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道门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357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道门天线,包括底板、同轴电缆、分路器和2个振子;每个振子均是圆形金属薄片,振子上在其圆心的两侧均形成有一矩形孔,2个矩形孔的中轴线共线且穿过振子的圆心;在振子上还形成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孔心与振子的圆心的连线与矩形孔的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A为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道门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天线的
,尤其涉及一种通道门天线。

技术介绍

[0002]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现有的通道门通常都安装有RFID天线,用于对通行物件进行识别,便于对物件的行径进行追踪;现有的RFID天线的辐射面积较小,通道门正常工作需要安装较多数量的RFID天线,成本较高;另外,现有的RFID天线中的振子通常是通过支架固定在底板上,这样导致现有的RFID天线占用空间较大,且重量较重,安装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道门天线,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辐射面积较大、占用空间小、重量较轻等优点。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道门天线,包括有底板、同轴电缆、分路器和2个振子;每个振子均是厚度D1为1
±
0.1mm、半径R为76.5
±
0.2mm的圆形金属薄片,振子上在其圆心的两侧均形成有一矩形孔,该矩形孔的长度L1为57
±
0.2mm,矩形孔的宽度W1为8.5
±
0.1mm,2个矩形孔的中轴线共线且穿过振子的圆心,振子上的各矩形孔与其圆心之间的垂直间距D2为10
±
0.1mm;在振子上还形成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孔心与振子的圆心之间的间距D3为31
±
0.2mm,连接孔的孔心与振子的圆心的连线与矩形孔的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A为45
±1°
;各振子与底板之间均通过一第一绝缘柱连接,底板由金属导体制成,2个振子的圆心之间的间距D4为190
±
1mm;所述分路器安装在底板上,分路器处于2个振子之间;所述同轴电缆包括有主电缆和2条分路电缆,主电缆的一端安装有电缆接头,主电缆的另一端通过分路器同时与2条分路电缆的一端馈电连接,一分路电缆与一振子对应,分路电缆另一端的内导体与振子的连接孔导通,分路电缆另一端的外导体与底板导通。
[0005]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一种通道门天线,还包括2个定位支架,各定位支架均是金属导体制成,且在定位支架上形成有穿孔;一定位支架与一振子、一分路电缆对应;定位支架处于振子与底板之间,且定位支架与底板连接;分路电缆的内导体穿过定位支架的穿孔与振子的连接孔连接导通,分路电缆的外导体与定位支架导通。
[0006]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一种通道门天线,还包括有定位线夹,所述同轴电缆的主电缆是通过定位线夹固定在底板上的。
[0007]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一种通道门天线,各定位支架上还形成有若干第一过孔,所述分路器上形成有若干第二过孔,所述定位线夹上形成有若干第三过孔;所述底板为铝材制成,在底板上一体形成有若干定位螺柱、若干安装螺柱和若干线夹螺柱;还包括有若干定位螺母、若干安装螺母和线夹螺母;一第一过孔与一定位螺柱、一定位螺母对应,定位螺柱的一端穿过第一过孔后与定位螺母螺纹连接;一第二过孔与一安装螺柱、一安装螺母对应,安装螺柱的一端穿过第二过孔后与安装螺母螺纹连接;一第三过孔与一线夹螺柱、一线夹
螺母对应,线夹螺柱的一端穿过第三过孔后与线夹螺柱螺纹连接。
[0008]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一种通道门天线,各振子在其圆心处通过所述第一绝缘柱与底板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一种通道门天线,各振子上均形成有3个环绕其圆心布设的固定孔,固定孔的孔心与振子的圆心之间的间距D5为63
±
0.2mm;振子的各固定孔与底板之间均通过一第二绝缘柱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一种通道门天线,在底板的两相对侧边缘均弯折形成有折边,各折边均与底板垂直,2个振子沿折边的长度方向排列布设,且振子处于2条折边之间,各折边与振子的圆心之间的垂直间距D6为88.5
±
0.2mm;所述第一绝缘柱、第二绝缘柱的高度H1均为13
±
0.2mm,折边的高度H2为13.3
±
0.2mm。
[0011]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一种通道门天线,所述底板的长度L2为360
±
1mm,底板的宽度W2为180
±
1mm,底板的厚度D7为1.5
±
0.1mm。
[0012]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采用特定形状及尺寸的振子,以及2个振子的排列配合,使本技术得到了以下电气指标:频率范围:902~928MHz、增益:10dBi、波瓣宽度:Hor:75
°
,Ver:45
°
、极化方式:圆极化、电压驻波比:≤1.3、前后比:≥20、阻抗:50Ω、最大输入功率:100W;而同轴电缆通过分路器实现同时与2个振子进行馈电连接,一方面使本技术的线路布设更为合理,降低了安装难度,另一方面可增大本技术的辐射范围;此外,由于振子是厚度D1为1
±
0.1mm、半径R为76.5
±
0.2mm的圆形金属薄片的结构,这样在组装时振子可只用一第一绝缘柱便可固定在底板上,有效地降低了本技术的重量和占用空间,组装方便,节省生产成本;使本实现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辐射面积较大、占用空间小、重量较轻,可有效降低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实施例的装配图;
[0015]图3为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6]图4为实施例左视图;
[0017]图5为实施例的振子的主视图;
[0018]图6为实施例的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实施例在使用时的VSWR状态图;
[0020]图8为实施例在使用时的水平面方向图;
[0021]图9为实施例在使用时的垂直面方向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底板;11

定位螺柱;12

安装螺柱;13

线夹螺柱;14

折边;2

振子;21

矩形孔;22

连接孔;23

中心孔;24

固定孔;3

同轴电缆;31

主电缆;32

分路电缆;33

电缆接头;4

第一绝缘柱;41

第一螺栓;5

第二绝缘柱;51

第二螺栓;6

定位支架;61

定位螺母;7

分路器;71

安装螺母;8

定位线夹;81

线夹螺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道门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同轴电缆、分路器和2个振子;每个振子均是厚度D1为1
±
0.1mm、半径R为76.5
±
0.2mm的圆形金属薄片,振子上在其圆心的两侧均形成有一矩形孔,该矩形孔的长度L1为57
±
0.2mm,矩形孔的宽度W1为8.5
±
0.1mm,2个矩形孔的中轴线共线且穿过振子的圆心,振子上的各矩形孔与其圆心之间的垂直间距D2为10
±
0.1mm;在振子上还形成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孔心与振子的圆心之间的间距D3为31
±
0.2mm,连接孔的孔心与振子的圆心的连线与矩形孔的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A为45
±1°
;各振子与底板之间均通过一第一绝缘柱连接,底板由金属导体制成,2个振子的圆心之间的间距D4为190
±
1mm;所述分路器安装在底板上,分路器处于2个振子之间;所述同轴电缆包括有主电缆和2条分路电缆,主电缆的一端安装有电缆接头,主电缆的另一端通过分路器同时与2条分路电缆的一端馈电连接,一分路电缆与一振子对应,分路电缆另一端的内导体与振子的连接孔导通,分路电缆另一端的外导体与底板导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道门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个定位支架,各定位支架均是金属导体制成,且在定位支架上形成有穿孔;一定位支架与一振子、一分路电缆对应;定位支架处于振子与底板之间,且定位支架与底板连接;分路电缆的内导体穿过定位支架的穿孔与振子的连接孔连接导通,分路电缆的外导体与定位支架导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道门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定位线夹,所述同轴电缆的主电缆是通过定位线夹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启瑞天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