009]通过Exo

Fect外泌体转染试剂转染的方法包括:
[0010](1)以200pmol miRNA:300μg外泌体的比例,将miR

335

3p抑制剂与外泌体混合,再加入10μL Exo

Fect溶液,补充适量PBS使得混合体系总体积为150μL;
[0011](2)轻轻混匀体系后,在37℃恒温振荡器中震荡孵育10min,并立即置于冰上冷却;
[0012](3)向冷却后的体系中加入30μL ExoQuick

TC试剂并轻轻混匀以终止反应;
[0013](4)冰上静置30min后,在4℃,14000rpm条件下离心3min,沉淀即为转染miR

335

3p抑制剂的外泌体。
[0014]其中,所述miR

335

3p抑制剂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片段;
[0015]所述外泌体来源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优选的,所述外泌体来源于经无外泌体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0016]所述无外泌体的成骨诱导培养基的配方如下:Dulbecco改良Eagle培养基(DMEM),10%(v/v)去除外泌体的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G,100mg/mL链霉素,10nM地塞米松,10mMβ

甘油磷酸和0.2mM抗坏血酸。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8](1)本专利技术基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获取便捷、供体痛苦小等优势,提取经成骨诱导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相较于普通增殖培养基培养获得的外泌体具有更好的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外泌体作为生物活性分子或药物的纳米载体具有先天优势,外泌体的组成成分均来源于细胞,避免了人工合成的脂质体、高分子等材料带来的细胞毒性等问题。相比传统药物治疗,生物安全性更高。与干细胞治疗相比,避免了干细胞的存活率低、免疫排斥、致瘤风险等缺陷。同时,外泌体更易于储存和运输,因此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非常适宜临床转化应用。经成骨诱导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亦可用于口腔颌面部骨丢失与骨缺损患者的治疗,为颌面部骨再生提供新策略。未来有望用于骨质疏松与骨再生治疗的外泌体库的构建,实现临床推广,提升广大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经济负担。
[0019](2)本专利技术研究发现miR

335

3p可通过负向调控机制,促进骨质疏松小鼠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向分化;并发现miR

335

3p可能通过下调Aplnr基因发挥抑制成骨向分化的作用。为今后基于miR

335

3p的骨质疏松治疗和促进骨再生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microRNA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microRNA为miR

335

3p。2.一种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泌体中miR

335

3p的表达量降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泌体,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外泌体中转染miR

335

3p抑制剂使外泌体中miR

335

3p的表达量降低。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泌体中转染miR

335

3p抑制剂的方法为通过Exo

Fect外泌体转染试剂或电穿孔将miR

335

3p抑制剂转染至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中;或通过慢病毒将miR

335

3p抑制剂转染至间充质干细胞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Exo

Fect外泌体转染试剂转染的方法包括:(1)以200pmol miRNA:300μg外泌体的比例,将miR

3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胜吕珑薇郭晓东盛春辉张晓刘云松张萍万竹青白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