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顶盖集成抓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顶盖集成的
,具体而言涉及汽车顶盖集成抓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现有车身顶盖和顶盖前、后横梁的定位焊接是分不同的工位和不同的机器人抓手进行。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布局多个工位及场地存放抓手,因此占用场地面积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汽车顶盖集成抓手系统,包括:八角管框架,在所述八角管框架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多个定位集成单元;所述定位集成单元包括;横向设置的连接管、其一端和所述八角管框架连接;顶盖后横梁定位机构,其和所述连接管的一侧连接;顶盖定位机构,其和所述连接管的另一侧连接。
[000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多个定位集成单元对称安装于八角管框架的两侧,这样布局一个工位即可满足要求,占用空间小,一个八角管框架即可满足需求从而节省加工成本。
[0006]另外,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顶盖集成抓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八角管框架(1),在所述八角管框架(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多个定位集成单元(2);所述定位集成单元(2)包括;横向设置的连接管(21)、其一端和所述八角管框架(1)连接;顶盖后横梁定位机构(22),其和所述连接管(21)的一侧连接;顶盖定位机构(23),其和所述连接管(21)的另一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盖集成抓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后横梁定位机构(22)包括;竖向设置的自锁双导杆气缸(22
‑
1),其一侧和所述连接管(21)的一侧连接;横向设置的后横梁定位连接板(22
‑
2),其一端和所述自锁双导杆气缸(22
‑
1)的动力输出杆可拆卸地连接;竖向设置的后横梁压紧块(22
‑
3),其后面上部和所述后横梁定位连接板(22
‑
2)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用于压紧后横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顶盖集成抓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压紧块(22
‑
3)的正面中部连接有连接块(22
‑
4),在所述连接块(22
‑
4)的侧面安装有向所述后横梁压紧块(22
‑
3)正前方翘起的第一连接件(22
‑
5),所述第一连接件(22
‑
5)安装有后横梁定位销(22
‑
6),用于插入所述后横梁的安装孔内以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顶盖集成抓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压紧块(22
‑
3)的下沿一侧设置有第一顶盖压紧块(22
‑
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盖集成抓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定位机构(23)包括;顶盖定位连接板(23
‑
1),包括一体构成的竖直上部(23
‑
2)、外凸部(23
‑
3)和竖直下部(23
‑
4),所述外凸部(23
‑
3)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竖直上部(23
‑
2)的外侧下部,所述外凸部(23
‑
3)的下端和所述竖直下部(23
‑
4)的上端连接,所述竖直上部(23
‑
2)和所述连接管(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举,李国良,潘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