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闭式循环吹管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5225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闭式循环吹管过滤器,包括进气管、第一进气隔离阀、第一过滤装置、第一排气隔离阀、第二进气隔离阀、第二过滤装置、第二排气隔离阀及出气管;进气管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第二进气隔离阀、第二过滤装置及第二排气隔离阀与出气管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经第一进气隔离阀、第一过滤装置及第一排气隔离阀与出气管的入口相连通,该过滤器具有多路布置、可不停机在线切换以及能够自动反吹清灰的特点。在线切换以及能够自动反吹清灰的特点。在线切换以及能够自动反吹清灰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闭式循环吹管过滤器


[0001]本技术属于火电机组启动调试
,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闭式循环吹管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新建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机组,需要对管道内的杂质颗粒进行清扫去除,考虑到二氧化碳具有成本高、环保性差,对动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不能像水蒸气锅炉一样,采用外排至大气的开放式吹扫方案。综合考虑,超临界二氧化碳机组采用封闭式的循环吹扫方案较为合适,管道系统里的杂质需要通过滤网进行收集。
[0003]闭式吹管方案具有系统简单、操作容易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如下缺点:
[0004]1、滤网结构强度不足,报废率高。系统内的杂质完全依赖滤网进行拦截收集,实际使用中,管内滤网在吹管初期较短时间内即发生堵塞,并在高压下变形无法矫正,彻底报废。这类高目数的滤网制造成本高,报废后造成了极大浪费,也增加了二氧化碳机组的吹管成本。
[0005]2、滤网不能在线实施清灰,一旦堵塞只能停机。滤网发生堵塞后,前后差压越来越大,只能完全停运机组,进行拆卸更换,这大大增加了机组的启动次数,增加了燃料、电力、工质充装等的一系列成本。
[0006]3、滤网不设旁路,无法在线切换。滤网堵塞后,只能停机更换新的滤网,这将会面临以下问题:一是滤网拆卸,系统内的二氧化碳工质就得全部排空,既带来了环保意义差的碳排放,又浪费了成本较高的二氧化碳。二是系统处于热态下,更换滤网必须等到管道温度降至100℃以下,工人才可安全操作。等待降温的时间,大大延长了吹管工期。
[0007]因此,超临界二氧化碳机组闭式吹管急需研发一种多路布置的、可不停机在线切换的、具有自动反吹清灰功能的过滤器,以减少吹管停机次数,降低碳排放并降低吹管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闭式循环吹管过滤器,该过滤器具有多路布置、可不停机在线切换以及能够自动反吹清灰的特点。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闭式循环吹管过滤器包括进气管、第一进气隔离阀、第一过滤装置、第一排气隔离阀、第二进气隔离阀、第二过滤装置、第二排气隔离阀及出气管;
[0010]进气管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第二进气隔离阀、第二过滤装置及第二排气隔离阀与出气管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经第一进气隔离阀、第一过滤装置及第一排气隔离阀与出气管的入口相连通。
[0011]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腔室及第一滤网,其中,第一滤网位于第一腔室内,第
一滤网的开口与第一腔室的出气口相连通,第一滤网通过第一支撑柱固定于第一腔室内,第一腔室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第一腔室上的进气口与第一进气隔离阀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上的出气口与第一排气隔离阀相连通。
[0012]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腔室及第二滤网,其中,第二滤网位于第二腔室内,第二滤网的开口与第二腔室的出气口相连通,第二滤网通过第二支撑柱固定于第二腔室内,第二腔室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第二腔室上的进气口与第二进气隔离阀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上的出气口与第二排气隔离阀相连通。
[0013]第一腔室的底部排渣口处设置有第一排渣阀。
[0014]第二腔室的底部排渣口处设置有第二排。
[0015]第一腔室上进气口的轴线与第一滤网的外表面相切。
[0016]第二腔室上进气口的轴线与第二滤网的外表面相切。
[0017]还包括第一滤网前后差压表;第一滤网前后差压表与第一过滤装置的进气口及出气口相连通。
[0018]还包括第二滤网前后差压表;第二滤网前后差压表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进气口及出气口相连通。
[001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闭式循环吹管过滤器在具体操作时,采用采取双路布置,同时在工作时,通过第一进气隔离阀、第一排气隔离阀、第二进气隔离阀及第二排气隔离阀的开启及关闭,实现在线切换及在线清灰,克服当前管道滤网一旦堵塞,只能停机更换的缺陷,大大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机组的吹管效率,降低吹管成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为进气管、21为第一进气隔离阀、22为第二进气隔离阀、31为第一滤网前后差压表、32为第二滤网前后差压表、41为第一排渣阀、42为第二排渣阀、51为第一滤网、52为第二滤网、61为第一支撑柱、62为第二支撑柱、71为第一排气隔离阀、72为第二排气隔离阀、8为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技术公开的概念。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
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0025]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闭式循环吹管过滤器包括进气管1、第一进气隔离阀21、第一过滤装置、第一排气隔离阀71、第二进气隔离阀22、第二过滤装置、第二排气隔离阀72及出气管8;
[0026]进气管1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第二进气隔离阀22、第二过滤装置及第二排气隔离阀72与出气管8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经第一进气隔离阀21、第一过滤装置及第一排气隔离阀71与出气管8的入口相连通。
[0027]第一滤网前后差压表31与第一过滤装置的进气口及出气口相连通,第二滤网前后差压表32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进气口及出气口相连通。
[0028]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腔室及第一滤网51,其中,第一滤网51位于第一腔室内,第一滤网51的开口与第一腔室的出气口相连通,第一腔室的底部排渣口处设置有第一排渣阀41,第一滤网51通过第一支撑柱61固定于第一腔室内,第一腔室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口,其中,第一腔室上进气口的轴线与第一滤网51的外表面相切,所述第一腔室上的进气口与第一进气隔离阀21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上的出气口与第一排气隔离阀71相连通。
[0029]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腔室及第二滤网52,其中,第二滤网52位于第二腔室内,第二滤网52的开口与第二腔室的出气口相连通,第二腔室的底部排渣口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闭式循环吹管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1)、第一进气隔离阀(21)、第一过滤装置、第一排气隔离阀(71)、第二进气隔离阀(22)、第二过滤装置、第二排气隔离阀(72)及出气管(8);进气管(1)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第二进气隔离阀(22)、第二过滤装置及第二排气隔离阀(72)与出气管(8)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经第一进气隔离阀(21)、第一过滤装置及第一排气隔离阀(71)与出气管(8)的入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闭式循环吹管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腔室及第一滤网(51),其中,第一滤网(51)位于第一腔室内,第一滤网(51)的开口与第一腔室的出气口相连通,第一滤网(51)通过第一支撑柱(61)固定于第一腔室内,第一腔室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第一腔室上的进气口与第一进气隔离阀(21)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上的出气口与第一排气隔离阀(71)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闭式循环吹管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腔室及第二滤网(52),其中,第二滤网(52)位于第二腔室内,第二滤网(52)的开口与第二腔室的出气口相连通,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杨博高景辉刘岗宋晓辉张亚夫王红雨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