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珠上料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646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锁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珠上料组件。一种钢珠上料组件,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方的下压组件;所述基座内部构建有上料通道,以及处于基座内部并与所述上料通道相通的储油腔,以及处于基座底部的出料口,以及移动设置于上料通道下端与出料口上方之间的移动承接块;所述上料通道的上端用于与钢珠送料轨道相承接,下压组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上料通道上端;所述移动承接块用于在上料通道的下端开口上承接多颗钢珠,并将多颗钢珠移送至出料口上并释放。该方案中,钢珠在进料过程中完成了油脂润滑,从而简化加工工序,提升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珠上料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锁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珠上料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挂锁作为传统锁具,挂锁的锁体上装有可以扣接的环状或“一”字形状的金属梗,即“锁梁”,使挂锁通过锁梁直接与锁体扣接成为封闭形锁具。目前的叶片挂锁如图1

2所示,包括锁体101和锁梁102。此类叶片挂锁的加工步骤一般是:毛坯开孔、装销子和闷头、抛光、装锁梁102、钢珠204和锁芯203,然后压装闷盖将锁芯封在锁芯孔内。其中,毛坯上开孔包括的锁梁孔103、锁芯孔104、销孔105,以及沟通锁梁孔与锁芯孔用于装入钢珠的钢珠装配孔106。如图中所示,钢珠装配孔是完全出于锁体内部,因此在开孔时需要从锁体侧壁穿入打孔,故在锁体侧壁上会留有工艺孔107;该工艺孔需要装过闷头201将其封闭。申请人以于日前提交以下三份专利申请用以实现机械化自动将闷头201装入工艺孔107内,销子202 装入销孔105,从而形成一个完整锁具体。
[0003]将钢珠204装入钢珠装配孔106内,是先需要将钢珠204通过油脂润滑,然后放入锁芯孔内并压入钢珠装配孔106。以往,钢珠装配没有较为方便的机械化结构,而采用人工手指压入,工作量大且工作效率较低,大量重复工作容易使工人手部损伤。在此基础上,本案申请人的在先专利公告号为“CN11092475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文本记载一种叶片挂锁的钢珠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包括锁体夹具,用于夹持固定锁体;锁梁装配组件,用于将锁梁的锁梁臂压入锁体的锁梁孔内;钢珠上料副,用于将浸润润滑的两颗钢珠装入锁体的锁芯孔内;气压组件,用于封堵锁体的锁芯孔通过气流将两颗钢珠分别压入锁体的钢珠装配孔内。该钢珠装配装置采用高压气体压装的方案,代替传统的人工装配的方案,大大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工作量。此方案中提出需要先将浸润油脂的两颗钢珠装入锁体的锁芯孔内,但并没有提出如何实现钢珠润滑和上料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珠上料组件,钢珠在进料过程中完成了油脂润滑,从而简化加工工序,提升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钢珠上料组件,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方的下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部构建有上料通道,以及处于基座内部并与所述上料通道相通的储油腔,以及处于基座底部的出料口,以及移动设置于上料通道下端与出料口上方之间的移动承接块;所述上料通道的上端用于与钢珠送料轨道相承接,下压组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上料通道上端;所述移动承接块用于在上料通道的下端开口上承接多颗钢珠,并将多颗钢珠移送至出料口上并释放。
[0007]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钢珠上料组件,该钢珠上料组件包括基座和下压组件,基座内的上料通道上端与钢珠送料轨道相承接,并基于下压组
件的推送将钢珠沿上料通道下行,钢珠下行过程中因储油腔与上料通道相通而被油脂浸润,钢珠至上料通道下端被移动承接块所承接,并被其移送至出料口上释放,然后掉落至锁体的锁芯孔内部。
[0008]基于上述结构,钢珠在进料过程中完成了油脂润滑,从而简化加工工序,提升效率。
[0009]考虑到沾上油脂的钢珠可能粘附在出料口内,没法基于重力从出料口掉落。在此情况下,方案中在所述基座内部还设有吹气孔道,吹气孔道的末端朝向出料口的上端开口。如此,在钢珠下料时,可基于吹气孔道进行气压吹气,将钢珠及其粘连的部分油脂吹落至锁芯孔内。从而确保钢珠掉落至锁体内部。
[0010]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承接块移动设置于基座内部,移动承接块上设有用于承接多颗钢珠的承接孔,承接孔的下端由其下方的基座封闭仅在移动至出料口上时打开。该技术方案中,承接孔内的钢珠被基座底部所承托,待其移动至出料口上时,承接孔内的钢珠能够从出料口掉落。
[0011]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承接块连接于平移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上。
[0012]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储油腔上方的至少部分上料通道截面是与钢珠外径相适配的圆形;储油腔旁边及其下方的上料通道截面是大于钢珠外径的圆形或矩形,或者是与钢珠外径相切的正方形。该方案中,储油腔上方的至少部分上料通道截面是与钢珠外径相适配的圆形,此处即钢珠外径与上料通道相适配,钢珠外壁贴合上料通道内壁经过,如此下方上料通道内的油脂难以从上述上料通道上方溢出;而储油腔旁边及其下方的上料通道要么孔径较钢珠更大,要么与其相切;如此钢珠外壁与上料通道内壁之间存在较大间隙,便于油脂渗透流动,且也更容易让钢珠下落。
[0013]作为优选,所述储油腔与其边缘的上料通道之间设置有多条油脂通道相连通,基座的侧壁上还设有与储油腔相通的注油孔。此方案基于多条油脂通道相通,以确保上料通道中有较长一段路径填充有油脂,从而确保内部输送的钢珠被重复浸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叶片挂锁的锁体开孔示意图。
[0015]图2为现有叶片挂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的叶片锁自动装配设备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锁体进料装置中,微调移动板与工位移动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滚针装配组件和叶片套夹具的安装侧面简图。
[0019]图6为滚针装配组件和叶片套夹具的顶面示意图。
[0020]图7为滚针装配组件和叶片套夹具的立体图。
[0021]图8为导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导向套的剖视图。
[0023]图10a~10C均为钢珠上料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其中图10a中,移动承接块在上料通道72 的下端开口承接钢珠;图10b,移动承接块将钢珠输送至下料口;图10c,钢珠掉落至锁芯孔内。
[0024]图11a~11c均为钢珠装配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其中图11a中,定位杆处于锁体上
方;图 11b,定位杆下行第一段行程;图11c,定位杆下行第二段行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珠上料组件,包括基座(71),以及设置于基座(71)上方的下压组件(79);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71)内部构建有上料通道(72),以及处于基座(71)内部并与所述上料通道(72)相通的储油腔(73),以及处于基座(71)底部的出料口(74),以及移动设置于上料通道(72)下端与出料口(74)上方之间的移动承接块(75);所述上料通道(72)的上端用于与钢珠送料轨道(70)相承接,下压组件(79)的输出端朝向所述上料通道(72)上端;所述移动承接块(75)用于在上料通道(72)的下端开口上承接多颗钢珠,并将多颗钢珠移送至出料口(74)上并释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珠上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71)内部还设有吹气孔道(77),吹气孔道(77)的末端朝向出料口(74)的上端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珠上料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必葵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县龙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