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前排区域的空间设计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空间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排区域的空间设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不仅可以实现代步功能,而且其内的设计越来越考虑驾乘人员的使用感受。前排主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中间的所在区域,即汽车前排区域,目前主要用于放置操作台、扶手台和储物台,以实现驾驶员的储物功能和手臂搭歇功能。
[0003]相关技术中,由于不同型号的汽车的空间尺寸不同,汽车前排区域的设计需要通过技术人员根据车辆的尺寸进行设计规划,以满足驾驶员的使用需求,但是该方法需要技术人员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逐一设计,容错率较低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前排区域的空间设计方法及装置,可以通过计算机生成汽车前排区域的空间设计方案。
[0005]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排区域的空间设计方法,汽车前排区域包括操作台和扶手台,所述方法应用在处理器中,所述处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排区域的空间设计方法,汽车前排区域包括操作台和扶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在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中存储有车身模型,所述车身模型内具有三维坐标系,其中所述三维坐标系以驾驶员位于驾驶位时驾驶员的上身中心为原点O,以汽车的宽度所在方向为X轴、汽车的长度所在方向为Y轴、汽车的高度所在方向为Z轴,其中Y轴的正向与汽车的行驶方向相同,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长度、第一正角和第一侧角,其中,所述第一长度为所述操作台的中心点到原点O的距离,所述第一正角为所述操作台的中心点到原点O的连线与XOY平面的夹角,所述第一侧角为所述操作台的中心点到原点O的连线与YOZ平面的夹角;基于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一正角和所述第一侧角,确定所述操作台的中心点;建立第一模型,使得所述第一模型的中心点与所述操作台的中心点重合,其中,所述第一模型为操作台模型;获取第二长度、第二正角和第二侧角,其中,所述第二长度为所述扶手台的中心点到原点O的距离,所述第二正角为所述扶手台的中心点到原点O的连线与XOY平面的夹角,所述第二侧角为所述扶手台的中心点到原点O的连线与YOZ平面的夹角;基于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二正角和所述第二侧角,确定所述扶手台的中心点;建立第二模型,使得所述第二模型的中心点与所述扶手台的中心点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排区域的空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排区域还包括水杯固定架,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三长度、第三正角和第三侧角,其中,所述第三长度为水杯固定架的中心点到原点O的距离,所述第三正角为所述水杯固定架的中心点到原点O的连线与XOY平面的夹角,所述第三侧角为所述水杯固定架的中心点到原点O的连线与YOZ平面的夹角;基于所述第三长度、所述第三正角和所述第三侧角,确定所述水杯固定架的中心点;建立第三模型,使得所述第三模型的中心点与所述水杯固定架的中心点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排区域的空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排区域还包括收纳盒,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四长度、第四正角和第四侧角,其中,所述第四长度为收纳盒的中心点到原点O的距离,所述第四正角为所述收纳盒的中心点到原点O的连线与XOY平面的夹角,所述第四侧角为所述收纳盒的中心点到原点O的连线与YOZ平面的夹角;基于所述第四长度、所述第四正角和所述第四侧角,确定所述收纳盒的中心点;建立第四模型,使得所述第四模型的中心点与所述收纳盒的中心点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排区域的空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角的取值范围为0~30
°
,所述第一侧角的取值范围为0~65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排区域的空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60~220mm。6.一种汽车前排区域的空间设计装置,汽车前排区域包括操作台和扶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在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中存储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映红,汪建安,高永康,曹天浩,陈立升,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