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缬沙坦缓释微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9984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缬沙坦缓释微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缓释微丸由含药丸芯和缓释包衣层组成,其中含药丸芯含有缬沙坦、固体分散体、填充剂、粘合剂和崩解剂;缓释包衣膜包含缓释骨架材料、增塑剂、润滑剂、表面活性剂和纯化水,该胶囊改善了普通制剂剂可能出现的突释危险,减少了血药浓度在体内的波动性,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发挥疗效,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生物利用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缬沙坦缓释微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具体提供了一种缬沙坦缓释微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缬沙坦,即N

戊酰基

N

[[2
′‑
(1H

四氮唑
‑5‑
基)联苯
‑4‑
基]甲基]‑
L

缬氨酸,缬沙坦是一种合成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的作用,扩张血管并降低血压。
[0003]缬沙坦为白色结晶或白色、类白色粉末;有吸湿性。缬沙坦在乙醇中极易溶解,在甲醇中易溶,在乙酸乙酯中略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目前上市为片剂及胶囊剂普通制剂,主要用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方面。
[0004]药动学研究表明,缬沙坦片或胶囊在体内半衰期为8h,每天需服用1次,血药浓度波动大,将其制成多单元缓释胶囊。
[0005]固体分散体是指药物在适宜的载体材料中高度分散形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又称固体分散物。将药物均匀分散在固体载体的技术称为固体分散技术。固体分散体是一种制剂的中间体,添加适宜的辅料并通过的制剂工艺可进一步制成片剂、胶囊剂、滴丸剂、颗粒剂等。
[0006]缓控释制剂是指用药后能在机体内缓慢释放药物,使药物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制剂。缓控释制剂,能降低药物在体内血药浓度的波动性,减少服药次数,减少了不良反应,增加了患者的顺应性。以微丸为代表的多单元缓释制剂在疗效方面更具有优势。根据其释药机理及结构不同,缓释微丸包括骨架型缓释微丸、膜控型缓释微丸、骨架与膜控结合型缓释微丸。多单元缓释制剂在胃肠道分散成多个小单元,释药均匀性好,其分布比较均匀,提高药物与胃肠道之间的接触,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0007]将缓释微丸装入胶囊属于多单元缓释制剂,避免了单单元缓释制剂药物突释效应,减少了药物的毒性及其副作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0008]目前,将缓释微丸制备成胶囊剂最常见,并且制备工艺简单,技术难度低。因此将缬沙坦制备成具有一定释放特性的缓释微丸后装入胶囊。
[0009]将缬沙坦制成多单元缓释微丸胶囊,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发挥疗效,不良反应小,市场潜力巨大,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缓释给药系统缬沙坦缓释微丸胶囊及制备方法,该缓释微丸胶囊主要是通过制备固体分散体提高药物的溶解度、骨架型和膜控型两种方式来达到缓释作用。改善了普通剂型可能出现的突释危险,降低了单个小丸对制剂的释放行为影响,减少了血药峰浓度在体内的波动性,并且在有效浓度的基础上维持血药浓度,提高了药物与胃肠道之间的接触,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缬沙坦缓释微丸胶囊,该缓释微丸由含药丸芯和缓释包衣层组成,其中含药丸芯含有缬沙坦、固体分散体、填充剂、粘合剂和崩解剂;缓释包衣膜包含缓释骨架材料、增塑剂、润滑剂、表面活性剂和纯化水。
[0012]其中缬沙坦与固体分散体的质量百分比为1:4

7,采用的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材料为乙基纤维素、EudragitRLPO和EudragitRSPO中的一种或多种,优先选用乙基纤维素。
[0013]采用的填充剂为乳糖、玉米淀粉、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甘露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14]所述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所述缓释骨架材料为HPMC、Eudragit NE30D、Eudragit RL30D、Eudragit RS30D、Eudragit RL

PO、Eudragit RS

PO一种或者多种。
[0016]所述缓释微丸胶囊按质量百分含量组成如下:
[0017]丸芯处方:
[0018][0019]缓释包衣膜处方:
[0020][0021]所述缓释微丸胶囊按质量百分含量组成如下:
[0022]丸芯处方:
[0023][0024]缓释包衣膜处方:
[0025][0026]尤特奇RS中季胺盐基团含量较低,渗透性和溶胀性较小,其形成的包衣可有效阻滞药物释放;尤特奇RL中季胺盐基团含量较高,渗透性和溶胀性较大,可与尤特奇RS配合使用,调节包衣制剂的释药速率。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缬沙坦缓释微丸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0028]1)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0029]将缬沙坦和乙基纤维素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喷雾干燥,得缬沙坦固体分散体粉末;
[0030]2)载药丸芯制备
[0031]取缬沙坦固体分散体粉末、填充剂、崩解剂等混合均匀,加入1.0%羟丙甲纤维素60%乙醇溶液适量制软材;
[0032]挤出滚圆机制备微丸,过筛、挤出、滚圆;滚圆后的微丸过筛、流化床干燥、流化床进行包缓释衣得缓释微丸装硬胶囊。
[0033]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缬沙坦缓释微丸胶囊的制备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0034]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0035](1)将缬沙坦和乙基纤维素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
[0036](2)进行喷雾干燥,得缬沙坦固体分散体粉末。
[0037]1、载药丸芯制备
[0038](1)取缬沙坦固体分散体粉末、填充剂、崩解剂等混合均匀,加入1.0%羟丙甲纤维素60%乙醇溶液适量制软材。
[0039](2)挤出滚圆机制备微丸。设置筛网孔径0.8mm,挤出速度15~30rpm,滚圆速度1000~1500pm。筛取20

40目的微丸,得缬沙坦含药微丸。
[0040](3)流化床干燥,设定烘干温度60℃,干燥20~25分钟。
[0041](4)包衣:使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按缓释包衣膜处方配制包衣液,经60目筛过滤,流化床进行包缓释衣。物料温度保持在23~28℃,雾化压力一般在0.1

0.2MPa。
[0042](5)制得缓释微丸装硬胶囊。
[0043]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得产品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0044](1)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缬沙坦缓释微丸胶囊是由缬沙坦固体分散体制成的多个小单元微丸组成,是一种骨架型和膜控型双重结合的缓释胶囊,既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又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改善了普通制剂剂可能出现的突释危险,减少了血药浓度在体内的波动性,并在有效浓度的基础上维持血药浓度,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发挥疗效,提高生物利用
度。缓释微丸胶囊便于患者携带服用,增加患者服药的顺应性。制备工艺简单,技术难度低,批次间的差异小,释放曲线重现性好,适合放大生产。
[0045](2)所制备的微丸成丸性好、圆整度高、释放度符合要求,该制备工艺简单,技术难度低,重现性好,批次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缬沙坦缓释微丸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微丸由含药丸芯和缓释包衣层组成,其中含药丸芯含有缬沙坦、固体分散体、填充剂、粘合剂和崩解剂;缓释包衣膜包含缓释骨架材料、增塑剂、润滑剂、表面活性剂和纯化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缬沙坦缓释微丸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缬沙坦与固体分散体载体的质量百分比为1:4

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缬沙坦缓释微丸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缬沙坦与固体分散体的质量百分比为1: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缬沙坦缓释微丸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材料为乙基纤维素、EudragitRLPO和EudragitRSPO中的一种或多种,优先选用乙基纤维素。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缬沙坦缓释微丸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为乳糖、玉米淀粉、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甘露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缬沙坦缓释微丸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中的一种或多种。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缬沙坦缓释微丸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骨架材料为HPMC、Eud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杰王日伟朱会敏朱茂庆
申请(专利权)人: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