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路机低波谐振阻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84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压路机低波谐振阻止器属于电学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在原电路上增设一低波谐振阻止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电源,定时、比较、触发、推动、输出六个部分组成。其定时电路IC、集成比较、触发、推动三部分的时基电路和三极管为主形成的输出电路是该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该装置后通过调整其重复周期及分流大小使其与谐振周期和振幅相匹配,即可消除谐振现象。避免了因低波谐振使操作人员产生疲劳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精度。(*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学
目前国产及进口串联振动压路机技术含量较高,可静压,也可前后钢轮独立振动,双轮同时振动及偏心块旋向的任意选择。但在双轮同时振动时,普遍存在振动波动,即低波谐振现象,此现象易使操作人员产生疲劳感,影响施工效率,降低精度。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低波谐振阻止装置,进而对两轮同时振动时产生的低波谐振状况加以阻止并消除,从而实现平衡振动。本技术由电源、定时、比较、触发、推动、输出六部分组成。其特点是在原电路上增加一个谐振阻止装置,该装置主要由R1、W1、C串联接地形成的定时电路,IC集成比较、触发、推动三部分的时基电路和三极管为主形成的输出电路构成。三极管c极通过限流电阻R3与压路机原电路PV阀一端及W3中间抽头连接,形成复合电路。工作时,输入电源,通过R2与W2分压使TV导通,PV比例电磁铁得以分流,使其控制电流减弱,振动泵内部斜盘倾斜角度减小、排量减小、振动偏心块旋转角速度减小。电容C通过R1、W1、充电。当电容C的电压≥2/3VDD时触发器翻转,3脚电压为低电平,TV截止,PV端分流截止,振动泵斜盘倾角恢复原位,振动偏心块旋转角速度恢复正常,当电容C两端电压≤1/3DD时,触发器又开始翻转,3脚电压为高电平、电源又向C充电,进而周期性重复上述过程。通过调整其重复周期及分流大小使其与谐振周期和振幅相匹配,即可消除谐振现象。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方块图附图2是电路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电路包括电源1、定时2、比较3、触发4、推动5、输出6六个部分。1、电源电源取之原车用电路电源,+B为12V电源输入。2、定时将R1(51KΩ)、W1(2.2MΩ)、C(0.47μ)串联接地形成定时电路。R1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与W1与IC7脚相连;W1的另一端及C的正极与IC2、6脚连接,C负极接地。3、比较、触发、推动三部分由时基电路(NE555)来完成,IC4、8脚接电源,2、6脚接W1、C,7脚接R1、W1,1脚接地,3脚接R2,R2与W2串联。4、输出三极管(C9013)b极与R2(2KΩ)、W2(150Ω)相联,e极接地,R3(68Ω)与三极管c极及电磁线圈联接,形成谐振阻止电路。权利要求一种压路机低波谐振阻止器,由电源,定时、比较、触发、推动、输出六个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原电路上增设一低波谐振阻止装置,该装置主要由R1、W1、C串联接地形成的定时电路,IC集成比较触发、推动三部分的时基电路和三极管为主形成的输出电路构成,三极管c极通过限流电阻R3与压路机原电路PV阀一端及W3中间抽头连接形成复合电路。专利摘要一种压路机低波谐振阻止器属于电学
其特点是在原电路上增设一低波谐振阻止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电源,定时、比较、触发、推动、输出六个部分组成。其定时电路IC、集成比较、触发、推动三部分的时基电路和三极管为主形成的输出电路是该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该装置后通过调整其重复周期及分流大小使其与谐振周期和振幅相匹配,即可消除谐振现象。避免了因低波谐振使操作人员产生疲劳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精度。文档编号E01C19/28GK2439461SQ0021512公开日2001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4日专利技术者张宗山, 王发林, 侯炳才, 孙芳秋 申请人:山东公路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路机低波谐振阻止器,由电源,定时、比较、触发、推动、输出六个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原电路上增设一低波谐振阻止装置,该装置主要由R↓[1]、W↓[1]、C串联接地形成的定时电路,IC集成比较触发、推动三部分的时基电路和三极管为主形成的输出电路构成,三极管c极通过限流电阻R↓[3]与压路机原电路PV阀一端及W↓[3]中间抽头连接形成复合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山王发林侯炳才孙芳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公路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