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的放电控制方法、放电控制器及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3399669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0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放电控制方法、放电控制器及终端,适用于终端的电池系统,电池系统中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当检测到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时,则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中确定出电压较大的电池作为目标电池,闭合目标电池所在回路的开关管并断开另一电池所在回路的开关管,通过目标电池对终端负载供电;当目标电池的电压小于另一电池的电压,且目标电池与另一电池的电压差大于转换门限时,断开目标电池所在回路的开关管并闭合另一电池所在回路的开关管,通过另一电池对终端负载供电。采用本申请,可减少双电池互充电的时间,减缓电池老化速度。减缓电池老化速度。减缓电池老化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的放电控制方法、放电控制器及终端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的放电控制方法、放电控制器及终端。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充电功率越来越高,传统的单电池结构很难支撑产品的大功率充电特性,促使双电池结构成为产品设计的新方向。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在并联双电池结构中,因电池的老化特性不同,电池的内阻和容量会有差别,当电池中的电流变化时会产生电池之间的互充电的现象,这种互充电会加快电池的老化速度,长时间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放电控制方法、放电控制器及终端,可提升电池的能量利用率,减少电池互充电的时间,延缓电池老化速度,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放电控制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终端的电池系统。这里,电池系统中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这里,第一电池的正极连接终端负载,第一电池的负极接地以组成第一电池和终端负载之间的第一供电回路,第一开关管设置于第一供电回路中,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终端负载,第二电池的负极接地以组成第二电池和终端负载之间的第二供电回路,第二开关管设置于第二供电回路中。可选的,第一电池的正极可通过第一开关管连接终端负载,第一电池的负极接地,第二电池的正极通过第二开关管连接终端负载,第二电池的负极接地。或者,第一电池的正极连接终端负载,第一电池的负极通过第一开关管接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终端负载,第二电池的负极通过第二开关管接地。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时,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中确定出电压较大的电池作为目标电池,闭合目标电池所在回路的开关管并断开另一电池所在回路的开关管,以通过目标电池对终端负载供电。当目标电池的电压小于另一电池的电压,且目标电池与另一电池的电压差大于或等于转换门限时,断开目标电池所在回路的开关管并闭合另一电池所在回路的开关管,以通过另一电池对终端负载供电。
[0005]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量选择目标电池,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量充足时,由目标电池单独为终端负载供电,可以减少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因并联互充电的时间,以减缓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老化速度,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同时,将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作为目标电池的转换条件设置为转换门限,可以避免频繁地将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作为目标电池进行切换,减少目标电池切换频率,同时延长电池系统的使用寿命。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压均小于第二电压阈值,且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压差小于互充门限时,
闭合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以通过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并联对终端负载供电。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量不足以单独作为目标电池对终端负载进行供电时,将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并联对终端负载供电,从而保证终端负载的电能供给。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池系统中还包括限流模块和第三开关管,限流模块和第三开关管串联后并联于第一电池的正极和第二电池的正极之间。该方法还包括:当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压均小于第二电压阈值,且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压差大于或等于互充门限时,闭合第三开关管,以使第一电池、第二电池通过限流模块并联对终端负载供电。这里,限流模块用于分担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间的电压差,以限制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互充电流。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压差过大的情况下,利用限流模块分担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间的电压差,以限制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并联时的互充电流,进而保证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并联时互充电流在限定值内,保护电路元件。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池系统中还包括第四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池或者第二电池的正极,第四开关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池或者第一电池的负极,第二电池或者第一电池的负极通过第五开关管接地。可选的,第四开关管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池的正极,第四开关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池的负极,第二电池的负极通过第五开关管接地。或者第四开关管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池的正极,第四开关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池的负极,第一电池的负极通过第五开关管接地。该方法还包括:当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的电压小于第三电压阈值时,闭合第四开关管并断开第五开关管,以通过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串联对终端负载供电。这里,第三电压阈值小于第一电压阈值。这种实施方式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并联的电路基础上增加第四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可以通过闭合第二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并断开第一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的方式,将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连接方式改变为串联,提升电池的供电电压,保证终端负载的电能供给。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池系统中还包括充电模块,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接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终端负载,充电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管连接第一电池、并通过第二开关管连接第二电池。该方法还包括:当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的电压小于第三电压阈值,且充电模块的输入端接入外部电源时,闭合第四开关管并断开第五开关管,通过充电模块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串联充电,同时通过充电模块,和/或,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串联对终端负载供电。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电量较低时,使用功率最大的充电模式尽快补充电能,即通过闭合第二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并断开第一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将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连接关系改变为串联进行充电,从而提升充电效率。
