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页的柔版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5846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折页的柔版印刷机,包括机架、折页装置、底材供料机构、设于底材供料机构的一侧的纠偏机构、位于纠偏机构的下方的柔版印刷装置、位于柔版印刷装置一侧的压合成型装置、位于压合成型装置的上方的表材供料机构及设于表材供料机构的一侧的表材废料收卷机构,机架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折页导辊、若干个底材导辊和若干个表材导辊,折页导辊位于折页装置的输出端与压合成型装置之间,底材导辊位于纠偏机构与柔版印刷装置之间,表材导辊位于表材供料机构与压合成型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地实现了主材料的折页、底材料的印刷、表材料的撕膜以及表材料、主材料和底材料的压合成型,生产的效率高、质量好。率高、质量好。率高、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页的柔版印刷机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机
,尤其是指一种可折页的柔版印刷机。

技术介绍

[0002]柔版印刷机用于对材料进行印刷,由于其结构简单、印刷效率高、印品质量高,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现有的柔版印刷机的功能单一,只能完成印刷工序,无法对材料进行折页(翻边)、压合成型等工艺,难以满足现代生产需求。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页的柔版印刷机。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折页的柔版印刷机,其包括机架、装设于机架的折页装置、装设于机架并位于折页装置的下方的底材供料机构、设置于底材供料机构的一侧的纠偏机构、装设于机架并位于纠偏机构的下方的柔版印刷装置、位于柔版印刷装置一侧的压合成型装置、位于压合成型装置的上方的表材供料机构及设置于表材供料机构的一侧的表材废料收卷机构,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折页导辊、若干个底材导辊和若干个表材导辊,所述折页导辊位于折页装置的输出端与压合成型装置之间,所述底材导辊位于纠偏机构与柔版印刷装置之间,所述表材导辊位于表材供料机构与压合成型装置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折页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的折页架、依次设置于折页架的双压痕机构、第一毛刷折页机构、第一折页初压合机构、第一送料机构、第二毛刷折页机构、第二折页初压合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若干个折页导辊位于第二送料机构的出料端,所述双压痕机构设置有两个压痕轮,两个压痕轮分别与第一毛刷折页机构和第二毛刷折页机构对应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双压痕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折页架的压痕导辊、设置于压痕导辊的一侧的压痕辊、连接于折页架并位于压痕辊的上方的压痕连杆及装设于折页架并用于驱动压痕辊转动的压痕转动驱动器,两个压痕轮装设于压痕连杆,两个压痕轮分别与压痕辊滚动抵触。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毛刷折页机构和第二毛刷折页机构均包括装设于折页机架的横向调节组件、连接于横向调节组件的输出端的升降调节组件、连接于升降调节组件的输出端的安装架、转动连接于安装架的滚轮及连接于安装架的毛刷件,所述第一毛刷折页机构的毛刷件和第二毛刷折页机构的毛刷件分别与两个压痕轮对应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页初压合机构和第二折页初压合机构均包括装设于折页架的初压合连杆及分别倾斜设置于初压合连杆的上初压合架和下初压合架,所述上初压合架位于下初压合架的上方。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均包括转动连接于折页架的从送料
辊、与从送料辊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主送料辊及装设于折页架并用于驱动主送料辊转动的送料转动驱动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柔版印刷装置包括若干个呈直线排列设置的柔版印刷机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压合成型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实际应用中,主材供料机构将主材料供应至折页装置,且主材料贯穿折页装置,折页装置对主材料的一侧或两侧进行翻边并折合,以实现对主材料的一侧或两侧进行折页,完成折页后的主材料绕设于若干个折页导辊后输送至压合成型装置处,与此同时,底材供料机构供应底材料,底材料绕设于若干个底材导辊后依次贯穿纠偏机构和柔版印刷装置,纠偏机构对底材料进行纠偏,柔版印刷装置对纠偏后的底材料进行印刷加工,印刷后的底材料输送至压合成型装置处,同时表材供料机构供应表材料,粘附在表材料上的废料膜绕设至少一个表材导辊后经由表材废料收卷机构对废料膜进行收卷,以实现表材料的撕膜,撕膜后的表材料绕设其余的表材导辊后输送至压合成型装置处,使得撕膜后的表材料、主材料和底材料依次层叠在一起并通过压合成型装置将其三者压合在一起。