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613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装置,包括基板及设置在基板上的送料轨道,送料轨道上设有送料板,基板上沿Y轴方向依次间隔设有上盘工位、收盘工位和上料工位;上盘工位内设有两个第一夹盘组件及两个第一推盘板,两个第一夹盘组件分别位于送料轨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第一夹盘组件相对设置,两个第一推盘板可同步升降;收盘工位内设有两个第二夹盘组件及两个第二推盘板,两个第二夹盘组件分别位于送料轨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第二夹盘组件相对设置,两个第二推盘板可同步升降;送料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避让第一推盘板及所述第二推盘板的避位槽。上料装置内能够叠放多个装有喇叭的料盘,大大提高上料装置的容量,利于提高对喇叭进行测试的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喇叭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换为声能的电子设备,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信号。其中喇叭的灵敏度是衡量喇叭性能的重要指标,当同一产品中有多个喇叭时,例如成对的耳机,则要求同一产品中的喇叭的灵敏度在同一范围内且差值不能过大,以确保该产品具有良好的视听效果。因此在喇叭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喇叭进行听音测试并将喇叭按其灵敏度所处范围进行分组,以防后期取用时混淆。
[0003]目前电子产品中使用的喇叭体积较小,因此在进行听音测试时一般使用料盘盛放待测试的喇叭并对各个待测试的喇叭进行定位,现有的上料装置通常只具有移动料盘使取料机械手对准料盘上的其中一个喇叭的功能,容量不高,并且料盘上的喇叭被取完后需要停机或暂停以更换料盘,导致测试设备频繁停机或暂停运行,影响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容量的上料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料装置,包括基板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送料轨道,所述送料轨道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且所述送料轨道上设有可沿Y轴方向移动的送料板,所述基板上沿Y轴方向依次间隔设有上盘工位、收盘工位和上料工位;所述上盘工位内设有两个第一夹盘组件及两个第一推盘板,两个所述第一夹盘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送料轨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夹盘组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推盘板分别位于所述送料轨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推盘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夹盘组件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推盘板可同步沿Z轴方向升降;所述收盘工位内设有两个第二夹盘组件及两个第二推盘板,两个所述第二夹盘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送料轨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夹盘组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推盘板分别位于所述送料轨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推盘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夹盘组件之间,两个所述第二推盘板可同步沿Z轴方向升降;所述送料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避让所述第一推盘板及所述第二推盘板的避位槽。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盘组件包括沿Y轴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挡板,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设有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夹盘板,所述夹盘板靠近所述送料轨道的一面具有凸出的托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盘组件还包括驱使所述夹盘板沿X轴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夹盘板配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的横截面呈直角形。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盘工位内还设有驱使所述第一推盘板沿Z轴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推盘板配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盘组件包括沿Y轴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挡板,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靠近所述送料轨道的一面设有可转动的卡勾及驱使所述卡勾复位的弹性件。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卡勾靠近所述送料轨道的一侧具有抵持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梁上沿Y轴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卡勾。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板的横截面呈直角形。
[0014]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板的其中一个侧面上设有感应片,所述基板上沿Y轴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感应所述感应片的感应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上料装置的基板上设有上盘工位、收盘工位和上料工位,基板上还设有送料轨道,送料轨道上设有在上盘工位、收盘工位和上料工位间往复移动的送料板,且上盘工位内设有用于夹持料盘的第一夹盘组件以使装有喇叭的多个料盘能够在上盘工位内叠放,大大提高上料装置的容量,并通过可升降的第一推盘组件与第一键盘组件的配合依次将最下方的料盘放到送料板上,使送料板能够连续向上料工位内输送盛放有喇叭的料盘,收盘工位内设有第二夹盘组件使空的料盘能够在收盘工位内叠放,并通过可升降的第二推盘组件与第二夹盘组件的配合依次将空的料盘送入第二夹盘组件中,料盘上的喇叭在上料工位内被取完后,送料板移动至收盘工位将空的料盘送入第二夹盘组件,以实现在不停机或暂停的情况下连续不断的收拢空料盘以及更换装有喇叭的料盘进行上料,同时可在不停机或暂停的情况下将空的料盘取出以及补充新的装有喇叭的料盘,利于提高对喇叭进行测试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喇叭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喇叭测试设备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喇叭测试设备中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喇叭测试设备中第一移料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喇叭测试设备中标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喇叭测试设备中标记组件的剖视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喇叭测试设备中中转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喇叭测试设备中中转台的俯视图;
[0024]图9为本技术的喇叭测试设备中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的喇叭测试设备中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的喇叭测试设备中上料装置的俯视图;
[0027]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喇叭测试设备中第二移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喇叭测试设备中第二移料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喇叭测试设备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喇叭测试设备中检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喇叭测试设备中第一夹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喇叭测试设备中第二夹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喇叭测试设备中第二夹盘组件的部分剖视图。
[0034]标号说明:
[0035]1、机架;2、料盘;3、上料装置;31、基板;32、送料轨道;33、送料板;331、避位槽;332、感应片;34、上盘工位;341、第一夹盘组件;342、第一推盘板;343、第一挡板;344、夹盘板;345、托板;346、第一驱动件;347、第二驱动件;348、第一横梁;35、收盘工位;351、第二夹盘组件;352、第二推盘板;353、第二挡板;354、第二横梁;355、卡勾;356、弹性件;357、抵持面;358、第三驱动件;36、上料工位;37、感应器;4、不良品收集装置;5、收料装置;6、检测装置;61、检测底板;62、检测压头;63、定位槽;64、检测驱动件;7、龙门架;71、第一移料组件;711、第一移料吸嘴;72、标记组件;721、标记支架;722、标记笔头;723、标记驱动件;724、座体;725、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装置,包括基板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送料轨道,所述送料轨道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且所述送料轨道上设有可沿Y轴方向移动的送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沿Y轴方向依次间隔设有上盘工位、收盘工位和上料工位;所述上盘工位内设有两个第一夹盘组件及两个第一推盘板,两个所述第一夹盘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送料轨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夹盘组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推盘板分别位于所述送料轨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推盘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夹盘组件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推盘板可同步沿Z轴方向升降;所述收盘工位内设有两个第二夹盘组件及两个第二推盘板,两个所述第二夹盘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送料轨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夹盘组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推盘板分别位于所述送料轨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推盘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夹盘组件之间,两个所述第二推盘板可同步沿Z轴方向升降;所述送料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避让所述第一推盘板及所述第二推盘板的避位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盘组件包括沿Y轴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挡板,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设有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夹盘板,所述夹盘板靠近所述送料轨道的一面具有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福强卢小亮许健杨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维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