[0010]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池的电压由第一电池的采样电压Vs1、第一电池的工作电流I1和第一电池的电池内阻R1确定,第二电池的电压由第二电池的采样电压Vs2、第二电池的工作电流I2和第二电池的电池内阻R2确定。这种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运行环境,老化状态,动态确定出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压,保证终端负载的电能供给。
[0011]结合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池的
电压和第二电池的电压满足:
[0012]V1=Vs1+I1*R1
[0013]V2=Vs2+I2*R2
[0014]这里,V1是第一电池的电压,Vs1是第一电池的采样电压,I1是第一电池的工作电流,R1是第一电池的电池内阻,V2是第二电池的电压,Vs2是第二电池的采样电压,I2是第二电池的工作电流,R2是第二电池的电池内阻。这种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运行环境,老化状态,精确地确定出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压,进一步保证终端负载的电能供给,提高电池的能量利用率。
[0015]结合第一方面第一至第六种可能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换门限小于或等于第一电池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的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终端的电池系统,所述电池系统中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连接终端负载,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接地以组成第一供电回路,所述第一开关管设置于所述第一供电回路中,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终端负载,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接地以组成第二供电回路,所述第二开关管设置于所述第二供电回路中,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池和/或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时,从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中确定出电压较大的电池作为目标电池,闭合所述目标电池所在回路的开关管并断开另一电池所在回路的开关管,以通过所述目标电池对所述终端负载供电;当所述目标电池的电压小于所述另一电池的电压,且所述目标电池与所述另一电池的电压差大于或等于转换门限时,断开所述目标电池所在回路的开关管并闭合所述另一电池所在回路的开关管,以通过所述另一电池对所述终端负载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均小于第二电压阈值,且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差小于互充门限时,闭合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并联对所述终端负载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中还包括限流模块和第三开关管,所述限流模块和所述第三开关管串联后并联于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均小于第二电压阈值,且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差大于或等于互充门限时,闭合所述第三开关管,以使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限流模块并联对所述终端负载供电;其中,所述限流模块用于分担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之间的电压差,以限制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互充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中还包括第四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或者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池或者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二电池或者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五开关管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电池和/或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小于第三电压阈值时,闭合所述第四开关管并断开所述第五开关管,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串联对所述终端负载供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中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接电源,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终端负载,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管连接所述第一电池、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关管连接所述第二电池,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第一电池和/或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小于第三电压阈值,且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接入外部电源时,闭合所述第四开关管并断开所述第五开关管,通过所述充电模块对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进行串联充电,同时通过所述充电模块,和/或,所述第一电池和
所述第二电池串联对所述终端负载供电。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由所述第一电池的采样电压Vs1、所述第一电池的工作电流I1和所述第一电池的电池内阻R1确定,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由所述第二电池的采样电压Vs2、所述第二电池的工作电流I2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池内阻R2确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满足:V1=Vs1+I1*R1V2=Vs2+I2*R2其中,V1是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Vs1是所述第一电池的采样电压,I1是所述第一电池的工作电流,R1是所述第一电池的电池内阻,V2是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Vs2是所述第二电池的采样电压,I2是所述第二电池的工作电流,R2是所述第二电池的电池内阻。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门限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池互充门限。9.一种终端的放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控制器适用于终端的电池系统,所述电池系统中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连接终端负载,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接地以组成第一供电回路,所述第一开关管设置于所述第一供电回路中,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终端负载,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接地以组成第二供电回路,所述第二开关管设置于所述第二供电回路中,所述放电控制器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池和/或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时,从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中确定出电压较大的电池作为目标电池,闭合所述目标电池所在回路的开关管并断开所述另一电池所在回路的开关管,以通过所述目标电池对所述终端负载供电;当所述目标电池的电压小于所述另一电池的电压,且所述目标电池与所述另一电池的电压差大于或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威袁曜马理猴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