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电池充电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132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电池充电架,包括架体和用于注水的注水管,架体底部设有移动机构;架体包括若干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隔层板形成的车架和设置在隔层板上的箱体,箱体用于容纳电池和对电池冷却水;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上分别设有导流管和溢流管,导流管上设有开发阀;溢流管输入端设置在第一箱体内侧壁的底面,且溢流管的输入端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箱体内侧壁的底面设置,溢流管输出端穿过第一箱体和第一箱体对应的隔层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池完成蓄电池化成后,可将架子与电池一同移动,无需人工搬卸电池;不同的箱体之间方便注水。箱体之间方便注水。箱体之间方便注水。

A mobile battery charging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电池充电架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电池充电架。

技术介绍

[0002]在铅酸电池的化成工艺中,化成工艺包括极板化成和蓄电池化成两种不同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极板化成一般相对较容易控制成本较高且环境污染需专门治理;蓄电池化成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一般对所生产的生极板质量要求较高,但成本相对低一些;铅酸蓄电池化包括以下步骤:
[0003]第一步:将化验合格的生极板按工艺要求装入电池槽密封;
[0004]第二步:将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按规定数量灌入电池;
[0005]第三步:经放置后按按规大小通直流电,一般化成后需进行放电检查配组后入库准备出厂。
[0006]在蓄电池化成的第三步中,对电池进行通电时,电池会发热,因此电池与放置在水中进行通电;现有技术都是通过在固定的架子上放置箱体,在箱体内注水并将电池放置箱体内,然后用直流电接通电池;这样,一方面是电池完成通电后,需要人工将箱体内的电池从架子上搬下,浪费人力;另一方面,需要将用于放置电池的架子固定放置在特定的区域,电池只能在固定的地点进行通电,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电池充电架,利用本技术的结构,当电池完成蓄电池化成后,可将架子与电池一同移动,无需人工搬卸电池;不同的箱体之间方便注水。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电池充电架,包括架体和用于注水的注水管,注水管设置在架体上方,架体底部设有移动机构;架体包括若干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隔层板形成的车架和设置在隔层板上的箱体,箱体用于容纳电池和对电池冷却水;箱体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相连接的侧板,底板和侧板围合成容腔,容腔上方形成开口。
[0009]箱体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二箱体设置在架体最下侧的隔层板上,第一箱体分别设置在第二箱体上方的隔层板上。
[0010]第一箱体上分别设有导流管和溢流管,导流管的输入端设置在第一箱体内侧壁的底面,且导流管的输入端的水平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箱体内侧壁的底面设置,导流管的输出端穿过第一箱体和第一箱体对应的隔层板,设置在下一隔层板上的第一箱体或第二箱体上方;导流管上设有开发阀。
[0011]溢流管输入端设置在第一箱体内侧壁的底面,且溢流管的输入端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箱体内侧壁的底面设置,溢流管输出端穿过第一箱体和第一箱体对应的隔层板,设置在下一隔层板上的第一箱体或第二箱体上方。
[0012]以上设置,当需要对电池通电时,将电池分别放置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随后
打开注水管的开关阀,冷却水注入最上侧的第一箱体内;当最上侧的第一箱体内的冷却水的水位高于溢流管的输入端时,第一箱体内的高于溢流管输入端的冷却水通过溢流管进入下侧的箱体内;依次类推,最上侧的第一箱体内的冷却水依次往下流动,知道最后流动至第二箱体内,当第二箱体内的冷却水达到预设的水位时,关闭注水管的开关阀,完成注水;在对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进入注水时,为提高注水速度,还可以打开导流管上的开关阀,从而冷却水可以分别通过溢流管和导流管向下流动,提高注水速度;当电池完成充电,需要将电池移动至下一工序的区域时,可通过移动机构直接将架体推动至目标区域,从而不必将电池从架体上搬卸后再进行转移;另外,当需要排出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的冷却水时,可打开导流管上的开关阀,使得第一箱体内的冷却水向下流动至第二箱体内,再将第二箱体内的冷却水排出。
