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夜发光功能的模内热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367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夜发光功能的模内热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转印膜技术领域,包括润滑层、PET基膜、离型层、耐磨层、反光层、夜光层、图案层和粘接层,所述PET基膜包括膜用聚酯混合料90

An in mold heat transfer film with night light emitting func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夜发光功能的模内热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印膜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夜发光功能的模内热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模内热转印是一种成型与装饰印刷同步进行的工艺,通过在成型过程中对塑胶部件进行装饰,减少传统成型后的装饰、在线生产存货等操作步骤,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在该工艺中,热转印膜通过传送单元导入模具中,闭模后,热转印膜被注射的充模材料压入模腔中,模腔内的温度和造型压力将装饰层从热转印膜载体上剥离并使其与塑胶部件结合,待模具冷却,就可以从载体上取下制品;模内热转印膜用于汽车、家电、玩具等方面的装饰方面,除满足日常装饰使用要求,然而,在汽车装饰领域,由于汽车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在装饰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夜间发光的问题,以满足光线不足情况下的使用需要,而现有的模内热转印膜缺乏这方面的功能,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夜发光功能的模内热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夜发光功能的模内热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具有夜发光功能的模内热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酚醛树脂和珠光粉制成反光层,在汽车装饰上,提供反光效果,提高安全性。
[0004]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夜发光功能的模内热转印膜,包括润滑层、PET基膜、离型层、耐磨层、反光层、夜光层、图案层和粘接层,所述PET基膜包括膜用聚酯混合料90

100份、抗静电剂1

3份、成核剂2

4份;所述离型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2

15份、石油蜡3

6份、抗粘剂3

6份;所述耐磨层包括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20

35份、光稳定剂3

8份、酚类抗氧剂2

8份、二氧化硅1

3份和紫外线吸收剂0.5

2份;所述反光层包括酚醛树脂15

35份和珠光粉5

15份;所述夜光层包括丙烯酸乳液60

80份、夜光粉10

60份、分散剂0.5

2份和消泡剂0.5

2.5份;所述图案层包括去离子水5

9份、丙二醇4

8份、水性蜡20

35份、防腐剂0.05

0.08份、聚氨酯乳液40

61份、云母粉3

8份和颜料9

18份。
[000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PET基膜包括膜用聚酯混合料95份、抗静电剂2份、成核剂3份;所述离型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3份、石油蜡5份、抗粘剂4份;所述耐磨层包括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25份、光稳定剂5份、酚类抗氧剂5份、二氧化硅2份和紫外线吸收剂1份;所述反光层包括酚醛树脂25份和珠光粉10份;所述夜光层包括丙烯酸乳液70份、夜光粉30份、分散剂1份和消泡剂1.5份;所述图案层包括去离子水7份、丙二醇5份、水性蜡25份、防腐剂0.07份、聚氨酯乳液51份、云母粉4份和颜料12份。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润滑层为疏油喷剂,所述粘接层为无甲醛胶粘剂。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纳米PET与膜用聚酯母粒的混合料,所述成核剂为α晶型成核剂和β晶型成核剂和混合物。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散剂为低分子量聚羧酸盐和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中的一种;所述消泡剂为二甲硅油、聚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PET基膜的厚度为20

25μm,所述离型层和耐磨层的厚度均为1

3μm,所述反光层、夜光层和图案层的厚度均为1

2μm。
[0010]一种具有夜发光功能的模内热转印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PET与膜用聚酯母粒进行混合构成膜用聚酯混合料,然后添加抗静电剂和成核剂,将原料加热熔融挤出拉伸成PET基膜;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石油蜡和抗粘剂混合,加热下搅拌溶解,制成离型剂涂覆在PET基膜上并烘干,制成离型层;用甲苯将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溶解混匀,加入光稳定剂和酚类抗氧剂,分散研磨,再加入二氧化硅和紫外线吸收剂,分散研磨,接着将研磨物涂覆到离型层上烘干,制成耐磨层;用甲苯将酚醛树脂溶解混匀,加入珠光粉,分散研磨,将研磨物涂覆到耐磨层上并烘干,制成反光层;将丙烯酸乳液、夜光粉、分散剂、消泡剂混合,超声分散10

