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RH炉及热弯管结冷钢渣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RH炉减少冷钢(渣)
,具体涉及一种减少RH炉及热弯管结冷钢渣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RH炉真空槽内结冷钢渣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1、钢水在RH炉循环处理过程中,浸渍管外钢液面的上的钢渣或钢渣混合物偶然因卷入钢液循环流被上升管吸入,后被提升、喷溅、粘附在槽内壁上(少量,小于浸渍管外钢液面钢渣总量的0.5%,且无钢包底吹氩气或底吹氩气不大的情况下,概率比较小)。2、真空处理时,补加入的合金如铝块、硅铁、锰铁等合金中存在的少量杂质。3、耐材被侵蚀、冲刷后溶解、掉落(中量,不可避免);4、真空槽外的钢水液面钢渣在RH真空处理前被吸入浸渍管内,也即被浸渍管“吃”进去的钢渣。
[0003]由上可知,RH炉真空槽内结冷钢(渣)是不可避免的,具体的可分为冷钢和冷渣两大类,还包括钢、渣混合物,其中冷钢是不避免的。由于一般钢水的密度为6.8
‑
7.2g/cm3,而钢渣的密度为2.4
‑
3.4g/cm3,因此在RH真空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RH炉及热弯管结冷钢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钢包到达RH站前至少2min时,控制RH站的环流冷却环管中通入惰性气体且关闭其侧吹孔、打开下吹气孔,用于向下吹惰性气体;此时控制所述惰性气体的压力为0.3
‑
0.8MPa,流量为31
‑
100Nm3/h;S2、在钢包到达RH站的处理位时,将钢包顶升,直至钢渣上界面超过浸渍管底部且钢渣上界面与浸渍管底部的距离为30
‑
60mm,停留1
‑
3s;然后立即下降钢包,直至钢渣上界面低于浸渍管底部且钢渣上界面与浸渍管底部的距离为40
‑
70mm,并停留1
‑
3s,在此处停留过程中,控制环流冷却环管中的惰性气体的压力为0.1
‑
0.3MPa,流量为10
‑
30Nm3/h;S3、之后开通RH站的底吹氩气,控制底吹氩气的流量为60
‑
100Nm3/h,压力为0.6
‑
1MPa,持续2
‑
5s后立即关闭底吹氩气;然后等待一定时间,直至钢液面被氩气吹开而露出钢液亮面,且待钢液亮面直径≥浸渍管内径时,立即顶升钢包,使浸渍管浸入钢液100
‑
300mm,同时控制所述环流冷却环管中通入压缩空气且开启侧吹孔、关闭下吹气孔,进行后续RH真空处理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S1中钢包到达RH站之前的LF停止送电至出站期间,分批向钢包内渣面加入脱氧剂、保温剂,并进行保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含哲,刘志明,覃小峰,夏长松,黄利,王冠,寻忠忠,刘志龙,余大华,胡现锋,徐友顺,曾令宇,李至荣,张小龙,肖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