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机除油高效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6559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1:16
一种冰机除油高效过滤装置,涉及石油化工领域,为了解决行业内压缩机后除油分离器分离效率不好,润滑油损耗,不能保护冰机和水冷器长周期稳定运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冰机除油高效过滤装置,包括上封头、壳体、下封头,内部由封板将设备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热量交换段,用于气体的降温冷却;下部分为高效分离段及液体沉降段,换热管组件与上管板、下管板连接为一体,位于分离器中部的高效分离段增设有螺旋分离器和分离膜,达到了一台设备两种用处,高温气体先降温,再进行气液的分离,比传统的分离器分离的更加干净彻底,并且分离出来的润滑油还可以二次利用的有益效果。来的润滑油还可以二次利用的有益效果。来的润滑油还可以二次利用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冰机除油高效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机除油高效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内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合成氨,尿素等化工产品的工艺大同小异,忽略各自的设备差异和工艺上的微小不同,其中的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部,造气——变换——合成——冷冻成产品;
[0003]做为冷冻工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气态的氨重新液化,利用液态的氨做为其它化工产品的冷源,是其它化工产品从气态变为液态的媒介具体工作原理为:来自蒸发器的气态氨(压力≤0.25MPa,温度<30℃),经冰机压缩成压力<1.6MPa温度<90℃高温气体,冰机在压缩气体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添加润滑油(三个作用:一是减少摩擦,二带走摩擦时产生的热量,三密封作用);经过压缩后的气体在经过系统自带的油分离器,初步分离掉气体中携带的大量润滑油,带油的高温气体进入水冷器经水冷凝后将自己的热量传递给水,气体温度降低又冷凝为液氨,一部为做为成品卖掉,另一部分做为冷冻剂(蒸发吸热又气化为气氨)循环使用。
[0004]行业内目前在压缩机后做的分离器非常多,有简单的缓冲罐式,有组合式高效膜分离式,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分离器,都解决不了行业内存在的现实问题,常规的分离器仅仅是分离,而忽略了经过冰机压缩的气体温度高达70-90℃,在高温的条件下润滑油已气化,任何高效的分离器也分离不出气态的润滑油,这样被带入后续的水冷器中,水冷器部分温度低,气态的润滑油又变成液态油冷凝下来,大部分压缩机后油分离器根本分离不下来多少油,而在后续的水冷器处却有大量的油在此冷凝排出,来不及分离的便堵塞在水冷器的换热管内,使水冷器的寿命大大减少。
[0005]行业内压缩机后除油分离器分离效率不好,也不能很好的回收润滑油,保护不了下工序的水冷器长周期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行业内压缩机后除油分离器分离效率不好,润滑油损耗,不能保护冰机和水冷器长周期稳定运行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冰机除油高效过滤装置。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冰机除油高效过滤装置,包括上封头、壳体、下封头、支腿,所述壳体上方设有上封头,下方设有下封头,所述下封头下方设有支腿,还包括热量交换段、高效分离段、液体沉降段,所述热量交换段下方依次设有高效分离段、液体沉降段;
[0008]所述热量交换段包括上封头、出水管、上管板、换热管、下管板、集液筒、封板,所述壳体内顶部设有上管板,所述上管板下方通过换热管连接下管板,下管板下方设有集液筒,集液筒底部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与壳体内部连接,所述上封头顶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管一端连接出水口,另一端连接下管板,所述壳体侧面对应上管板位置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
侧面对应下管板位置设有气体一次入口,所述壳体侧面对应上管板下方设有气体一次出口;
[0009]所述高效分离段包括出气口筒体、膜连接板、分离膜、螺旋分离器,所述封板下方设有出气口筒体,所述出气口筒体下方设有膜连接板,所述膜连接板下方设有分离膜,所述分离膜下方设有螺旋分离器,所述壳体侧面对应出气口筒体位置设有气体二次出口,所述壳体侧面对应螺旋分离器位置设有检修人孔;
[0010]所述液体沉降段包括下封头、二次进气管,所述下封头底部设有气体二次入口,所述二次进气管连接气体二次入口与螺旋分离器,所述下封头在气体二次入口旁边设有排液口,所述气体二次入口与气体一次出口在壳体外相连。
[0011]所述换热管内部为多孔结构。
[0012]所述螺旋分离器为一组按螺旋线均布的旋分管。
[0013]本技术与传统的分离器相比本技术优点为:
[0014]1.一台设备两种用处,高温气体先降温,再进行气液的分离,比传统的分离器分离的更加干净彻底。
[0015]2.分离出来的润滑油还可以二次利用,减少企业投入成本,创造了冰机油分依靠单一油分的空白,延长了冰机与后面水冷器的使用寿命,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能源浪废问题,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换热管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螺旋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说明:1

