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09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包括EVA胶膜、多块光伏电池片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多个与光伏电池片相适应的区域,所述区域相邻边界位置设有聚光曲面,所述光伏电池片相互串联并分别安装在背板的各个区域,所述EVA胶膜用于将多块光伏电池片和背板进行封装形成一体;所述聚光曲面能够将透过EVA胶膜的照射至聚光曲面的太阳光反射汇聚至光伏电池片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背板的光伏电池片的边界间隙设置聚光曲面,以聚光曲面对太阳光反射汇聚作用,将该位置的太阳光反射到光伏电池片上加以利用,制作为聚光曲面的微结构,使得反射的同时形成一定的聚焦作用,让反射的太阳光更聚集,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Photovoltaic module to realize light transmission and collection between photovoltaic ce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一种技术,它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光伏发电设备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光伏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光伏电池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形成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0003]光伏电池片串联拼装时,相邻光伏电池片之间会存在间隙,在经受太阳光照射时,部分太阳光会经由该间隙形成漏光,使得这部分太阳能无法被光伏电池片吸收转变为电能,降低了太阳能利用率,是一种另类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包括EVA胶膜、多块光伏电池片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多个与光伏电池片相适应的区域,所述区域相邻边界位置设有聚光曲面,所述光伏电池片相互串联并分别安装在背板的各个区域,所述EVA胶膜用于将多块光伏电池片和背板进行封装形成一体;所述聚光曲面能够将透过EVA胶膜的照射至聚光曲面的太阳光反射汇聚至光伏电池片上。
[0005]可选的,所述聚光曲面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采用低温釉或改性TiO2材料。
[0006]可选的,所述聚光曲面为单曲面,所述聚光曲面的聚光焦点位于间隙一侧的光伏电池片上。
[0007]可选的,所述聚光曲面为双曲面,两个曲面的聚光焦点分别位于间隙两侧的光伏电池片上。
[0008]可选的,所述光伏电池片的厚度大于相邻光伏电池片的间隙宽度。
[0009]可选的,所述聚光曲面的截面呈圆弧形,且聚光曲面的曲率半径小于光伏电池片的厚度。
[0010]可选的,采用所述EVA胶膜进行光伏组件封装的方法如下:
[0011]S100采用沉积工艺在设有区域网格的背板的上表面形成第一EVA胶膜层;
[0012]S200在预设的第一工艺温度下,将光伏电池片贴装在背板网格的各区域;
[0013]S300将所有光伏电池片进行串联;
[0014]S400在预设的第二工艺温度下,在相邻光伏电池片的间隙采用生长工艺形成EVA胶膜填充层,并实施化学机械抛光处理;
[0015]S500再次采用沉积工艺在光伏电池片的上表面形成第二EVA胶膜层。
[0016]可选的,所述沉积工艺的过程如下:
[0017]对设有区域网格的背板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清洗处理;
[0018]将预处理后的背板装入工艺炉的内腔中,进行工艺调试;
[0019]对工艺炉的内腔进行抽真空,抽真空完毕进行加热;
[0020]对背板进行离子轰击处理;
[0021]对EVA胶进行加热预熔;
[0022]对EVA胶再次进行加热升温使得其蒸发,在第一预设时间内以蒸发出的EVA胶沉积到背板的上表面,形成EVA胶沉积层;
[0023]降低工艺炉的内腔温度,使得EVA胶沉积层成型为EVA胶膜层。
[0024]可选的,所述生长工艺的过程如下:
[0025]加热至第二工艺温度,将EVA胶融化;
[0026]保持第二工艺温度,将融化EVA胶缓慢注入相邻光伏电池片的间隙;
[0027]间隙注满后,静置第二预设时间使得第一EVA胶膜层与注入的融化状态的EVA胶充分结合,并使得相邻光伏电池片的间隙内不留空隙;
[0028]降温使得EVA胶成型,即在相邻光伏电池片的间隙内形成EVA胶膜填充层。
[0029]可选的,在光伏组件封装时,对于封装过程中的工艺温度的控制实施误差补偿,误差补偿方式如下:
[0030]实时测量环境温度和湿度;
[0031]将环境温度和湿度输入预先构建的系统误差评估模型进行训练;
[0032]通过训练得到当前情况下的系统误差系数;
[0033]根据系统误差系数对设定的工艺温度进行修正,以修正后的工艺温度进行封装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0034]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通过在背板的光伏电池片的边界间隙设置聚光曲面,以聚光曲面对太阳光反射汇聚作用,将该位置的太阳光反射到光伏电池片上加以利用,制作为聚光曲面的微结构,使得反射的同时形成一定的聚焦作用,让反射的太阳光更聚集,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0035]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3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3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示意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实施例聚光曲面采用的单曲面示意图;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实施例聚光曲面采用的双曲面示意图;
[004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实施例采用的EVA胶膜进行封装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包括EVA胶膜1、多块光伏电池片2和背板3,所述背板3包括多个与光伏电池片2相适应的区域4,所述区域4相邻边界位置设有聚光曲面5,所述光伏电池片2相互串联并以网格式排列组合分别安装在背板3的各个区域4内,所述EVA胶膜1用于将多块光伏电池片2和背板3进行封装形成一体;所述聚光曲面5能够将透过EVA胶膜1的照射至聚光曲面5的太阳光反射汇聚至光伏电池片2上。
[004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区域相邻边界位置对应光伏电池片的边界间隙,通过在背板的光伏电池片的边界间隙设置聚光曲面,以聚光曲面对太阳光反射汇聚作用,将该位置的太阳光反射到光伏电池片上加以利用,制作为聚光曲面的微结构,使得反射的同时形成一定的聚焦作用,让反射的太阳光更聚集,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其中,EVA(Polyethylene vinylacetate)是聚乙烯

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简称,其低熔点,易流动,具有高透明度(透光率大于90%)、高粘着力和良好的耐久性,可以抵抗高温、潮气、紫外线等等,适宜作为光伏组件的封装薄膜使用;光伏电池片可以采用上表面平齐并以网格式排列组合分别安装。
[00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EVA胶膜、多块光伏电池片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多个与光伏电池片相适应的区域,所述区域相邻边界位置设有聚光曲面,所述光伏电池片相互串联并分别安装在背板的各个区域,所述EVA胶膜用于将多块光伏电池片和背板进行封装形成一体;所述聚光曲面能够将透过EVA胶膜的照射至聚光曲面的太阳光反射汇聚至光伏电池片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曲面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采用低温釉或改性TiO2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曲面为单曲面,所述聚光曲面的聚光焦点位于间隙一侧的光伏电池片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曲面为双曲面,两个曲面的聚光焦点分别位于间隙两侧的光伏电池片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片的厚度大于相邻光伏电池片的间隙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曲面的截面呈圆弧形,且聚光曲面的曲率半径小于光伏电池片的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光伏电池片间隙透光收集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EVA胶膜进行光伏组件封装的方法如下:S100采用沉积工艺在设有区域网格的背板的上表面形成第一EVA胶膜层;S200在预设的第一工艺温度下,将光伏电池片贴装在背板网格的各区域;S300将所有光伏电池片进行串联;S400在预设的第二工艺温度下,在相邻光伏电池片的间隙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光斌黄伟盛鹤祺郑锦忠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百佳年代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