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的制造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970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材的制造设备及其制造方法,管材的制造设备包括工作台,还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设置在工作台上,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模块和扩张模具,加热模块设置有贯通的第一内腔,扩张模具设置在第一内腔中,扩张模具具有贯通的第二内腔,第二内腔用于供管材穿设;充气组件,充气组件设置在工作台上并可向靠近或远离加热组件的方向移动,充气组件包括气针和卡盘,气针用于向管材内部充气,卡盘用于夹持管材的一端部,当充气组件远离加热组件时,卡盘牵引管材延伸。本申请所提供的管材的制造设备,可以制备出满足各种长度及壁厚要求的薄壁管材,生产的管材尺寸稳定;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容易;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高了产品生产效率。高了产品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材的制造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加工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材的制造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指具有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特性的高分子材料,由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形成的薄壁管材在很多高精尖领域都有很大需求,如介入与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电子行业、半导体行业等对精密度要求高的行业。
[0003]目前高分子管材主要依靠挤出工艺实现,通过挤出模型将熔融状高分子材料挤出并冷却形成管材结构。挤出工艺主要通过挤出机料筒和螺杆间的作用,物料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送,连续通过机头而制成各种管材结构。挤出工艺便于制备壁厚较厚的管材,对材料的硬度和热塑性要求较高,但是挤出工艺制备的管材在外径、内径、壁厚均波动较大,外径和内径公差
±
0.001in,壁厚公差
±
0.0002in,不能满足更高的技术要求;此外,当材料硬度在40D以下时,挤出薄壁管材的难度很大且尺寸精度较低。另一方面,浸渍涂覆工艺便于制备薄壁管材,在制备中要求材料可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备而成的管材在外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的制造设备,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模块和扩张模具,所述加热模块设置有贯通的第一内腔,所述扩张模具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腔中,所述扩张模具具有贯通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用于供所述管材穿设;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并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加热组件的方向移动,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气针和卡盘,所述气针用于向所述管材内部充气,所述卡盘用于夹持所述管材的一端部,当所述充气组件远离所述加热组件时,所述卡盘牵引所述管材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内部具有管腔,所述气针套设在所述管腔中,用于将所述管材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管腔内壁和所述气针之间以形成密封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还包括接气端,所述接气端设置在所述管腔中,所述气针设置在所述接气端上,所述接气端外壁套设密封件,所述管材的端部套设在所述管腔内壁和所述密封件的外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模具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加热模块的所述第一内腔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模具的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扩张模具的所述第二内腔的一侧或两侧,用于支撑所述管材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爽邓智华梁驹郭勇李兆敏
申请(专利权)人:创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