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扰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48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扰流板,包括固定在顶盖钣金上的扰流板上部和固定在背门钣金上的扰流板下部,扰流板上部为顶盖装饰件总成;扰流板下部包括扰流板本体、第一装饰件、第二装饰件、第三装饰件、第四装饰件,扰流板本体呈W型,所述第三装饰件、第四装饰件分别固定在扰流板本体的左段和右段,第一装饰件固定在所述左段两端之间,第二装饰件固定在所述右段两端之间;顶盖装饰件、第三装饰件及第四装饰件的组合结构组成V型形状,且通过第三装饰件和第四装饰件的悬臂实现后掠;本扰流板整体呈长悬臂V型两侧镂空后掠翼形状,借鉴了航空元素,极具视觉冲击,当汽车在行驶时,行车如飞,同时防止车辆高速行驶时因空气升力导致的失控。止车辆高速行驶时因空气升力导致的失控。止车辆高速行驶时因空气升力导致的失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扰流板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扰流板。

技术介绍

[0002]机动车辆尤其是SUV类车型,在背门顶端都配有扰流板,扰流板主要的作用是引导气流,防止出车辆高速行驶时因空气升力导致的失控。但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各车企在造型上争奇斗艳,扰流板除了导流外,更多的作用在于装饰。
[0003]目前主流车型扰流板虽有差异,但总体上都是方方正正,无特别引人注目之处,形状偏向保守且扰流板与背门的连接强度不牢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扰流板,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0005]第一,现在的扰流板形状偏向保守,外观不够美观;
[0006]第二,在成型工艺上,单一的采用注塑或吹塑;
[0007]第三,扰流板与背门的连接强度不牢靠。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扰流板,包括固定在顶盖钣金上的扰流板上部和固定在背门钣金上的扰流板下部,所述扰流板上部为顶盖装饰件总成;
[0009]所述顶盖装饰件总成包括固定为一体的顶盖装饰件和顶盖装饰件衬件,所述顶盖装饰件呈V型;
[0010]所述扰流板下部包括扰流板本体、第一装饰件、第二装饰件、第三装饰件、第四装饰件,所述扰流板本体呈W型,所述第三装饰件、第四装饰件分别固定在扰流板本体的左段和右段,所述第一装饰件固定在所述左段两端之间,所述第二装饰件固定在所述右段两端之间;
[0011]所述顶盖装饰件、第三装饰件及第四装饰件的组合结构组成V型形状,且通过所述第三装饰件和第四装饰件的悬臂实现后掠;
[0012]所述第一装饰件、第二装饰件、第三装饰件及第四装饰件的组合结构实现两侧镂空;
[0013]所述顶盖装饰件总成与扰流板下部构成的整体为长悬臂V型两侧镂空后掠翼形状的扰流板。
[0014]优选地,
[0015]所述扰流板本体为吹塑成型;
[0016]所述顶盖装饰件、顶盖装饰件衬件、第一装饰件、第二装饰件、第三装饰件及第四装饰件皆为注塑成型。
[0017]优选地,
[0018]所述扰流板本体的左段与右段相互对称;
[0019]所述第一装饰件与第二装饰件相互对称;
[0020]所述第三装饰件与第四装饰件相互对称。
[0021]优选地,
[0022]所述扰流板本体通过设置在背面的嵌螺钉固定在背门钣金上;
[0023]所述第一装饰件、第二装饰件分别通过设置在背面的卡扣固定在所述背门钣金上。
[0024]优选地,
[0025]所述扰流板本体的悬臂的长为243mm。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扰流板整体呈长悬臂V型两侧镂空后掠翼形状,借鉴了航空元素,极具视觉冲击,当汽车在行驶时,行车如飞,同时防止车辆高速行驶时因空气升力导致的失控;本技术中,扰流板本体通过设置在背面的嵌螺钉固定在背门钣金上,第一装饰件和第二装饰件分别通过设置在背面的卡扣固定在背门钣金上,且扰流板本体采用吹塑工艺,使得长悬臂结构的扰流板无论是在行车时或关背门时,都可保持其刚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扰流板结构示意图(正面);
[0028]图2为扰流板结构示意图(背面);
[0029]图3为扰流板断面位置图;
[0030]图4为图3中的A

