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醅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前处理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394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酒醅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前处理及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酒醅样品溶液,并通过气相色谱

A pretreatment and detection method of pyrazine compounds in fermented grai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酒醅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前处理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白酒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酒醅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前处理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吡嗪类化合物是白酒中重要的微量成分,尤其是2,3,5,6

四甲基吡嗪,具有烤焙、坚果、可可等香气,是重要的风味化合物;同时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预防顺铂诱导的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肾毒性,防止由乙醇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改善学习障碍等生理活性,是白酒中明确的健康功能成分,在酱香型白酒中含量最高。
[0003]通过调控生产工艺如堆积培菌过程控制、高产吡嗪类化合物的微生物菌剂组合使用等,以提高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进而提高白酒的风味活性以及生理功能,在各大酒厂得到广泛应用。在此过程中,需要全面监控酒醅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含量,根据其变化规律进而确定工艺参数,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酒醅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前处理及检测方法。
[0004]与白酒样品不同,酒醅为固体基质,吡嗪类化合物的含量甚微,且酒醅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分、色素,采用有机溶剂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并直接提取进行检测的方法,容易产生基质效应,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将高粱蒸煮后作为模拟基质,并调整其乙醇体积分数、PH值与待测样品一致后,采用与待测酒醅样品完全一致的方法制备标准溶液,再制作标准曲线用于待测样品的计算,可以有效避免基质效应带来的检测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酒醅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前处理及检测方法,包括:采用液液微萃取方法进行提取,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进行测定,基于内标标准曲线法,计算获得吡嗪类化合物的含量。
[0006]其中样品的前处理步骤具体包括:将待测酒醅样品用乙醇水溶液混匀,加入氯化钠至溶液饱和,加入内标使用液后用有机溶剂萃取,振摇并离心后取有机相,得到酒醅样品供试液。
[0007]本专利技术针对酒醅中的吡嗪类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进行分析检测,具有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响应值大、干扰小、快速准确的优点。
[0008]本专利技术在样品前处理时采用与吡嗪类化合物结构相似的含氮化合物作为内标物,可以减小检测误差。另外,结合吡嗪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碱性的理化性质,采用偏酸性的乙醇水溶液对其进行溶解,再加入氯化钠使乙醇水溶液饱和,提高水溶液的极性,促使吡嗪类化合物向提取剂中转移,提高提取效率;而且其中采用了液液微萃取的方法,仅使用很少量的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大幅降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009]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醚。使用无水乙醚的提取效果和上机检测效果都是比较好的,检测结果更准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待测酒醅样品、乙醇水溶液、无水乙醚的用量比为4~8g:12~24mL:2~4mL。
[0011]进一步地,其中标准溶液的配制具体包括:将酿酒高粱煮熟后作为模拟基质,将模拟基质、混合标准储备液、乙醇水溶液、氯化钠、内标使用液混合,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得到标准溶液。
[0012]本专利技术采用与待测酒醅样品一样的固体基质和前处理方法制备标准溶液,有利于消除基质效应,减小检测误差。
[0013]进一步地,建立标准曲线时,以所述标准溶液中吡嗪类化合物与内标物的色谱峰面积比为纵坐标,以所述标准溶液中吡嗪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
[0014]进一步地,所述吡嗪类化合物为2

