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投隔离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26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投隔离开关,包括底座和保护盖,所述底座上至少设有三组触头和两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具有两个对称的接线口,两个对称的接线片,每一所述接线口包括一拱形件和一贯穿拱形件顶部的接线螺栓,所述接线螺栓由一体成型的螺纹部、光杆部以及螺帽组成,所述螺纹部与光杆部之间还具有一金属垫圈,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所述接线口呈弓形,防止伸入其中的电线摇摆,带有金属垫圈的接线螺栓将电线牢牢压紧在接线片上,固定牢靠,使用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A double throw dis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投隔离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离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双投隔离开关。

技术介绍

[0002]隔离开关是一种用于隔离电源、连接、切断电源连接以及保护电路的开关器件,隔离开关分为单投开关和双投开关,双投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作用为可以控制电源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输出,单刀双掷开关由动端和不动端组成,动端具有触刀,它应该连接电源的进线,也就是来电的一端,与开关的手柄相连的一端;另外的两端为电源输出的两端,不动端,与用电设备相连的,它的作用为可以控制电源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输出,可以用来控制两台设备,或者也可以控制同一台设备作转换运转方向使用。
[0003]现有的双投隔离开关,其接线端,即与设备电源线连接的位置,设备电线伸入后通常只有一根螺栓挤压固定,连接不牢固,设备电线容易自隔离开关脱落,造成频繁断电,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投隔离开关,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中的技术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双投隔离开关,包括
[0006]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三组触头和至少两组接线端子;以及
[0007]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罩在底座上方,所述保护盖上开有多个通孔;
[0008]所述触头由一体成型的左弹片和右弹片组成,所述左弹片和右弹片垂直部分形成一夹口;
[0009]所述接线端子分别设置在底座两侧,每一组接线端子含有两个接线口以及与接线口一一对应的接线片,所述接线片一端置于所述接线口内;
[0010]每一所述接线口包括一拱形件和一贯穿拱形件顶部的接线螺栓,所述接线螺栓由一体成型的螺纹部、光杆部以及螺帽组成,所述螺纹部与光杆部之间还具有一金属垫圈。
[0011]进一步,三组触头包括第一触头组、第二触头组和第三触头组,所述第一触头组和第三触头组一侧均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触头组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第一静触头,所述第二触头组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第一动触头,所述第三触头组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第二静触头,每一相邻触头组之间具有间隔,第一触头组和第三触头组对称设置。
[0012]进一步,每一接线片对应连接一第一动触头。
[0013]进一步,所述第二触头组设置在第一触头组和第三触头组之间,且第一触头组、第二触头组、第三触头组之间位置平行,所述第二触头组与接线端子平行设置。
[0014]进一步,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若干限位槽,每一第一静触头、第二动触头、第三静触头与一限位槽对应,所述第一静触头、第二动触头、第三静触头通过螺栓固定在相应的限位槽内。
[0015]进一步,所述底座还包括一闸刀组件,所述闸刀组件包括一手柄以及固定在手柄的四个触刀,每一触刀与一第一动触头铰链。
[0016]进一步,所述保护盖由两个对称的盖子组成,所述保护盖设有供触刀穿行的刀槽,所述底座具有多个螺孔,每一通孔对应一螺孔,通过螺栓将保护盖固定在底座。
[0017]进一步,所述底座和保护盖由PBT塑料制成。
[0018]进一步,所述第一静触头、第二动触头以及第三静触头表面均设有镀锌层,所述镀锌层采用热浸或覆涂的方式设置。
[0019]进一步,所述第一静触头、第二动触头、第三静触头以及接线片材质均为金属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投隔离开关,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所述接线口呈弓形,防止伸入其中的电线摇摆,带有金属垫圈的接线螺栓将电线牢牢压紧在接线片上,固定牢靠,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图。