30分钟,混合搅拌均匀,涂覆在反光层表面并干燥,制成夜光层;将去离子水、丙二醇和水性蜡混合搅拌,接着加入聚氨酯乳液和防腐剂,保持搅拌,再加入云母粉和颜料搅拌融合获得融合料,将融合料丝网印刷到夜光层上,制成图案层;在图案层上涂覆上无甲醛胶粘剂制成粘胶层,在PET基膜喷涂疏油喷剂并烘干,制成润滑层。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将膜用聚酯混合料添加抗静电剂和成核剂后,利用挤出机加热至275

285摄氏度,使原料熔融挤出,然会进行拉伸,拉伸温度为80

120摄氏度,拉伸强度为200

300MPa,拉伸后冷却定型。
[0012]进一步改进在于:用甲苯将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溶解混匀,加入光稳定剂和酚类抗氧剂,分散研磨,使粒径达到1

2μm,再加入二氧化硅和紫外线吸收剂,分散研磨,使粒径达到1

1.5μm。
[0013]进一步改进在于:将去离子水、丙二醇和水性蜡混合搅拌40

50分钟,加入聚氨酯乳液和防腐剂搅拌20

30分钟、云母粉和颜料搅拌10

20分钟,整个过程保持搅拌速度为1500转/分钟。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酚醛树脂和珠光粉制成反光层,在汽车装饰上,提供反光效果,提高安全性。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丙烯酸乳液、夜光粉、分散剂、消泡剂制成夜光层,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发出夜光,提高装饰美观性,同样也能提高汽车驾驶操作的安全性。
[0016]3、本专利技术通过纳米PET与膜用聚酯母粒进行混合构成膜用聚酯混合料,配合抗静电剂和成核剂加热拉伸成PET基膜,更加坚韧稳定。
[0017]4、本专利技术通过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配合光稳定剂和酚类抗氧剂的作用,耐磨抗氧化,配合二氧化硅和紫外线吸收剂的作用,吸收紫外线,使图案层更耐久。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0]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夜发光功能的模内热转印膜,包括润滑层、PET基膜、离型层、耐磨层、反光层、夜光层、图案层和粘接层,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基膜包括膜用聚酯混合料90

100份、抗静电剂1

3份、成核剂2

4份;所述离型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2

15份、石油蜡3

6份、抗粘剂3

6份;所述耐磨层包括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20

35份、光稳定剂3

8份、酚类抗氧剂2

8份、二氧化硅1

3份和紫外线吸收剂0.5

2份;所述反光层包括酚醛树脂15

35份和珠光粉5

15份;所述夜光层包括丙烯酸乳液60

80份、夜光粉10

60份、分散剂0.5

2份和消泡剂0.5

2.5份;所述图案层包括去离子水5

9份、丙二醇4

8份、水性蜡20

35份、防腐剂0.05

0.08份、聚氨酯乳液40

61份、云母粉3

8份和颜料9

1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夜发光功能的模内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基膜包括膜用聚酯混合料95份、抗静电剂2份、成核剂3份;所述离型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3份、石油蜡5份、抗粘剂4份;所述耐磨层包括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25份、光稳定剂5份、酚类抗氧剂5份、二氧化硅2份和紫外线吸收剂1份;所述反光层包括酚醛树脂25份和珠光粉10份;所述夜光层包括丙烯酸乳液70份、夜光粉30份、分散剂1份和消泡剂1.5份;所述图案层包括去离子水7份、丙二醇5份、水性蜡25份、防腐剂0.07份、聚氨酯乳液51份、云母粉4份和颜料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夜发光功能的模内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层为疏油喷剂,所述粘接层为无甲醛胶粘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夜发光功能的模内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PET与膜用聚酯母粒的混合料,所述成核剂为α晶型成核剂和β晶型成核剂和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夜发光功能的模内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低分子量聚羧酸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举红韩毅鲍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维森智能识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