甲基吡嗪、2,5

二甲基吡嗪、2,6

二甲基吡嗪、2,3

二甲基吡嗪、2,3,5

三甲基吡嗪、2,6

二乙基吡嗪、2,3,5,6

四甲基吡嗪、2

乙酰基

3,5

二甲基吡嗪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酒醅为白酒酿造过程中的过程产物。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检测酒醅中的一种吡嗪类化合物,也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吡嗪类化合物。优选地,检测上述8种吡嗪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时,效果更好,即检测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结果更准确。
[0016]进一步地,其中气相色谱检测条件包括:采用硝基对苯二甲酸改性的聚乙二醇毛细管色谱柱;载气为高纯N2(纯度≥99.999%),恒流模式,流速为1.0mL/min;升温程序为初温80℃,保持1min,以10℃/min升至210℃,保持1min,后运行温度240℃,保持5min;进样口温度为250℃,分流模式(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μL;NPD检测器,温度为340℃,氢气流速3mL/min,空气流速60mL/min,尾吹气流速8mL/min。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0018]1)将待测酒醅样品、乙醇水溶液(体积分数为3%~5%,PH=3~5)、内标物、萃取剂按照4~8g:12~24mL:10~20μL:2~4mL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钠使水相至饱和,充分振摇,于冰浴中超声30min,以8000~10000rpm离心5~10min,分离收集有机相层清液,得到样品供试液;
[0019]2)将蒸煮熟的酿酒高粱作为模拟基质,在模拟基质中添加吡嗪类化合物混合标准储备液,按照上述步骤2)进行处理后得到标准溶液;
[0020]3)将上述步骤2)得到的样品供试液和上述步骤3)得到的标准溶液分别进行GC

NPD检测分析;
[0021]4)以标准溶液中吡嗪类化合物与内标物的色谱峰面积比为纵坐标,吡嗪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制作标准曲线;
[0022]5)将测得的样品供试液中吡嗪类化合物与内标物的色谱峰面积比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出所述待测酒醅样品中吡嗪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采用气相色谱

氮磷检测器测定酒醅中的吡嗪类化合物,以与吡嗪类化合物性质较为接近的含氮化合物作为内标物,制备与酒醅样品一致的固体基质作为模拟基质,并对模拟基质采用与酒醅样品同样的前处理方法进行提取,在同等仪器条件下进行测定,可以消除不同基质效应带来的检测误差,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同时检测酒醅中多种吡嗪类化合物,检出限为4.22μg/kg~15.14μg/kg,具有适用范围广、专
属性高、检测限低、准确度高、结果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实施例1中8种吡嗪类化合物混合标准溶液及内标物的色谱图;
[0026]图2为实施例1中2

甲基吡嗪的标准曲线图;
[0027]图3为实施例1中2,5

二甲基吡嗪的标准曲线图;
[0028]图4为实施例1中2,6

二甲基吡嗪的标准曲线图;
[0029]图5为实施例1中2,3

二甲基吡嗪的标准曲线图;
[0030]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酒醅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前处理及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精密称取2

甲基吡嗪、2,5

二甲基吡嗪、2,6

二甲基吡嗪、2,3

二甲基吡嗪、2,3,5

三甲基吡嗪、2,6

二乙基吡嗪、2,3,5,6

四甲基吡嗪、2

乙酰基

3,5

二甲基吡嗪标准品适量,加无水乙醇进行溶解,得混合标准储备液;2)称取N

甲基吡咯烷酮适量,加无水乙醇溶解,得内标使用液;3)取酿酒高粱采用高压蒸煮熟,冷却至常温后于

4℃贮存,作为模拟基质备用;4)精密称取待测酒醅样品2重量份和所述步骤3)中模拟基质6重量份,向模拟基质中分别加入步骤1)所得的混合标准储备液,所加混合标准储备液体积分别为10μL、20μL、30μL、40μL、50μL、60μL,涡旋混匀;5)向步骤4)待测酒醅样品和模拟基质中加入乙醇水溶液,待测酒醅样品与乙醇水溶液按质量体积比1g:3mL的比例进行混合;加入适量氯化钠,使水溶液达到饱和状态;6)向步骤5)加入步骤2)所得的内标使用液10~20μL,再加入萃取剂,待测样品与萃取剂按2:1的质量体积比进行混合后,于冰浴中超声30min,再离心5~10min,静置30min,使水相和有机相分层;7)取步骤6)中有机相于样品瓶中,向其中加入无水Na2SO4脱水后,分别得到待测酒醅样品供试液和经模拟基质制备获得的标准溶液;8)将步骤7)得到的待测酒醅样品供试液注入气相色谱仪,通过GC

NPD分析,获得吡嗪类化合物与内标物的峰面积;9)将步骤7)得到的经模拟基质制备获得的标准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通过GC

NPD分析,获得吡嗪类化合物与内标物的峰面积;以各吡嗪类化合物与内标物的峰面积比为纵坐标,吡嗪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细珍熊亚青刘家欢解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劲牌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