[0023]其中:1、底座;12、接线端子;121、接线片;2、保护盖;21、闸刀组件;211、手柄;212、触刀;3、第一触头组;4、第二触头组;5、第三触头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根据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双投隔离开关,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至少三组触头和至少两组接线端子12;以及保护盖2,所述保护盖2罩在底座1上方,所述保护盖2上开有多个通孔;所述触头由一体成型的左弹片和右弹片组成,所述左弹片和右弹片垂直部分形成一夹口;所述接线端子12分别设置在底座1两侧,每一组接线端子12含有两个接线口以及与接线口一一对应的接线片121,所述接线片121一端置于所述接线口内;每一所述接线口包括一拱形件和一贯穿拱形件顶部的接线螺栓,所述接线螺栓由一体成型的螺纹部、光杆部以及螺帽组成,所述螺纹部与光杆部之间还具有一金属垫圈,所述接线片121一端与接线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动触头连接。
[0026]根据图2所示的,三组触头包括第一触头组3、第二触头组4和第三触头组5,所述第一触头组3和第三触头组5一侧均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触头组3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第一静触头,所述第二触头组4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第一动触头,所述第三触头组5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第二静触头,每一相邻触头组之间具有间隔,第一触头组3和第三触头组5对称设置,每一接线片121对应连接一第一动触头,所述第二触头组4设置在第一触头组3和第三触头组5之间,且第一触头组3、第二触头组4、第三触头组5之间位置平行,所述第二触头组4与接线端子12平行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一静触头、第二动触头以及第三静触头表面均设有镀锌层,所述镀锌层采用热浸或覆涂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静触头、第二动触头、第三静触头以及接线片121材质均为金属铜。
[0027]所述底座1上端面设有若干限位槽,每一第一静触头、第二动触头、第三静触头与一限位槽对应,所述第一静触头、第二动触头、第三静触头通过螺栓固定在相应的限位槽
内,所述底座1还包括一闸刀组件21,所述闸刀组件21包括一手柄211以及固定在手柄211的四个触刀212,每一触刀212与一第一动触头铰链。
[0028]所述保护盖2由两个对称的盖子组成,所述保护盖2设有供触刀212穿行的刀槽,所述底座1具有多个螺孔,每一通孔对应一螺孔,通过螺栓将保护盖2固定在底座1,所述底座1和保护盖2由PBT塑料制成。
[0029]两组接线端子12分别设置在第二触头组4的两侧,每一组接线端子12均含有两个对称的接线口、两个对称的接线片121,每一接线口包含一拱形件、一接线螺栓,每一拱形件安装在底座1上,拱形件顶部开有供接线螺栓穿过的孔,接线片121伸入拱形件下方,所述接线片121与拱形件的宽度相应,接线螺栓的螺纹部直径小于光杆部直径,所述金属垫圈的内径小于光杆部直径且大于螺纹部直径,所述金属垫圈穿设在所述螺纹部,所述接线片121具有穿孔,所述底座1上具有与该穿孔对应的固定孔,所述穿孔与接线螺栓垂直。
[0030]四个第一静触头并列设置在底座1一端,四个第二静触头设置在底座1另一端,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相对设置,四个所述第一动触头设置在底座1中部位置,每一静触头与一动触头位置平行,每一第一动触头与一接线片121连接,四个第一动触头与四片接线片121一一对应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投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三组触头和至少两组接线端子;以及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罩在底座上方,所述保护盖上开有多个通孔;所述触头由一体成型的左弹片和右弹片组成,所述左弹片和右弹片垂直部分形成一夹口;所述接线端子分别设置在底座两侧,每一组接线端子含有两个接线口以及与接线口一一对应的接线片,所述接线片一端置于所述接线口内;每一所述接线口包括一拱形件和一贯穿拱形件顶部的接线螺栓,所述接线螺栓由一体成型的螺纹部、光杆部以及螺帽组成,所述螺纹部与光杆部之间还具有一金属垫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投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三组触头包括第一触头组、第二触头组和第三触头组,所述第一触头组和第三触头组一侧均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触头组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第一静触头,所述第二触头组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第一动触头,所述第三触头组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第二静触头,每一相邻触头组之间具有间隔,第一触头组和第三触头组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投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每一接线片对应连接一第一动触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投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头组设置在第一触头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燎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