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陶融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05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酿酒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陶融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小麦的预处理;2、小麦糖化培菌;3、移位发酵:将窖池从上至下依次分为9层,窖内不同层次的糟醅移位发酵;发酵结束后将窖池下面8、9层的双轮底糟醅放入蒸馏锅中蒸馏,使酒浓度≥50%V/V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小麦为主要原料进行酿酒,与高粱相比,高粱产区有所限制,其价格远高于小麦,而以小麦为原料既能就地取粮,又能节约粮食成本,同时小麦中特有的淀粉和蛋白的成分、窖内独特的移位发酵技术不仅有利于改善和提高酒的品质,还形成了陶融型酿酒新的酒体风格。格。

A pottery melting process with wheat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陶融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酿酒工艺
,具体为一种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陶融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白酒的酿造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碗豆等,其中单独以小麦酿造白酒的很少,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首先是通过选粮、蒸煮、摊晾、撒曲、做箱、培菌等过程,由淀粉原料转化为葡萄糖;第2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白酒中的香味浓,主要是在发酵过程中还产生较多的酯类、高级醇类、挥发性游机酸、乙醛和糠醛等。
[0003]固态法白酒生产的工艺操作方法习惯分为“原窖法”、“跑窖法”和“老五甑法”三种类型。其中“原窖法”是一种主要的传统工艺方法。所谓“原窖法”,是指发酵糟醅在循环酿制过程中,每一窖的糟醅经过配料、蒸馏取酒后仍返回到本窖池,“原窖法”每窖的甑口不强求固定,窖内糟醅的配料上下一致,而不象“老五甑法”那样每窖固定为五个甑口,窖内糟醅的配料上下不同,传统的“原窖法”生产,每窖糟醅区分为两个层次,即母糟层和红糟层。每甑母糟统一投粮,每窖母糟配料后增长出来的糟醅不投粮,蒸馏后覆盖在母糟上面,称为红糟。红糟、母糟均统一入窖,同期发酵出窖。每窖糟醅发酵完毕后要全部从窖内取出,堆置在堆糟坝上,以便配料蒸馏后重新将糟醅返回原窖。堆糟的方法是:红糟单独堆放,单独蒸馏,蒸馏后即丢弃;母糟则按由上而下地次序逐层丛窖内取出,一层住一层地堆铺在堆糟坝上,上层母糟铺在下面,下层母糟盖在上面,蒸馏时象切豆腐块一样,一方一方地挖取母糟,然后均匀拌料蒸馏。然而窖池中生香物质的含量是不均匀的,越到下层窖泥中生香物质越多,窖底泥含量最为丰富,传统的发酵方法没有能够充分的利用这一性质,与窖底泥接触时间不长,无法得到高质量的基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陶融型工艺,本专利技术以小麦为主要原料进行酿酒,小麦中特有的淀粉和蛋白的成分,加上窖内独特的移位发酵技术不仅有利于改善和提高酒的品质,还形成了陶融型酿酒新的酒体风格。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陶融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小麦的预处理:清洗、浸泡、初蒸、闷水、复蒸;
[0008]2)小麦糖化培菌:在用陶泥制作的糖化培养箱内,将小曲均匀撒在预处理过的小麦上,翻拌均匀,移入糖化箱内,进行糖化培菌;
[0009]3)移位发酵:将窖池从上至下依次分为9层,窖内不同层次的糟醅移位发酵;发酵结束后将窖池下面8、9层的双轮底糟醅放入蒸馏锅中蒸馏,使酒浓度≥50%V/V即可。
[0010]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小麦的预处理方式为:
[0011]①
小麦清洗及浸泡:选取颗粒饱满,无干瘪籽粒的符合GB8231要求的小麦,将小麦
移入泡粮锅内,加入饮用水,漫过粮食20cm,搅拌粮食,清除漂浮上来的杂物,放掉清洗过小麦的水,然后加入合适温度的水浸泡;
[0012]②
初蒸小麦:浸泡结束后,排空水,控干小麦浮水,放入蒸粮锅,蒸粮锅放好锅底水,打开气阀门,待蒸粮锅底蒸汽上来后,进行初蒸,火力应大而均匀,圆汽后开始计时;
[0013]③
闷水:初蒸结束后将小麦移入泡粮锅进行闷水,加入热水,水面高出粮面20cm,闷水结束时,小麦粮粒裂口率为90%以上,手捏时不扎手,粮粒内部吸足水分粮食用手轻压即破、不顶手,即可放去闷水;
[0014]④
复蒸:闷水结束后小麦再次放入蒸粮锅,蒸粮锅放好锅底水,打开气阀门,待圆汽后计时,用大汽复蒸,将锨、耙子等工具放于粮面,以起到工具杀菌和冲去粮粒表面浮水的作用;熟粮要求:小麦达到全部柔熟、内无生心,表面无浮水。
[0015]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小麦浸泡用水温度为95~100℃,浸泡时间为 10~14h;初蒸小麦蒸汽压力为0.1~0.2Mpa,初蒸时间为30~40min;闷水时水温控制在 85~90℃,闷水时间为10~15min;复蒸蒸汽压力为0.15~0.25Mpa,复蒸时间为35~45min。
[0016]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小麦糖化培菌的过程为:
[0017]①
降温加曲:将蒸好的粮食均匀的摊在排子上面,立即进行翻拌,防止粮食发生结团、结块现象,然后再开风机降温至收堆温度,降温结束后分两次均匀下小曲,每次下小曲后,翻拌均匀,吹凉拢堆整形;
[0018]②
堆积培菌糖化:在堆积场地底部铺3~5cm糠壳,将温度降为18~20℃的粮食置于其上进行堆积培菌,糖化成熟标准:糖化顶火温度30~38℃;粮食香甜浓郁。
[0019]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小曲为酵母菌和霉菌。
[0020]酵母菌和霉菌为本公司从自然界进行分离选育驯化,于2021年11月8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编号为:
[0021]亮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CGMCC No.23820;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GMCC No.23749;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CGMCC No.23746;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CGMCC No.23747。
[0022]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降温加曲的收堆温度为热季20~35℃,冷季28~35℃;堆积培菌时料层厚度控制在热季30~50cm,冷季50~60cm左右,在粮食的上部及四周盖上配糟和糠壳,堆积培菌时间为12~16h。
[0023]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移位发酵具体为:
[0024]①
将窖池从上至下依次分为9层,分别放入糖化成熟的小麦加大曲、配醅、配糠进行发酵,其中最上面第1层为上一轮蒸酒结束后的酒糟;
[0025]②
发酵结束后出窖时,将第8~9层双轮底进行蒸酒,收集基酒,将酒糟作为下一轮新入窖的第一层;第6~7层经过处理后入到8~9层变成新的双轮底;第2~5层在配新粮后重新入窖,分别铺在2~7层,这样4层变成6层,第一层的作为盖槽,不蒸酒。
[0026]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发酵温度28~35℃,相对湿度40~60%,发酵时间为3~6个月。
[0027]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糖化箱为用陶泥烧制的带有微孔可透气的陶箱;所述发酵窖池为为陶泥池发酵,窖池为九层;所述发酵结束蒸酒用的甑为陶甑,蒸
酒结束后放入陶坛进行后熟6~12个月。
[0028]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窖池为陶泥池发酵,陶泥制作步骤为,其用料量为重量份:
[0029]选用优质红土或黄粘土40份;晒土:厚度5~10cm,晒干晒透,水分小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陶融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小麦的预处理:清洗、浸泡、初蒸、闷水、复蒸;2)小麦糖化培菌:将小曲均匀撒在预处理过的小麦上,翻拌均匀,移入糖化箱内,在用陶泥制作的糖化培养箱内进行糖化培菌;3)移位发酵:将窖池从上至下依次分为9层,窖内不同层次的糟醅移位发酵;发酵结束后将窖池下面8、9层的双轮底糟醅放入蒸馏锅中蒸馏,使酒浓度≥50%V/V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陶融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小麦的预处理方式为:

小麦清洗及浸泡:选取颗粒饱满,无干瘪籽粒的符合GB8231要求的小麦,将小麦移入泡粮锅内,加入饮用水,漫过粮食20cm,搅拌粮食,清除漂浮上来的杂物,放掉清洗过小麦的水,然后加入合适温度的水浸泡;

初蒸小麦:浸泡结束后,排空水,控干水分,放入蒸粮锅,蒸粮锅放好锅底水,打开气阀门,待蒸粮锅底蒸汽上来后,进行初蒸,火力应大而均匀,圆汽后开始计时;

闷水:初蒸结束后将小麦移入泡粮锅进行闷水,加入热水,水面高出粮面20cm,闷水结束时,小麦粮粒裂口率为90%以上,手捏时不扎手,粮粒内部吸足水分。粮食用手轻压即破、不顶手,即可放去闷水;

复蒸:闷水结束后小麦再次放入蒸粮锅,蒸粮锅放好锅底水,打开气阀门,待圆汽后计时,用大汽复蒸,将锨、耙子等工具放于粮面,以起到工具杀菌和冲去粮粒表面浮水的作用;熟粮要求:小麦达到全部柔熟、内无生心,表面无浮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陶融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小麦浸泡用水温度为95~100℃,浸泡时间为10~14h;初蒸小麦蒸汽压力为0.1~0.2Mpa,初蒸时间为30~40min;闷水时水温控制在85~90℃,闷水时间为10~15min;复蒸蒸汽压力为0.15~0.25Mpa,复蒸时间为35~45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陶融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小麦糖化培菌的过程为:

降温加曲:将蒸好的粮食均匀的摊在排子上面,立即进行翻拌,防止粮食发生结团、结块现象,然后再开风机降温至收堆温度,降温结束后分两次均匀下小曲,每次下小曲后,翻拌均匀,吹凉拢堆整形;

堆积培菌糖化:在堆积场地底部铺3~5cm糠壳,将温度降为18~20℃的粮食置于其上进行堆积培菌,糖化成熟标准:糖化顶火温度30~38℃;粮食香甜浓郁。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陶融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曲为酵母菌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光黄继红韩素娜樊建辉史群伟张大鑫李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