[0013]进一步地,第二箱体上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的水平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二箱体内侧壁的底面设置,导流管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箱体和第二箱体对应的隔层板设置;这样,当需要排出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的冷却水时,可打开导流管上的开关阀和排水管上的开关阀,使得第一箱体内的冷却水向下流动至第二箱体内,第二箱体内的冷却水经过排水管排出。
[0014]进一步地,注水管设置在最上侧的第一箱体的容腔上方,主水管上设有开关阀。
[0015]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为万向轮,万向轮两两对称设置在最下侧的隔层板底面上。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架体;11、第一箱体;111、导流管;112、溢流管;12、第二箱体;121、排水管;13、隔层板;2、开关阀;3、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电池充电架,包括架体1和用于注水的注水管3,注水管3设置在架体1上方,架体1底部设有移动机构;架体1包括若干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隔层板13形成的车架和设置在隔层板13上的箱体,箱体用于容纳电池和对电池冷却水;箱体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相连接的侧板,底板和侧板围合成容腔,容腔上方形成开口。
[0020]箱体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箱体11和第二箱体12,第二箱体12设置在架体1最下侧的隔层板13上,第一箱体11分别设置在第二箱体12上方的隔层板13上。
[0021]第一箱体11上分别设有导流管111和溢流管112,导流管111的输入端设置在第一箱体11内侧壁的底面,且导流管111的输入端的水平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箱体11内侧壁的底面设置,导流管111的输出端穿过第一箱体11和第一箱体11对应的隔层板13,设置在下一隔层板13上的第一箱体11或第二箱体12上方;导流管111上设有开发阀。
[0022]溢流管112输入端设置在第一箱体11内侧壁的底面,且溢流管112的输入端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箱体11内侧壁的底面设置,溢流管112输出端穿过第一箱体11和第一箱体11对应的隔层板13,设置在下一隔层板13上的第一箱体11或第二箱体12上方。
[0023]第二箱体12上设有排水管121,排水管121的一端的水平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二箱体12内侧壁的底面设置,导流管111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箱体12和第二箱体12对应的隔层板13设置。
[0024]以上设置,当需要对电池通电时,将电池分别放置在第一箱体11和第二箱体12内,随后打开注水管的开关阀2,冷却水注入最上侧的第一箱体11内;当最上侧的第一箱体11内的冷却水的水位高于溢流管112的输入端时,第一箱体11内的高于溢流管112输入端的冷却水通过溢流管112进入下侧的箱体内;依次类推,最上侧的第一箱体11内的冷却水依次往下流动,知道最后流动至第二箱体12内,当第二箱体12内的冷却水达到预设的水位时,关闭注水管的开关阀2,完成注水;在对第一箱体11和第二箱体12进入注水时,为提高注水速度,还可以打开导流管111上的开关阀2,从而冷却水可以分别通过溢流管112和导流管111向下流动,提高注水速度;当电池完成充电,需要将电池移动至下一工序的区域时,可通过移动机构直接将架体1推动至目标区域,从而不必将电池从架体1上搬卸后再进行转移;另外,当需要排出第一箱体11和第二箱体12内的冷却水时,可打开导流管111上的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电池充电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和用于注水的注水管,注水管设置在架体上方,架体底部设有移动机构;架体包括若干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隔层板形成的车架和设置在隔层板上的箱体,箱体用于容纳电池和对电池冷却水;箱体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相连接的侧板,底板和侧板围合成容腔,容腔上方形成开口;箱体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二箱体设置在架体最下侧的隔层板上,第一箱体分别设置在第二箱体上方的隔层板上;第一箱体上分别设有导流管和溢流管,导流管的输入端设置在第一箱体内侧壁的底面,且导流管的输入端的水平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箱体内侧壁的底面设置,导流管的输出端穿过第一箱体和第一箱体对应的隔层板,设置在下一隔层板上的第一箱体或第二箱体上方;导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育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统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