本技术自动化地实现了主材料的折页、底材料的印刷、表材料的撕膜以及表材料、主材料和底材料的压合成型,生产的效率高、质量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机架;2、折页装置;21、折页架;22、双压痕机构;221、压痕导辊;222、压痕辊;223、压痕连杆;224、压痕转动驱动器;225、压痕轮;23、第一毛刷折页机构;231、横向调节组件;232、升降调节组件;233、安装架;234、滚轮;235、毛刷件;24、第一折页初压合机构;241、初压合连杆;242、上初压合架;243、下初压合架;25、第一送料机构;251、从送料辊;252、主送料辊;253、送料转动驱动器;26、第二毛刷折页机构;27、第二折页初压合机构;28、第二送料机构;3、底材供料机构;4、纠偏机构;5、柔版印刷装置;6、压合成型装置;7、表材供料机构;8、表材废料收卷机构;9、折页导辊;10、底材导辊;11、表材导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页的柔版印刷机,其包括机架1、装设于机架1的折页装置2、装设于机架1并位于折页装置2的下方的底材供料机构3、设置于底材供料机构3的一侧的纠偏机构4、装设于机架1并位于纠偏机构4的下方的柔版印刷装置5、位于柔版印刷装置5一侧的压合成型装置6、位于压合成型装置6的上方的表材供料机构7及设置于表材供料机构7的一侧的表材废料收卷机构8,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折页导辊9、若干个底材导辊10和若干个表材导辊11,所述折页导辊9位于折页装置2的输出端与压合成型装置6之间,所述底材导辊10位于纠偏机构4与柔版印刷装置5之间,所述表材导辊11位于表材供料机构7与压合成型装置6之间;具体地,所述折页装置2的进料端设置有主材供
料机构。
[0020]在实际应用中,主材供料机构将主材料供应至折页装置2,且主材料贯穿折页装置2,折页装置2对主材料的一侧或两侧进行翻边并折合,以实现对主材料的一侧或两侧进行折页,完成折页后的主材料绕设于若干个折页导辊9后输送至压合成型装置6处,与此同时,底材供料机构3供应底材料,底材料绕设于若干个底材导辊10后依次贯穿纠偏机构4和柔版印刷装置5,纠偏机构4对底材料进行纠偏,柔版印刷装置5对纠偏后的底材料进行印刷加工,印刷后的底材料输送至压合成型装置6处,同时表材供料机构7供应表材料,粘附在表材料上的废料膜绕设至少一个表材导辊11后经由表材废料收卷机构8对废料膜进行收卷,以实现表材料的撕膜,撕膜后的表材料绕设其余的表材导辊11后输送至压合成型装置6处,使得撕膜后的表材料、主材料和底材料依次层叠在一起并通过压合成型装置6将其三者压合在一起。本技术自动化地实现了主材料的折页、底材料的印刷、表材料的撕膜以及表材料、主材料和底材料的压合成型,生产的效率高、质量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页的柔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装设于机架的折页装置、装设于机架并位于折页装置的下方的底材供料机构、设置于底材供料机构的一侧的纠偏机构、装设于机架并位于纠偏机构的下方的柔版印刷装置、位于柔版印刷装置一侧的压合成型装置、位于压合成型装置的上方的表材供料机构及设置于表材供料机构的一侧的表材废料收卷机构,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折页导辊、若干个底材导辊和若干个表材导辊,所述折页导辊位于折页装置的输出端与压合成型装置之间,所述底材导辊位于纠偏机构与柔版印刷装置之间,所述表材导辊位于表材供料机构与压合成型装置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页的柔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页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的折页架、依次设置于折页架的双压痕机构、第一毛刷折页机构、第一折页初压合机构、第一送料机构、第二毛刷折页机构、第二折页初压合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若干个折页导辊位于第二送料机构的出料端,所述双压痕机构设置有两个压痕轮,两个压痕轮分别与第一毛刷折页机构和第二毛刷折页机构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页的柔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压痕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折页架的压痕导辊、设置于压痕导辊的一侧的压痕辊、连接于折页架并位于压痕辊的上方的压痕连杆及装设于折页架并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湘衡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源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