上封头,2

出水管,3

上管板,4

换热管,5

下管板,6

集液筒,7

封板,8

出气口筒体,9

膜连接板,10

分离膜,11

壳体,12

螺旋分离器,13

二次进气管,14

下封头,15

支腿
[0020]a1

气体一次入口,a2

气体一次出口,a3

气体二次入口,a4

气体二次出口,b1

进水口,b2

出水口,c

排液口,m

检修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冰机除油高效过滤装置,包括上封头1、壳体11、下封头14、支腿15,所述壳体11上方设有上封头1,下方设有下封头14,所述下封头14下方设有支腿15,还包括热量交换段、高效分离段、液体沉降段,所述热量交换段下方依次设有高效分离段、液体沉降段;
[0022]所述热量交换段包括上封头1、出水管2、上管板3、换热管4、下管板5、集液筒6、封板7,所述壳体11内顶部设有上管板3,所述上管板3下方通过换热管4连接下管板5,下管板5下方设有集液筒6,集液筒6底部设有封板7,所述封板7与壳体11内部连接,所述上封头1顶部设有出水口b2,所述出水管2一端连接出水口b2,另一端连接下管板5,所述壳体11侧面对应上管板3位置设有进水口b1,所述壳体11侧面对应下管板5位置设有气体一次入口a1,所述壳体11侧面对应上管板3下方设有气体一次出口a2;
[0023]所述高效分离段包括出气口筒体8、膜连接板9、分离膜10、螺旋分离器12,所述封板7下方设有出气口筒体8,所述出气口筒体8下方设有膜连接板9,所述膜连接板9下方设有分离膜10,所述分离膜10下方设有螺旋分离器12,所述壳体11侧面对应出气口筒体8位置设有气体二次出口a4,所述壳体11侧面对应螺旋分离器12位置设有检修人孔m;
[0024]所述液体沉降段包括下封头14、二次进气管13,所述下封头14底部设有气体二次入口a3,所述二次进气管13连接气体二次入口a3与螺旋分离器12,所述下封头14在气体二次入口a3旁边设有排液口c,所述气体二次入口a3与气体一次出口a2在壳体11外相连。
[0025]所述换热管4内部为多孔结构。
[0026]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机除油高效过滤装置,包括上封头(1)、壳体(11)、下封头(14)、支腿(15),所述壳体(11)上方设有上封头(1),下方设有下封头(14),所述下封头(14)下方设有支腿(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量交换段、高效分离段、液体沉降段,所述热量交换段下方依次设有高效分离段、液体沉降段;所述热量交换段包括上封头(1)、出水管(2)、上管板(3)、换热管(4)、下管板(5)、集液筒(6)、封板(7),所述壳体(11)内顶部设有上管板(3),所述上管板(3)下方通过换热管(4)连接下管板(5),下管板(5)下方设有集液筒(6),集液筒(6)底部设有封板(7),所述封板(7)与壳体(11)内部连接,所述上封头(1)顶部设有出水口(b2),所述出水管(2)一端连接出水口(b2),另一端连接下管板(5),所述壳体(11)侧面对应上管板(3)位置设有进水口(b1),所述壳体(11)侧面对应下管板(5)位置设有气体一次入口(a1),所述壳体(11)侧面对应上管板(3)下方设有气体一次出口(a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桂周冯文虎金杰理王芒利
申请(专利权)人:爱智环境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