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手机传感数据实现用户身份辨识的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手机传感数据实现用户身份辨识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精确的描述用户驾驶行为的好坏。车联网在对各种车辆行驶的速度,加速度,温度,压力,亮度等多方面数据采集后,全面分析驾驶员的操作状态,车辆自身的运行状态以及路况情况,最后用准确的数据表述出来。
[0003]因此,有效的驾驶行为数据是分析驾驶员驾驶习惯的前提,对于获取的大量车联网驾驶行程数据,从中过滤掉无效和虚假数据一直是数据利用的难点,也是汽车主机厂、车联网科技公司的关注焦点。常规技术难以通过手机传感数据来分辨是驾驶员还是乘客,判断用户驾驶行为,也无法通过手机app分辨是谁在驾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手机传感数据实现用户身份辨识的方法及系统,以有效的驾驶行为数据作为分析驾驶员驾驶习惯的前提,通过手机加速度计和GPS数据测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手机传感数据实现用户身份辨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行程数据;对所述行程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行程数据的转弯角度计算实际驾驶中的线速度、离心加速度值,并与预先建立的关系数据库中的相应值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对比结果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判定行程数据为驾驶数据或者乘客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数据库的预先建立包括:利用手机加速度计和GPS定位系统进行道路测试,获得转弯过程中的车辆在不同位置时,车辆驾驶位和乘客位的线速度和离心加速度;统计车辆处于不同转弯角度下,车辆驾驶位和乘客位的离心加速度平均值和标准差,建立转弯角度、线速度和离心加速度的关系数据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数据包括GPS点数据和加速度计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行程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行程数据的转弯角度计算实际驾驶中的线速度、离心加速度值,并与预先建立的关系数据库中的相应值进行对比包括:遍历纠偏处理后的行程数据中所有GPS数据点;提取GPS点数据中的转弯角度和转弯中的平均线速度,得到若干组GPS转弯数据;提取加速度计数据中的离心加速度数据;根据各组GPS转弯数据的起止转弯点时间戳,找出相应时间段内的加速度计记录的离心加速度,得到每组平均离心加速度;将平均离心加速度与关系数据库中的相应数据进行比对,判断行程数据为驾驶数据还是乘客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若干组GPS转弯数据包括:S1将GPS点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鑫,郭超逸,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宏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