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56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5
本申请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包括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位于半导体衬底正面的发射极、正面钝化层及设置在述正面钝化层上的沿第一方向排布的正面指状电极和/或沿第二方向排布的正面汇流电极,其中,设置在正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正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大于设置在正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正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和/或设置在正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正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大于设置在正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正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位于半导体衬底背面的背面钝化层、背面指状电极和/或背面汇流电极。本申请的电池正面的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的综合反射率一致,颜色均匀一致。颜色均匀一致。颜色均匀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太阳能电池片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电池片的转化效率高,而且,还要求电池片具有一致的外观颜色, 在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中,由于硅片不能完全贴合载板,反应气体会进入硅片和载板缝隙,在另一面边缘沉积膜层,导致另外一面边缘绕镀,边缘膜厚较厚,颜色较浅,导致太阳能电池的表面出现色差。此外,对于行业普遍采用的PECVD镀膜设备,由于反应气体从四周扩散,而且通过边缘卡点施加电场,反应气体和电池的不均匀,会导致电池边缘和电池中心镀膜不均匀,从而出现色差问题。
[0003]因此,如何控制太阳能电池片的色差,这对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为光伏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能够减小太阳能电池的表面的反射率差异,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表面的颜色均匀性。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正面的发射极、正面钝化层及设置在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沿第一方向排布的正面指状电极和/或沿第二方向排布的正面汇流电极,其中,设置在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正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大于设置在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正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和/或设置在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正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大于设置在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正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正面钝化层的边缘区域指的是所述正面钝化层的边缘至最外侧正面汇流电极之间的区域和/或所述正面钝化层的边缘至最外侧正面指状电极之间的区域,所述正面钝化层的中间区域指的是正面钝化层上除边缘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背面的背面钝化层、背面指状电极和/或背面汇流电极。
[0006]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正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自所述正面钝化层的中间区域至边缘区域递减;和/或所述正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自所述正面钝化层的中间区域至边缘区域递减。
[0007]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正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差异小于等于0.05,和/或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正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差异小于等于0.05;和/或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正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差异小于等于0.05;和/或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正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差异小于等于0.05。
[0008]结合第一方面,所述背面指状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布在所述背面钝化层上,设置在
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背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大于设置在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背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和/或所述背面汇流电极沿第二方向排布在所述背面钝化层上,设置在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背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大于设置在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背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
[0009]结合第一方面,所述背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自所述背面钝化层的中间区域至边缘区域递减;和/或所述背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自所述背面钝化层的中间区域至边缘区域递减。
[0010]结合第一方面,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背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差异小于等于0.05,和/或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背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差异小于等于0.05;和/或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背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差异小于等于0.05;和/或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背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差异小于等于0.05。
[0011]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正面指状电极、正面汇流电极、背面指状电极和背面汇流电极的至少一种的材质包括Al、Cu、Ag、Cr和Ni中的至少一种。
[0012]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正面指状电极、正面汇流电极、背面指状电极和背面汇流电极的至少一种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中间区域的顶面粗糙度小于等于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边缘区域的顶面粗糙度。
[0013]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正面指状电极、正面汇流电极、背面指状电极和背面汇流电极的至少一种的表面设有涂层;和/或所述涂层包括二氧化硅、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微粉化蜡和含有铝元素、钙元素、镁元素和锌元素中至少一种的硬脂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4]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正面指状电极、正面汇流电极、背面指状电极和背面汇流电极的至少一种的涂层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中间区域的厚度小于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边缘区域的厚度。
[0015]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正面指状电极、正面汇流电极、背面指状电极和背面汇流电极的至少一种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中间区域的宽度大于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边缘区域的宽度。
[0016]结合第一方面,设置在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相邻两个正面指状电极的间距小于设置在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相邻两个正面指状电极的间距;和/或设置在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相邻两个正面汇流电极的间距小于设置在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相邻两个正面汇流电极的间距。
[0017]结合第一方面,所述设置在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相邻两个背面指状电极的间距小于设置在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相邻两个背面指状电极的间距;和/或设置在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相邻两个背面汇流电极的间距小于设置在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相邻两个背面汇流电极的间距。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盖板、封装材料层、太阳能电池串,所述太阳能电池串包括多个第一方面所述的太阳能电池。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备如下进步:本申请通过设置在正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正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大于设置在正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正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减小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的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的综合反射率差异,降低太阳能电池片正面的颜色差异,本申请还可以通过设置在正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正面汇流电极的
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
[0026]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7]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各实施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正面的发射极、正面钝化层及设置在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沿第一方向排布的正面指状电极和/或沿第二方向排布的正面汇流电极,其中,设置在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正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大于设置在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正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和/或设置在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正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大于设置在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正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正面钝化层的边缘区域指的是所述正面钝化层的边缘至最外侧正面汇流电极之间的区域和/或所述正面钝化层的边缘至最外侧正面指状电极之间的区域,所述正面钝化层的中间区域指的是正面钝化层上除边缘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背面的背面钝化层、背面指状电极和/或背面汇流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自所述正面钝化层的中间区域至边缘区域递减;和/或所述正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自所述正面钝化层的中间区域至边缘区域递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正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差异小于等于0.05,和/或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正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差异小于等于0.05;和/或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正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差异小于等于0.05;和/或所述正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正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差异小于等于0.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指状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布在所述背面钝化层上,设置在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背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大于设置在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背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和/或所述背面汇流电极沿第二方向排布在所述背面钝化层上,设置在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背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大于设置在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域的背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自所述背面钝化层的中间区域至边缘区域递减;和/或所述背面汇流电极的反射率自所述背面钝化层的中间区域至边缘区域递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中间区域的背面指状电极的反射率差异小于等于0.05,和/或所述背面钝化层上的边缘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鹏黄纪德王龙唐斌张昕宇金浩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