A断面图;
[0031]图5为图3中的B

B断面图。
[0032]图中:1—第一装饰件;2—第二装饰件;3—扰流板本体;4—第三装饰件;5—第四装饰件;6—顶盖装饰件;7—顶盖装饰件衬件;11—第一卡扣;12—第二卡扣;21—第三卡扣;22—第四卡扣;31—第一嵌螺钉;32—第二嵌螺钉;33—第三嵌螺钉;34—第四嵌螺钉;35—第五嵌螺钉;36—第六嵌螺钉;37—第七嵌螺钉;38—第八嵌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4]如图1所示,为本扰流板的整体的结构图(正面方向上看),整体造型为两侧镂空长悬臂V型后掠翼形状,包括相互独立的固定在顶盖钣金上的扰流板上部和固定在背门钣金上的扰流板下部,扰流板上部为顶盖装饰件总成。
[0035]顶盖装饰件总成包括固定为一体的呈V型的顶盖装饰件6和顶盖装饰件衬件7。
[0036]扰流板下部包括扰流板本体3、第一装饰件1、第二装饰件2、第三装饰件4、第四装饰件5,扰流板本体3呈W型,第三装饰件4、第四装饰件5分别固定在扰流板本体3的左段和右段,第一装饰件1固定在左段两端之间,第二装饰件2固定在右段两端之间。
[0037]顶盖装饰件6、第三装饰件4及第四装饰件5的组合结构组成V型形状,且通过第三装饰件4和第四装饰件5的悬臂实现后掠;
[0038]第一装饰件1、第二装饰件2、第三装饰件4及第四装饰件5的组合结构实现两侧镂空,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装饰件1与扰流板本体3、第三装饰件4之间有一个镂空的结构,当
汽车在行驶时,一部分气流会从该镂空结构中流过。
[0039]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装饰件1与第二装饰件2通过结构胶固定在扰流板本体上的,扰流板本体1呈W型,本身是对称的,当第一装饰件1与第二装饰件2被固定在扰流板本体上之后,第一装饰件1与第二装饰件2也是对称的。
[0040]顶盖装饰件6与顶盖装饰件衬件7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在一起形成顶盖装饰件总成,顶盖装饰件总成通过玻璃胶固定在顶盖钣金上。
[0041]顶盖装饰件6为注塑成型,表面处理为车身同色漆。
[0042]顶盖装饰件衬件7为注塑成型,表面处理为喷高光黑漆。
[0043]第一装饰件1和第二装饰件2为注塑成型,表面处理为喷高光漆。
[0044]第三装饰件4和第四装饰件5为注塑成型,表面处理为喷车身同色漆。
[0045]扰流板本体3为吹塑成型,表面处理为喷高光漆。
[0046]如图2所示,扰流板本体3通过设置在背面的嵌螺钉固定在背门钣金上。
[0047]第一装饰件1和第二装饰件2分别通过设置在背面的卡扣固定在背门钣金上。
[0048]如图2所示,在扰流板本体3背面的两个端部设置了第一嵌螺钉31、第二嵌螺钉32、第七嵌螺钉37,且在扰流板本体3背面的中部设置了第三嵌螺钉33、第四嵌螺钉34、第五嵌螺钉35、第六嵌螺钉36,八个嵌螺钉分布为两排,每排4个,通过螺母与背门钣金固定,两排螺钉间的相互支撑,保证了行车和关门时扰流板的刚性和稳定性。另外,扰流板本体3是通过吹塑成型的,实现了长悬臂扰流板的行车和关门稳定性。
[0049]如图2所示,在第一装饰件1上设置有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12,在第二装饰件2上设置有第三卡扣21和第四卡扣22,该四个卡扣最主要的作用是预安装和辅助固定作用。
[0050]如图1所述,扰流板本体3的悬臂的长为243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扰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顶盖钣金上的扰流板上部和固定在背门钣金上的扰流板下部,所述扰流板上部为顶盖装饰件总成;所述顶盖装饰件总成包括固定为一体的顶盖装饰件(6)和顶盖装饰件衬件(7),所述顶盖装饰件(6)呈V型;所述扰流板下部包括扰流板本体(3)、第一装饰件(1)、第二装饰件(2)、第三装饰件(4)、第四装饰件(5),所述扰流板本体(3)呈W型,所述第三装饰件(4)、第四装饰件(5)分别固定在扰流板本体(3)的左段和右段,所述第一装饰件(1)固定在所述左段两端之间,所述第二装饰件(2)固定在所述右段两端之间;所述顶盖装饰件(6)、第三装饰件(4)及第四装饰件(5)的组合结构组成V型形状,且通过所述第三装饰件(4)和第四装饰件(5)的悬臂实现后掠;所述第一装饰件(1)、第二装饰件(2)、第三装饰件(4)及第四装饰件(5)的组合结构实现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